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隐形杀手卵巢癌

2023-04-20闫海燕

健康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包块卵巢癌

闫海燕

近日,一位女性患者来门诊就诊,48 岁,腹胀1 月,查腹部CT 提示盆腔包块10 厘米,大量腹水,网膜饼状,肠襞多发结节。入院检查,腹水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肿瘤指标Ca125(糖类抗原125)大于1000 单位/ 升(正常值是小于35单位/升),诊断为卵巢癌III 期。因肿瘤转移,采取全身化疗3 次后再行手术。幸运的是她的治疗效果好,已顺利出院。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来,门诊接诊的卵巢癌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为此,提醒各位女性朋友:警惕隐形杀手———卵巢癌!

卵巢癌及其隐蔽性和致死率

卵巢位于女性盆腔,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产生并排出卵子、分泌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维持女性功能;分泌的雌、孕激素周期性改变,维持正常月经来潮。

卵巢癌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发性特征明显,90%~95%的卵巢癌为卵巢原发性的癌;5%~10%为其他部位原发的癌转移到卵巢,多见于胃肠道肿瘤和乳腺癌转移。卵巢癌隐蔽性强,早期无明显症状,70%左右的卵巢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治疗后有70%左右的概率会复发;治疗后5年生存率小于70%。卵巢癌致死率高,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导致卵巢癌的病因

卵巢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4种:

●家族遗传性

大量研究及流行病调查显示,家族遗传因素是卵巢癌肯定的高危病因。如果家族中曾经有人患卵巢癌,那么家族中其他女性患上卵巢癌的概率就比正常人群高很多。对有家族史的人群行基因检测,可发现携带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1)或者BRCA2(乳腺癌易感基因2)基因的胚系突变,携带BRCA1基因突变终身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为39%~46%,携带BRCA1基因突变则为12%~20%。

●激素原因

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对卵巢上皮细胞有刺激作用,增加患癌风险;雌激素及雄激素刺激卵巢上皮细胞而增加卵巢癌风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癌发生率高;而孕激素可降低卵巢癌发生风险。

●生殖因素

有研究发现,妊娠可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孕产次及妊娠累积月份越多,发生卵巢癌的风险越小,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是已生育女性的两倍,不孕症患者也是卵巢癌的高风险者。一般认为哺乳能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尤其产后半年,累积哺乳时间越长,对卵巢保护作用越大。

●生活因素

吸烟、高脂饮食、肥胖、工作压力高、焦虑等因素可能是卵巢癌的发生风险因素。

卵巢癌的症状

早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发现,也有卵巢囊肿手术中发现卵巢癌。经常有患者说:“我啥感觉也没有呀。”当感觉到症状时,说明肿瘤组织已经侵犯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了。无明显临床症状并非好事,卵巢癌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

晚期卵巢癌,常已经侵犯腹膜、腹腔内脏器、远处器官、骨盆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腹痛

由于癌组织迅速增长、发生出血、坏死等病变或者癌组织侵犯骨盆壁、腹膜而引起腹部持续性疼痛。

●腹部包块

卵巢内的肿瘤组织不断增长,卵巢迅速增大,形成包块,比较大时可出现腹部包块,下腹部膨隆,有时因患者自己在腹部摸到包块而就诊,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吸气后下腹部无明显减小。

●腹水腹胀

由于肿瘤组织压迫卵巢血管、淋巴或静脉,导致血液或淋巴循环受阻,从而产生腹水;腹水明显多时,可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可伴有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会阴水肿、双下肢水肿。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肿瘤压迫或侵犯胃肠道时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肠梗阻;部分患者因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消化内科,检查发现卵巢癌。

●排便困难、便血

由于肿瘤压迫直肠,出现直肠压迫症状,大便不畅、排便困难,肿瘤侵犯直肠黏膜时可有便血,部分患者出现刺激症状,有便意但就是解不出。

●不规则阴道出血

卵巢功能性肿瘤有分泌激素功能,影响卵巢原有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分泌雌、孕激素紊乱,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者絕经后出血。

●恶病质表现

癌细胞迅速生长,使患者机体自身失去大量的营养物质,卵巢癌晚期,引起患者明显消瘦、严重贫血、乏力等恶病质表现。

卵巢癌的治疗

发现即应手术治疗,根据卵巢癌肿瘤病理分期、肿瘤分型、残留病灶大小,术后可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尽量减少复发,延长生命;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化疗后再评估手术。

卵巢癌越早期治疗,预后越好;越晚期治疗,预后越差。

卵巢癌的筛查

早期卵巢癌无明显症状,怎么去发现它呢?定期筛查。

常见的筛查方法:

定期妇科体检: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HE4、AFP、HCG等)、妇科超声,建议每年至少一次。

乳腺癌、胃癌、肠癌术后:门诊随访时,建议复查妇科超声,了解卵巢有无异常包块,及时发现有无转移性卵巢癌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建议女性朋友每年做妇科检查,做到对高危人群的随访、监测,早期治疗可以改善卵巢癌的预后。

卵巢癌发生前的预防性治疗

对于一些高危因素,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性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患者:6~12 月复查妇科超声,监测卵巢囊肿的生长变化。持续存在的4厘米以上的卵巢囊肿或者生长快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尤其绝经后持续存在的卵巢囊肿大于3 厘米,应尽早手术,防止恶变。

●有家族遗传史,或者直系亲属有卵巢癌、乳腺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的女性朋友:建议做遗传咨询、基因检测筛查,确定携带有BRCA1 或者BRCA2 的突变,在完成生育功能以后,建议行预防性的双侧卵巢切除,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

●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研究显示,部分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来源于输卵管上皮细胞。因此,40 岁以上、无生育要求女性,在做保留卵巢的子宫肌瘤手术或子宫切除术时,可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如何预防卵巢癌

●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不熬夜,戒烟戒酒,不过度劳累,减少紧张情绪。

●合理膳食。饮食合理搭配,保证每日进食适当的蛋白质、新鲜水果、蔬菜、维生素,避免高胆固醇、高脂饮食及腌制熏烤食品摄入。

●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免疫力。

●心情舒畅。保持好的心情,积极乐观,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适当的年龄完成生育,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研究显示,26岁前完成生育者,卵巢癌发生率明显降低。

●口服避孕药(非紧急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的风险。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卵巢排卵,減少卵巢损伤,服避孕药时间越长,卵巢癌风险就越低。正确认识、对待口服避孕药,建议40岁以下女性选择。

●已完成生育的已婚女性可以选择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手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品、放射性物品,如滑石粉、油漆、X 线、电脑、手机等。保护卵巢,减少卵巢损害。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包块卵巢癌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