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埋头苦干 担当作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04-14张瑞林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

张瑞林

(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 年10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能够集中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险关;具有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能够在创新中不断走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④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是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③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有“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因而能够顺势而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和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因而能够顺势而为。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四、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因应着现代化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因而能够顺势而为。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来看,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人类现代化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改写着世界现代化的版图,而且破除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和迷雾,塑造着现代化新的范式和格局。这一道路有着辉煌的未来。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来看,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达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更是遵循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殊规律的现代化。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显著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特别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始终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能够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要求我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富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显著增强。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地时间2022 年11 月13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17 届东亚峰会。东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韩国总统尹锡悦、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印度副总统丹卡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与会。柬埔寨首相洪森主持会议。李克强表示,当前国际地区形势错综复杂,能源、粮食、金融风险挑战此起彼伏,地区国家应坚持相互尊重,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李克强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坚持战略对话,开展建设性互动。二是坚持互利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三是坚持东盟中心地位,构建包容性区域架构。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