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

2023-04-15朱克辉贵州正安县流渡镇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领域科学

◇朱克辉(贵州:正安县流渡镇幼儿园)

幼儿是一类天性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儿童群体,面对这样一类群体,幼儿教师更应在教育教学中挖掘兴趣点,帮助幼儿打开探索科学领域的大门,用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方式方法带领幼儿进行课程活动,通过游戏化的科学领域课程促使幼儿主动发现问题,主动了解科学,认识世界,从而使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真正得到落实。这样,幼儿也就能真正通过科学领域课程受益,幼儿游戏也会在课程中实现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园科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形式化

在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当下,很多幼儿园都会开展科学领域课程,以求让幼儿通过各种趣味化的形式了解科学世界,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然而,大部分幼儿园由于受到固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科学领域课程教学流程较为形式化,讲述课程内容犹如蜻蜓点水,往往不能为幼儿提供本质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幼儿在课程中缺乏实践性的操作,让科学领域课程变得名存实亡,缺乏实际意义。

(二)教学缺乏引导性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幼儿往往缺乏引导,这主要表现为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况:一是幼儿教师过度干预,变引导和启发为全面干涉式教学,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幼儿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二是幼儿教师过度放手,完全让幼儿自我尝试、自我摸索,使得许多幼儿丧失目标,方向跑偏,最终导致科学领域课程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教师在幼儿课程活动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必不可少,一旦缺失,将会使课程活动有效性显著丧失。

(三)幼儿缺乏学习主动性

受特定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导致幼儿群体在科学领域课程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兴趣是推动幼儿不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任何幼儿教师都应不断采取办法帮助幼儿构建这种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如此才能促使幼儿深入挖掘科学领域课程潜在的魅力,实现趣味性的科学探索。而幼儿缺乏学习主动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和科学思维的发展进步,因此,这是幼儿科学领域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科学课程游戏化对幼儿园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科学探索欲望

游戏是一种普遍受到幼儿群体喜爱的活动方式,因此,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能够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欲望。幼儿在活动中被各种形式的游戏所吸引,会不知不觉地被引入科学领域当中,在科学与游戏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实现科学探索和发现。幼儿通过感受游戏的乐趣进而深刻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就会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并通过科学探索收获到货真价实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

(二)培养幼儿主动思考能力

科学领域课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教学手段为根本依据,融入游戏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这无疑使得科学领域课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因此,科学领域课程的游戏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幼儿主动思考既是基于对游戏的兴趣,又是基于对科学的崇尚。对于幼儿这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儿童群体来说,主动思考能够让他们发散逻辑思维,初步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从而对幼儿在幼儿园时期的整体学习及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推动幼儿主动创造

主动思考的下一个环节便是主动创造,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更愿意发挥自身的活动独立性和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科学领域课程的游戏化让幼儿将科学课程和科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富有趣味性的科学实验无疑可以让幼儿深入挖掘科学课程的乐趣,从而更愿意主动置身其中,进行各种类型的科学创造。当幼儿的科学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也就得以形成。这既是游戏带给课程的力量,又是课程带给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也传递给了每一位幼儿,使他们可以充分体会科学的意义和价值。

(四)促进幼小衔接科学学习

幼儿走进小学生活以后同样离不开科学知识和科学课程的学习,而科学领域课程的游戏化可以对幼儿园时期的幼儿起到科学启蒙的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科学,品味科学内涵,感受科学乐趣。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学习科学知识既能培养其探索精神,又能激发其求知欲望,这也必然可以有效促进科学学习的幼小衔接,为幼儿走进小学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幼儿园科学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同时教师也应转变观念,放手让幼儿表现。此外,师幼之间的交流互动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践,也都是很好的方式。这些方式既能让幼儿切实学到实用的科学技能,又能助力幼儿走进小学以后更好地学习科学课程,从而让科学领域的幼小衔接更具有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时代与教育教学高度结合的背景下,多媒体信息科技已经全面普及。因此,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游戏兴趣。在情境当中,游戏化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索过程形象立体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幼儿身处情境当中更愿意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这也就使得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更能凸显功效,幼儿也能够从情境当中切实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步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让科学领域课程在游戏的助力下更加生动精彩。

例如,教师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中要想带领幼儿贴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气息,便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创意树叶”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当中的树林以及落叶的视频,各种形状的、五彩缤纷的落叶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情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树叶,幼儿更想通过自己的创意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品,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都想利用树叶制作什么。幼儿们在情境当中大胆想象,有的想用树叶做成一件礼服,有的想用树叶拼成美丽的小房子,还有的想用树叶做成一束玫瑰花。当然,后期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走进树林中寻找落叶素材,让他们通过实际制作感受到科学领域的艺术魅力。

(二)转变观念,打造幼儿表现舞台

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创新,为幼儿打造一个舞台,放手让其自我表现。幼儿在表现的过程中,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也就更有助于幼儿通过游戏和活动获取经验,对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当然,这里的放手并不是指幼儿教师完全意义上的放手,适时的点拨和支持也很有必要。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空间,并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目标和方向,这样的科学领域课程才更具有效性,同时也更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例如,冬天来了,幼儿都离不开橘子这种常见的水果。因此教师就可以转变科学领域课程教学思想,利用橘子带着幼儿玩一个“制作小橘灯”的游戏,为幼儿打造一个舞台,放手让其自我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确保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让每位幼儿都发表自己的想法,制作具有个性特色的小橘灯。有的幼儿会把小灯泡放到橘子皮里面,用小灯泡的电线连电使小橘灯发亮;有的幼儿会将点燃的小蜡烛放到橘子的正中心,让小橘灯呈现古典美。在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们就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高。这便是游戏化科学领域课程带来的实际意义。

(三)交流互动,提出假设引导启发

为充分落实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幼儿教师还应该在课程活动中与幼儿进行充分交流与互动,师幼双方的交流互动可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更进一步得到确立。同时,师幼双方站在平等的角度进行交流与对话,能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幼儿也更愿意向教师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当然,教师在课程活动中也可以提出相关的科学假设,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不断促使幼儿主动思考,发散思维,挖掘其潜在的科学探索精神,让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在游戏化的助力下更受幼儿欢迎,也带给幼儿更多的实际性收益。

例如,在“制作传声工具”这一科学领域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玩一玩传声游戏。首先,教师让他们利用不同的原材料制作成话筒,再用不同的介质连接,看一看哪一组幼儿的传声效果更好。有的幼儿准备了两个纸杯,中间用毛线相连;有的幼儿准备了两个塑料杯,中间用丝线相连;还有的幼儿准备了两个瓷杯,中间是用粗粗的麻绳相连。显然,不同的材质取得的传声效果各不相同,这让他们在游戏当中体会到了乐趣,通过实践也获得了真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引导和启发,通过和幼儿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提出假设,比如假设将纸杯中间换成麻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等等。诸如此类的假设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使其逻辑思维进一步得到发散,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四)联系生活,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实践

科学本就与生活紧密相连,幼儿的各种行为活动也离不开生活的支持。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联系生活实际,积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幼儿通过实践获取经验,检验真理,而实践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同样也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会促使幼儿在实践中更能发现科学活动的乐趣。同时,实践与游戏相融合也更能凸显科学实践的趣味性,推动幼儿不断主动进行科学实践,真正爱上科学领域课程,实现科学精神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例如,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有种植植物的经历,教师也可以让幼儿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实现科学领域课程的游戏化。每位幼儿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进行种植,这是一次游戏,更是一次科学实验。幼儿通过对植物种子的耐心呵护,比拼一下谁种的植物长得又快又好,并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结经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照顾植物的。这一实践的过程无疑能让幼儿收获颇多,而且大家也都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累累果实,决不能不劳而获。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也可以切实明白不同的植物需要什么样的生存条件,从而使生活常识也得到增加。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一门助力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科学性课程,对初步培养幼儿崇尚科学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学科素养都意义重大。而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的游戏化无疑更加贴合当下幼儿的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以游戏为媒介,让幼儿深刻感受科学课程的乐趣,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幼儿就更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学到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并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领域科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点击科学
领域·对峙
科学大爆炸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科学拔牙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