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

2023-05-01黄旺银

当代体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积极性体育教师运动

黄旺银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以及新课标改革不断实施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初中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过去,体育教学所受到的重视一直不足,而今社会大众对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是教学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本文以全新的角度探讨了提升初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策略,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1 前言

在全面健身思想逐渐得到认可的背景下,加强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曾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初等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教育环节,初中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初中体育教育既是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总结,也是高中体育教育的基础。而今,体育教育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综合质量,加强初中体育教育的效果是所有初中体育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科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的主要研究重点在于为提高初中生体育教学参与度寻找新的出路,并为实践中的从教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从教人员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指引与参考。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足的问题所在与现状分析

2.1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较为保守,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依然是多数初中体育教师所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近些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加大对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提升初中生綜合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与新课标改革之下的发展趋势。就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初中体育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也存在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亟待解决,这种现状使得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初中生参与体育教育的积极性不足是初中体育教学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于僵化和单一,依然受制于传统教学方法而造成的。

虽然现代素质教育讲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的创新,但实践之中,还是会有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难以摆脱固有教学思维的束缚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从而令自身所构造的体育课堂内容过于淡薄,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为学生培养足够的体育兴趣。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咋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但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视有所不足,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从而无法体现学生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难以给予学生好的课堂学习体验。

2.2 学生自身对体育知识和体育学习的重视度不足

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体育锻炼长久以来都有利于选拔性考试之外,虽然体育已经被纳入到了中考体系,但其所占的比例尚不足以激发学生在参与体育方面的动力。现实调查数据已经表明,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普遍缺乏锻炼意识,认为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并不重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而现代教育资源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地域的中考竞争程度甚至已经凌驾在高考竞争之上,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将体育课堂当成了一种放松的空间场所,往往寄希望于在课时本就不足的初中体育课堂之中加以放松,从而忽略了体育锻炼本身,有些学生甚至会认为体育课堂的锻炼会增加自身的疲劳感,从而不利于文化课的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处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对体育课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很难在体育课上拔得头筹,因此有逃避体育课的倾向。

2.3 体育课程形式内容单一,丰富性不足

无论哪一个学科,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是单一的教学内容都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失去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当然也不例外。素质教育改革为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初中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要达到强健学生体魄的目的,还要兼顾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运动技能。然而,实践之中,很多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都相对固化,不仅没有创新,反而有过于集中单一的倾向,这种现状同初中体育教学规范标准分不开关系,也受制于初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因此,体育课程形式内容单一,欠缺丰富性也是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原因。

3 提升初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行的策略分析

3.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在现实教学之中,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涵盖面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运动项目的安排往往也比较单一。比如,多数初中教师在具体教学课堂之中都以球类运动为其主要的教学载体,很少向球类运动之外的领域拓展。诸如武术、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很少,而这些体育项目往往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且能够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都对新鲜事物抱有非常大的兴趣,而新型的运动项目往往更能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运动项目设置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去拓展更多的运动项目,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另一方面,初中体育教学除了户外教学以还包括室内教学,在通常的研究之中,多数研究者都过于注重户外教学的研究而忽略了室内课堂教学。而在实践教学之中,室内课堂教学也是大多数体育教师最容易忽略的,而室内体育课堂的开展通查也都基于户外天气等原因才不得已而开展,这本质上并不存在问题。但是,有些初中教师却非常缺乏在室内教学的经验,其室内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也相对淡薄,缺乏实质性内容,更缺少趣味性而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室内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在室内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丰富室内课堂教学的体育知识容量。

3.2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大量的调查,不难发现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对体育教学兴趣不足主要还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过于僵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着重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加以定向化改进,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并使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所提高。相对来说,过于标准化的运动都带有一定的枯燥性特点,虽然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效果非常好,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相比之下,一些趣味性运动往往更能取得初中生的青睐。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标准化的运动进行趣味化改进,定期举行一些趣味运动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但这种运动趣味化的改进也应该以不减损体育锻炼实质为前提。

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巧设课堂游戏来使得自身的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都会让学生围绕操场跑圈来达到课前预备教学的目的,这种传统的热身运动往往过于死板,也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更难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甚至会使得很多学生产生懈怠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改变一下课前热身运动的形式,以一些课前小游戏来达到热身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拉网捕鱼以及换球接力等小游戏,让学生集体参与到游戏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以此来强化其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据了解,课前小游戏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上课的热情,从而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情绪以支撑其完成课堂学习。

3.3 完善体育教学器材

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运动器材是其必不可少的课堂辅助教具,也是顺利完成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基础教学设施。事实上,体育运动的开展都有赖于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也就是说,体育器材的完善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初中体育教育的效果。在新课标改革提出以后,初中教师每年都需要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掌握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现状,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健康的前提之下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这一理念在教育界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因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离不开激发学生兴趣的讨论。我们知道,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高效的课堂教学必然少不了与之相配套的体育教学器材。因此,教师应该从运动场地和体育设备两个方面入手,寻找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教学器材的保养和投入,积极地改善体育运动场地的环境与条件,增加在体育运动器材方面的投入,从而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课堂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被调动起来,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

3.4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堂教学框架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显然同现代教学理念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虽然过呢近几年现代化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大多数初中教师所普遍采用的。难以突破固有教学思维和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是初中体育教师难以从本质上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优化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采用班级授课模式,这使得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不利于学生运动特长的培养。在有些现代化教学理念落实较好的学校,已经开始探索走班式体育教学模式,这给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导向地去参与体育教学,既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是对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有力践行。再比如,在篮球课堂上,很多女学生会害怕球砸到自己而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使得其在参与运动的时候畏手畏脚。对此,教师应该帮助这类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态度,树立足够的运动信心,并多加鼓励学生,从而为其参与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调查,并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学生更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运动兴趣和运动需求。

3.5 推动教学评价多元化改进

在现有初中体育教学体系之中,评价体系相对来讲较为单一,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和不同情况,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多元化改进。以往体育教学之中,教师品牌一个学生的体育成绩通常以传统的田径类项目以及基本的力量测试为主。事实上初中体育教学非常应该注重综合身体素质,诸如速度、爆发力、柔韧性以及协调性其实都应该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中来,然而在实践教学之中,却很少有教师能够将更多的身体素质评判标准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中来。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也应该脱离传统体育教学定点测验成绩为基准的单一评价方法的束缚,而更应该以学生的动态体育成绩来反应其在体育方面的进步。我们知道,人的身体素质在本质上便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拿力量来说,不同体重的学生在力量方面便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统一的力量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在力量方面的基本身体素质。再比如,拿跳远和调高而言,高个子的学生往往成绩都比较好,但这也不能说明其弹跳的爆发力就一定高于其他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都处于青春发育期,而学生身体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也都有不同,所以身体素质和其发育阶段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以学生在某项运动测验中的进步程度来评判其体育成绩。比如,在田径800米项目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先进行摸底测验,根据首次测验的结果来了解学生大体的身体素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针对900跑的成绩进行复查,并同学生先前的成绩进行对比。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其教学成败的关键,从目前国内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尚存在学生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初中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陆新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1):2.

[2]姚艳丽.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5(21):1.

[3]王德跃.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16):1.

[4]牛文博.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运动兴趣--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高考,2016(18):1.

[5]楊毅.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2017(20):1.

[6]景志春.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2X):1.

[7]晏林.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000(013):140-141.

(作者单位:威宁县金钟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积极性体育教师运动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