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考情分析及复习备考策略

2023-04-14黄德波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1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村民

黄德波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70 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成为当代中国民主实践的重要依托。然而,当前我国基层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党组织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基层政府治理资源相对匮乏、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德治和法治建设有待加强,智慧治理能力不足,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不够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根本遵循。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我国突破基层治理困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基于此,笔者预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关内容将是2023 届高考思想政治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拟从命题趋势及考查特点、考点解读及体系构建、解题思维建模、经典再现及原创变式、考查趋势预测及复习展望等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复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供参考。

一、命题趋势及考查特点

1.命题趋势(表1)

表1 近三年高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考查情况

2.考查特点

通过对近三年(2020—2022 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的考查呈现出如下特点:

(1)从试题情境看,情境基本为各地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这些探索吻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可推广性。

(2)从考查题型看,题型基本上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更多倾向于考查这类探索的积极影响,回归教材就是激活基层治理的活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的利益。

(3)从考查角度看,试题内容与形式基本稳定,但略有变化,比如山东卷三年都以选择题出现,但2022 年略有变化,不从意义角度考查,而从措施角度考查。

(4)从命题立意看,试题情境中出现多个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但从试题立意上看,最终还是落到人民民主的本质上。

二、考点解读及体系构建

1.考点多维解读(表2)

2.知识体系构建(图1)

图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知识体系

三、解题思维建模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学科的精血,生活化的情境是思想政治学科的骨肉。强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查就是强化基础性导向,就是在活血;寻找优良的情境就是强壮肌肉。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夯实知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又要能够根据命题规律,大胆预测考点命题走向。基于此,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目,一轮复习过程中从“基层自治的维度”“‘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易混‘组织’辨析”等三个方面强化对基层自治的理解,构建解题思维模型。

1.基层自治的维度

2.“五治融合”治理模式

3.四组易混“组织”辨析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思维建模,学生能更好地抓住基层治理的精髓,能更加精准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能更加深刻理解辩证法在不同知识层面的展现,进而拥有解决问题强有力的抓手,促进核心素养的真实落地。

四、经典再现及原创变式

1.选择题

(2022·全国乙卷·16)某市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楼栋—单元”分级负责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网格长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楼栋长和单元长从居民中选出。网格长牵头,定期组织楼栋长、单元长共同商议小区事务,梳理居民需求信息,化解居民矛盾,提出工作建议。“三长”联动机制 ( )

①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②是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积极探索

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

④丰富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类型和职能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试题评析】本题立意深远,符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理念,考查“三长”机制的重要意义。以某市积极探索“三长”联动机制为情境,情境具体生动,信息充分,思维路径也清晰可见。通过“三长”共同商议小区事务,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可以看出这一机制有利于维护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试题内容属于群众自治,没有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该机制没有丰富其类型和职能,两个错误选项的设计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易错易混点。

变式题1(原创)某街道结合社区平房院落多的特点,在原有街巷长的基础上,探索开创“院儿长制”,形成“街长—片长—巷长—院儿长”社会治理链条。“院儿长制”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居民诉求,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院儿长制” ( )

①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

②扩大了基层行政管理权力

③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试题赏析】本题以某街道探索“院儿长制”解决群众困难为情境,材料信息充分,指向明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院儿长制”的积极影响。从材料中“院儿长制”从实际出发,回应居民诉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这一机制盘活了基层治理的内驱力。两个错误选项的设置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院儿长制”并未扩大基层行政管理权力,也并未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2.主观题

(2020·全国Ⅰ卷·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 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 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村头大树和祠堂的保留利用;第二套方案现代时尚,且相对省钱。两套方案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 户、10 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工作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2)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试题评析】本题以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为情境。材料的结构良好,层次分明,知识限定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比较宽泛。本题有两小问:第一,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要回答好这一问,需要学生阅读材料,确定“四会”分别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学生必须要能够清醒认识到这“四会”的性质,并从材料中关于这“四会”的行为举措中联系相关知识,然后作出回答。第二,说明这一工作机制的意义。两个设问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第二问属于“意义”类。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从党的领导、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阐释,通过材料相关信息推出村民自治能力、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得以提升。

变式题2(原创)近年来,某县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政治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新模式,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精彩答卷。

该县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和“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制定下发《某县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规范村“两委”议事程序;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治安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成立9 个乡镇调解委员会、160 个村(社区)调解委员会,每个村至少配备1 名村警;设立法律咨询中心,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制定印发《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婚丧宴请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选树国家级见义勇为模范1 人,省级见义勇为模范13 人,组织开展“好公婆”“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搭建“安康河湟”智慧平台,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实施“河长制”云平台项目,构建水资源信息融合与监管应用,全面加强河湖管理。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探索“五治融合”的新模式,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精彩答卷的。

【参考答案】

①以“政治”强引领,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力。

②以“自治”增活力,规范“两委”议事程序,成立多个村民自治组织,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③以“法治”做保障,引导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帮助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利益。

④以“德治”润人心,抵制不良习俗,选树模范,开展敬老爱幼活动等,树立基层治理新风尚。

⑤以“智治”为支撑,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应用,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试题赏析】本题以某县积极探索“五治融合”新模式,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精彩答卷为情境,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基”固“本”的考查要求,实现教学考一致,助力落实“双减”政策目标。试题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材,构建与考查目标相适应的真实情境。情境中该县几个层面的做法呈并列关系,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能有效找到情境结构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关系,透过学生可视化的作答思维过程,能很好实现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与综合等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从而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型。

五、考查趋势预测与复习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国内外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仍任重道远。由此,笔者预测命题的重要方向仍然放在全国各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旨在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考查的题型预计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但也要适当关注主观题形式;不仅要关注意义角度考查,还要关注措施角度考查。高三复习备考时教师应多维解读考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特别要从“基层自治的维度”“‘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易混‘组织’辨析”等三个方面构建解题思维模型。同时,配套高考经典题剖析及原创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在理论建构和实操训练中形成解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问题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村民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