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科技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2023-04-15王瑞萍甘肃金昌市第六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文科技文章

◇王瑞萍(甘肃:金昌市第六小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与各行业之间的联系无所不在。在学科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信息科技融入后的新型教育模式正取代原有的传授式教学,提高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深度,使小学语文课堂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加贴合,对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信息科技的优势

在互联网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教育领域的多媒体和投影等新兴教育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学生只需在教室中就能领略各地的风光景色,为开展语文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因此,在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依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知特征和行为表现,选择信息科技的应用环节和应用方式,实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语文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传统语文教育模式由于教学设备和教学思想的局限性,难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于课堂教学中,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声音与画面等多种知识呈现方式,带动学生多感官地参与语文学习,以此提升课堂教育质量。

二、信息科技助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很难体会语文课文中描写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尤其是对古诗文类的课文,更是难以依据文字描写想象对应的意境和画面,致使语文学习缺乏动力。针对这类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用信息技术将文章语言转化为不同的画面和图像等,在图片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发挥想象力进入文章描绘的意境,以此实现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应用信息科技开展课堂教学,能将文章描写的历史背景真实复制,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感知文章情感,体会教材课文语言运用的独特性。应用信息科技开展情境教学的方式,能丰富语文课堂中的教育资源,结合声音和画面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为例。本课的古诗描绘了西湖独特的景观,通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热爱。本诗只用四句话概括西湖美丽的风光,由于句子的简短和用词的精练,对于认知能力尚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很难只通过梳理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即使在教师对词句逐字翻译后,仍然对“潋滟”等部分词汇难以理解。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亲身体验,难以想象山色的缥缈和水光的灵动。因此,教师可以应用信息科技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在讲解诗句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西湖的景色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将诗句中的描述性词汇与图片相对应,用直观展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

(二)提高预习效率,优化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也可以合理应用信息科技。以移动设备中的学习软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软件上完成课文预习,缩短课堂上梳理课文内容的时间。在新接触的语文课文中,学生总会遇到生字和生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科技在课前完成生字词的查询。如果不将这部分学习放在课前完成,学生在课上就会消耗大量时间查找字词读音,使原本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更加紧张,使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渐加快,学生就难以在课堂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有效知识。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用网络工具完成预习环节十分必要,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尊重。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为例。这篇课文描写红军在长征路上发生的事,通过“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还是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等语句刻画了甘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老班长形象。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本课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用信息科技查找生字词的读音并梳理文章含义。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作者的相关资料和描写红军长征生活的短片,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会战争时期战士生活的艰难。运用信息科技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后,学生更容易进入作者描绘的场景,提升文章解读速度。在完成文本分析后,教师应依据具体语句总结本文人物刻画的技巧,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课文的人物描写技巧,以此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三)突破教学难点,加强知识理解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较少,对教材中一些复杂的描写技巧和古诗意象等缺乏分析经验,教师在讲解时也难以快速找到教学切入点,致使整堂课教学完成后,学生能有效吸收的语文知识不足一半,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使更多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不利于小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语文学习思维。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应用信息科技将教学难点进行分解,通过形象化和立体化的方式展示重点知识。简化教学难点的方式,不仅能降低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还能拓展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文学知识,更能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为例。本课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选段,描写了武松在喝完酒后智斗猛虎的故事,通过“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等句子描写了灵活、力气大的武松形象。由于小学生对四大名著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在课文背景和文章写作语言方面会存在一定理解困难,可能会不理解选段中武松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水浒传》的写作特征和主要人物的行为特点,学生在了解了四大名著背景知识后,能使文章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结合文章语句概括武松的性格特征,便于掌握名著类课文的解读方法。

(四)引入课外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文学知识和写作理论,如果仅仅以课本为基础开展学科教育,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科技引入日常教学,在网络上搜集并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其他知识,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又能增加知识储备和文章解读的切入点。在以往语文教学中,由于教育技术和资源的制约,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自主阅读,虽能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但难以满足学科新课改中提出的个性化教育思想。而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从多角度展示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等,不仅能丰富课堂教育内容,还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语文学习。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为例。本诗描写了庐山壮观雄伟的景象,并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句子,揭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全面了解和把握的道理。在本课教学时,由于作者苏轼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诗人,其许多作品都被选入语文教材中,因此教师除讲解本诗写作手法和情感内涵外,还应对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进行拓展,为日后分析苏轼的其他作品奠定基础。

(五)转变教育模式,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以往语文课堂中,学生依赖教师用语言解释文章描绘的景象和人物特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要求较高,使语文学习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教育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应将信息科技合理融入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在创新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为学生解读文章结构提供更多切入点。为实现语文教学信息化,学校也应定期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使用信息科技设备的熟练度。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小艇》为例。本课描绘了景色宜人的水上城市威尼斯,通过“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等句子,描绘了威尼斯的出行特点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威尼斯城市景观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能以直观感知的方式了解水上城市的生活特征。再结合文章中对小艇细节和船夫驾驶技术的描绘,从动静两方面把握威尼斯这座城市的魅力。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科技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描写顺序,还能对作者在字句间隐含的情感有更深入的把握,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应对语文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语文课堂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科技,能优化学科教育模式,有利于降低课文分析难度,有效提升语文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对信息科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探索,利用声音和画面等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应重视自身教育技能的提升,努力实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课文科技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背课文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