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出踏青谨防关节扭伤

2023-04-20孙文澜

健康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绷带踝关节韧带

孙文澜

春天已来,处处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又到了出游放松心情、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很多人都会选择到户外游玩,亲近大自然。无论爬山、骑车还是远足,都要时刻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受伤。如果不慎发生关节扭伤,正确处理是关键。因此,很有必要掌握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下面就以常见的踝关节扭伤为例进行讲解。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日常多发,常发生于下台阶不慎踏空、打篮球等跳起落下、走路时看手机等。崴脚并非小事,会损伤维持脚踝稳定的韧带结构。许多人都对踝关节扭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是经正规治疗患者的3~4倍。如重视程度不够,早期处理不当,可遗留慢性踝关节不稳等后遗症。长期慢性踝关节不稳会导致踝关节行走、奔跑时软骨磨损加重,久而久之,软骨磨损严重就形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疼痛导致无法正常行走。

什么是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是指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过度牵拉、撕裂等损伤,多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关节骤然向一侧过度活动而引起,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等处。

临床表现

伤后迅速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随后出现皮肤瘀斑。严重者患足因为疼痛和肿胀而不能活动。若外踝扭伤,在尝试行足内翻时疼痛症状加剧;若内踝扭伤,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

经休息后,疼痛和肿胀可能消失,但可能会出现韧带松弛导致的踝关节不稳, 部分患者可能再次扭伤,多次往复最终发展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受伤现场如何处理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有时与骨折同时发生,受伤的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在现场不易区分。现场救护方法如下:

●扶伤员坐下或躺下,尽量保证体位舒适。

●不要随意搬动或搓揉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用厚衬垫包裹受伤部位,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固定。

●冷敷肿胀处,每次20 分钟左右,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扭伤严重者按骨折固定的方法固定伤处。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抬高伤肢,以缓解肿胀。

●检查末梢血液循环,必要时及时就医。

踝关节扭伤RICE原则

R—Res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静止,减少进一步损伤。

I—Ice(冰敷):冰敷/ 冷敷在损伤的初期非常关键,能够缓解疼痛、抑制肿胀。

C—Compression(加压):加压包扎固定,适当加压可以起到止血和减轻肿胀的作用。

E—Elevation(抬高):抬高伤肢,有利于缓解肿胀。

特别提示:受伤后72 小时内不要热敷受伤部位,以免加重出血和肿胀;72 小时后如果肿胀得到控制,可以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处的恢复。

踝关节扭伤的错误处理方法

●能活动,就不是骨折

有不少人认为踝关节扭伤后,只要还能走就没事。事实上,有时即使骨折,你也可以行走。例如内外踝的撕脱骨折,一些当时没有移位的骨折都容易被忽视。

●立即热敷

当踝关节扭伤、骨折或者脱位时,不要立即热敷,因为热敷会引起血流加快,导致软组织肿胀,使神经受压,产生更剧烈的痛感。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旦脚踝受伤就立马热敷,有些人用鸡蛋,有些人用热毛巾,这都是不对的。

●勉强行走

很多人比较坚强,踝关节损伤后会勉强坚持行走锻炼或带病工作,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消肿止痛,促进患病肢体功能的恢复,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扭伤的关节在行走时反复扭伤,最终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所以,在踝关节扭伤时,一定要等肿胀消失、痛疼感减轻后,方可慢慢开始活动。

●马上用药酒揉搓

有人扭伤后,会马上用药酒揉搓患处,一是为了止痛;二是认为揉搓可以活血祛瘀,理筋通络,加快扭伤的恢复。实际上,过分用力揉搓患处,会加重软组织損伤,使肌肉间的组织液渗出增多,扭伤的关节肿胀疼痛加剧,会加重扭伤的症状。

●用柔软的绷带包裹

虽然柔软的绷带包裹较舒服,但并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加压包扎控制减少出血和固定踝关节的作用。

●不及时就医

若踝关节扭伤出现骨折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千万不可认为是小事就自行随便处理,这样很容易耽误最佳处理时间,导致受伤部位难以完全治愈。

猜你喜欢

绷带踝关节韧带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透明的绷带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对雪人的诽谤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