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为什么“歪着转”

2023-04-21陈靓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3年4期
关键词:交角极昼赤道

陈靓

我们拨动地球仪时,会发现地球仪是斜着身子绕轴自转的。实际上,地球确实是以倾斜姿势运转的。研究发现,地球倾斜的角度约为23°26′。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地球都保持着这样的倾斜角度运动。那么,地球在形成的时候就是倾斜的,还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倾斜呢?地球倾斜又有什么影响呢?

认识地轴

我们把地球自转所绕的轴称为地轴,它是一个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我们会依靠它来区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地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是垂直的,它们之间存在66°34’的夹角。对了,地轴在地球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动,造成“极移”现象。

地轴为什么会倾斜

关于地轴倾斜的原因,说法有很多,经典的解释是:在约45 亿年前,地球刚形成不久,遭遇了一颗巨大天体(被称为“忒伊亚”)的撞击,撞击后的碎屑形成了月球,地球的自转轴则被撞歪了。

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十分稳定。科学研究分析,如果没有月球的话,地球的自转轴角度将会时不时地超过45 °。而事实上,数万年来,地球的自转轴变化范围为22.1°~24.5°。这2°左右的变化,一方面和地球自身大气海洋的潮汐作用、地幔的对流活动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日、月等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引发自转轴的摆动有关。

在科学上,我们通常会用“黄赤交角”来體现地轴的倾斜。什么是“黄赤交角”?即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赤道面,顾名思义,是指地理坐标系上赤道所在的平面,体现了地球的自转。而黄道面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它并非固定不变,会有微小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地轴倾斜带来了什么影响

1. 四季交替

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公转时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会在南北纬23°26’(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化,世界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一样,阳光就会发生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当阳光直射时,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积小,光热相对集中,温度高;反之,斜射时,温度低。

这样,南、北半球在一年中吸收的阳光热量不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举个例子,当北极倾向太阳时,北半球会获得更多的光和热;而当北极远离太阳时,北半球天气会变冷,夜晚也更漫长。而南半球刚好相反,因而形成了四季更迭。

四季的交替对地球上的生物生长是非常有利的,生物因此有了生长周期的变化。

2. 极昼极夜

除此以外,地轴倾斜还使得地球南北两极产生了极昼、极夜的现象。所谓极昼,就是太阳总不下落,天空总是亮的;极夜,便与极昼相反,太阳总不出来,天空总是黑的。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发生在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和南极圈(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

假如地球不是这样“歪着转”会怎样

在太阳系中,不同行星的自转是千姿百态的。火星目前与地球相似,但缺少类似月球的稳定作用,它的自转轴倾角在过去有数十度的变化。天王星的自转轴倾角接近98°,常被称为“躺着运动”。科学家研究认为,这也是它在数十亿年前被一颗和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撞击所致。目前,地球是沿着23°26’的倾斜轴平稳地运行着。如果地球没有这样“歪着转”,你能想象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是什么样吗?

1. 当地轴倾斜0°时

这时,地球自转轴垂直于地球公转平面,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那么越接近赤道的地区就越热,一年中每个月都是高温,除了昼夜之分,全年气温无变化;而离赤道远的地区全年低温,昼夜变化也会变得不明显,有的地方全年处于傍晚,甚至全年黑夜。那么,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就只出现昼夜的不断交替,四季变化将直接消失。可以想象的是,地球上依赖季节变化而生长的植物将受到重创,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不再适宜,情况可能还会更加糟糕!

2. 当地轴倾斜90°时

此时,地球沿着轨道运行,它的两极将直接指向太阳,连续6 个月,地球其中一个半球将被黑暗笼罩,而另一个半球将被炽热的阳光不间断照射,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这样一来,地球上的一天将和原先的一年一样漫长了。赤道的年平均日照量是最少的,两极点的年平均日照量最多。这种逆转的年平均气温会极大地改变地球上的气候,天气会变得非常恶劣,基本找不到一个四季适宜的居住区。

猜你喜欢

交角极昼赤道
“雪龙2”号过赤道,救下一船人!
跨断层埋地连续管道最佳管线-断层交角研究
漠河真是“不夜城”吗
距赤道越远越喜爱黄色
轴交角误差对内齿轮刮齿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渴求黑暗
曲面上的一般变换与交角*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三维斜交角联锁织物结构的快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