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单元教学设计

2023-04-15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数含义体积

◇陈 娜(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教学目的、单元知识,依据学生的需要和自身的逻辑性以及学习的需求来选择、组织和重构的,可使教学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和实用性。然而,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仍习惯于采用传统常规的教学方式,较少对单元教学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目前,各校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难题,为此,笔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望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提升单元教学的质量。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优化单元教学设计的最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强化对数学的认识,更要坚持把教学观念运用于实际工作。有的教师对理论知识缺乏重视,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教学中没有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而缺乏理论,则无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引。教师要主动学习与单元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并广泛地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学术论文,并对其内涵、意义和基本操作过程等进行深入研究。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课堂教学设计思维模式的制约,虽然对新课程观念和课程设计观念产生一定的兴趣,但又不愿更改原来的教学方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单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建构知识系统,发掘其思维方式与教育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把握,以及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与情绪态度的提高。为此,教师应确立单元教学设计观念,形成独立的单元备课模式,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全面思考时,能体会到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二)增强单元教学的重组意识

首先,要对“单元”这个词有一个准确理解。“单元”并不限于课本上划分的某一章节的内容范畴,还包括一个大单元或者“大概念”的章节。而“大概念”则是一种原理、思想和方法,能反映一门学科的性质,而且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对单元的理解仅限于数学教科书每一个自然单元范围,会将教科书中的每个章节和大的自然单元划分为更小的课时进行教学,较少有教师试图重新组织不同课程的内容。在对思维方法和核心概念进行适当重组的基础上,我们可对该学科的知识产生深度理解,这是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具体单元内容的划分模式,因此,在单元划分中,教师可以添加或分解教学内容,或跨单元和跨学习周期组合。

例如,“分数的初步理解”这个知识块主要集中于三年级“分数的初步理解(一)”和四年级“分数的初步理解(二)”,两者都采用“分类”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式,教学时就可以把两个不同的自然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单元”。又如,把长度、面积、体积等相关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度量思想”为主线的“大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树立单元整合与重组的意识,使学生对单元的学习有更深刻理解。对一线教师而言,要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核心理念,重新组织教材,要对教材和学习情况有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从“自然单元”开始尝试,逐步向“大单元”跨越章节教学靠拢。

二、要对各单元成分进行特定的剖析

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认真阅读和分析相关指导,正确掌握课程目标和课程核心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与育人价值等。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熟悉单元元素,还要了解每个元素的具体分析。它的中心思想是“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既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又要明确教学的关键概念。

例如,“圆柱体与圆锥体”的核心理念如下。

(一)空间概念

这一部分主要从理解体积概念、创建体积单位表征、导出体积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教学中应注重观察、操作、想象、描述等活动体验,并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注重文字和形象的结合、数字和形式的结合;富有想象力的推理使学生能够在现实世界的问题中充分发展空间概念。

(二)思维能力

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是数学里两个很重要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圆柱体积的运算,通过实际动手摆,概括归纳推理圆柱体、圆锥体体积特征及运算。在感知单位体积含义时,使用类比、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一维图像的大小就是长度的概念。同时了解:长度的大小是长度单位的数量;二维图像的大小是平面图的面积,平面图占据的面积大小是面积的单位数;三维图像的大小是体积,三维图像占用的空间大小是体积单位的数量。圆柱体的体积表达式是从长方体的比值推导出来的,反映推导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究问题,进行猜测,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要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判断正确与否,必须通过推论进行检验,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讲道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模型思想

从教科书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标准把“双基”改为“四基”,就是要让学生在感悟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新东西。所以,要从更高的角度认识育人思维和育人价值,不断发掘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键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切实贯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过程和方式”的目的和体现其教育意义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数学思维方法有:数形组合、符号化、分类、集合、对应、比较、转化、归纳。

三、对单元课程目标进行恰当的表达和整合

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能将三个维度作为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来实施,而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细致划分,并在实际课堂中详细讲解。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清楚地掌握单元知识和技能需求,指出其发展的途径,要反映学生的情绪和价值取向。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使学生结合生活具体情况,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初步掌握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等概念,并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两个(或多个)小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简单加减一位小数;让学生在探究小数知识的同时,培养数感及初步的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初步认识小数和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相关。

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这是因为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要基于对小数含义的初步理解。此外,对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含义的初步理解,是未来进一步研究小数含义和性质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一位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小数的含义更为抽象。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小数十分位的含义,还需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验源自生活的数学意识。

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对数感的认识和对数形结合的理解。因此,在确立本单元教学目标时,要用体验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小数含义并合理地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情绪。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因此,在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时,应用体验与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多样化的单元教学评估模式

首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估。目标指向哪里,评估工作也要跟进到哪里。其次,确定评估的构成因素。其中提倡形成性评估和最终评估、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例如,在小组评价时,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学习数学日记。小组互评时,学生的成绩会影响整体荣誉,这也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动性。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的定向评价,形成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观察、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估等评估手段和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充分思考怎样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建设意义深远,它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学识系统和学习方式。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分析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小数含义体积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