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苏醒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04-08陈镜朱厚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七氟醚苏醒全麻

陈镜 朱厚伟

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疾病时需实施麻醉干预,以配合手术顺利实施,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则为全麻[1]。全麻指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经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到体内后,暂时性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患者表现为骨骼肌松弛、反射抑制、遗忘、全身痛觉消失、神志消失等。此麻醉方式具备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在患者清醒后,仍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而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麻醉药物种类非常多[2-4],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为现临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麻醉方式。本文共纳入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全麻手术患者,分组论述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苏醒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手术类型:9 例脊柱部位手术,10 例胸腔手术,8 例神经外科手术,13 例腹腔镜手术;年龄28~72 岁,平均年龄(56.35±5.2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 例,Ⅱ级21 例;女18 例,男22 例。观察组:手术类型:10 例脊柱部位手术,11 例胸腔手术,7 例神经外科手术,12 例腹腔镜手术;年龄29~71 岁,平均年龄(56.68±4.78)岁;ASA 分级:Ⅰ级20 例,Ⅱ级20 例;女19 例,男2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5,6]:①患者均满足全麻手术指征和麻醉指征;②均可提供完整、详细就诊记录。排除标准[7]:①对七氟醚、丙泊酚过敏者;②合并血液性疾病者;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病变者;④术前放化疗者;⑤术前抗凝者;⑥精神、智力影响此次研究调查者;⑦合并心动过缓者;⑧合并电解质紊乱和休克者。

1.2 方法 术前禁水、禁食,进入手术室后连接监护仪,监测其血压、心率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0.05 mg/kg 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规格:2 ml∶2 mg)、0.25 mg/kg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79,规格:10 ml∶20 mg)、1 μg/kg 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规格:1 mg(以瑞芬太尼计)]、0.15 mg/kg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 mg(按C53H72N2O12计)]。

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基础上静脉输注1~2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 ml∶0.1 g),沉睡后,静脉输注0.6 mg/kg 罗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88,规格:2.5 ml∶25 mg),连接呼吸机。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丙泊酚0.5~1.0 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

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基础上吸入七氟醚8%(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 ml),氧流量6 L/min,沉睡后,静脉输注0.6 mg/kg 罗库溴铵。吸入七氟醚5%,1 L/min,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麻醉效果判定标准:优:患者无疼痛、无不适感,术后苏醒快,且未出现苏醒期躁动;良:无疼痛感,轻微不适,术后苏醒较快,未出现苏醒期躁动;可:轻微疼痛和不适感,术后苏醒较快,苏醒期出现轻微躁动;差:有疼痛、不适感,术后苏醒速度缓慢,苏醒期躁动。麻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测定患者DBP、SBP、HR。③围术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④认知功能和疼痛程度:采用MMSE[8]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包含回忆、语言、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等方面,其中重度:0~9 分;轻中度:10~26 分;正常:27~30 分。用VAS[9]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 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⑤肺功能指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醉前、麻醉苏醒后的FVC、FEV1、PEF。⑥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或过速、呼吸功能异常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0.00%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两组DBP、SB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1 mm Hg=0.133 kPa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min)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1、12 h 的MMSE 评分、VAS 评分比较 术后1 h,两组MMSE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MMSE评分、VA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12 h 的MMSE 评分、VAS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12 h 的MMSE 评分、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5 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苏醒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麻醉前,两组FVC、FEV1、P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观察组FVC、FEV1、P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苏醒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苏醒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全麻为临床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此方式主要作用为暂时性抑制患者中枢神经,让其丧失神志和痛觉等,且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因手术损伤和牵拉等操作感受到疼痛,确保顺利实施手术和手术治疗效果。但经临床实践证实[10-12],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苏醒期躁动,目前认为诱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因素较多,如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药物配伍、手术类型、术后制动、患者年龄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0.00%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在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基本相当。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更为安全,术后苏醒速度更快,可能与药物药理机制有关。丙泊酚、七氟醚均为全麻常用麻醉药物,前者为短效、快速静脉麻醉药物,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13,14],且药物药效时间短,患者术后苏醒速度较快。但在实际使用中,药物对交感神经抑制性较大,导致其血管扩张,心率减慢,严重者会抑制呼吸,具有一定用药风险性[15-17]。同时,本文数据也显示,麻醉前、诱导后1 h、手术结束时,两组DBP、S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均对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但术后12 h,观察组MMSE 评分、VA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观察组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报告称,七氟醚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有改善效果,并对认知功能有改善效果[18-20]。本研究提示,其原因可能为七氟醚给药方式为吸入性给药,具有见效速度和诱导速度快,不会刺激到呼吸道,进而确保术后快速苏醒[7],患者接受度较高。有关此两种药物的麻醉对比,王美芳[8]曾对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做出了对比性分析,研讨对象主要为老年手术患者,其认为丙泊酚更具应用价值,其与本文结论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为研讨对象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全麻手术,患者年龄范围大、手术类型多等,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缩小研讨对象的年龄范围、固定手术类型再次做出分析。

综上所述,在全麻手术中,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基本相当,但前者可降低术后认知障碍,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状况选择用药。

猜你喜欢

七氟醚苏醒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