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创新创业观的逻辑构建

2023-04-06刘带刘伟钦蓝毅

南方论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发展

刘带 刘伟钦 蓝毅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牢牢把握创新与科技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借助国内双创浪潮,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初步形成了寓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之中、内涵丰富、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观,彰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创新创业大局的深刻把握和正确领导。

一、丰富的时代逻辑:中国改革开放与创业浪潮的双线交织

习近平创新创业观准确把握了双创的时代脉搏,从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及四次创业浪潮中找寻如何纵深推入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时代课题的思路,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双农创业潮(80年代初):农村个体户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第一次创业潮,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让农业发展突破不断,同时为非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更多村民从过去集体式的生产大队中解放出来,为非农产业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创业潮。大量农村个体户、乡镇企业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之上,1984年,中央发布的4号文件正式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并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它在拉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适度地给予了企业一定的自主权,至1984年底,我国城镇在册登记的失业率降低到了1.9%,有效缓解了当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精英创业潮(90年代初):干部与知识分子掀起的全民下海潮

第二次创业潮,与邓小平南巡讲话有着直接联系。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论述,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给在体制内的干部知识分子掀起了“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去”的新浪潮,形成了以陈东升、朱新礼、郭凡生、潘石屹、易小迪为代表的92派,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也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这次浪潮,使得我国的私营个体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在1996年国内城镇私营和个体户已将近2000万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就业做出重要贡献。这次浪潮除了对弃政从商的干部们产生了影响,对当时在海外的国人更是影响巨大,直接为第三次创业浪潮埋下了伏笔。

(三)草根创业潮(21世纪初):广大草根创业者的迅速崛起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正处在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年脱困期,如何合理安置国企的下岗失业人员,是改革工作中的重点。1999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群体或个人力量,以创业的形式解决就业问题,并为想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创办你的企业”(简称“SYB”)创业培训。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浪潮正悄然席卷全国,二者的相互叠加,直接引发了第三次创业浪潮,全民创业氛围浓厚。一批海外留学青年带回了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在国内带动青年学生一同投身互联网领域进行创业。我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腾讯”“新浪”和“百度”均在这一时期问世。在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内,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近三千万人,失业下岗实现再就业人员近千万人。

(四)大众创业潮(2015年—至今):网络联动下大众创业的高速度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通过借助发达的社交网络,以及双创支持下的各种优惠政策倾斜,激发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掀起了第四次创新创业浪潮。在线下,小微企业增长速度达到新的峰值,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在线上,青年大学生、农民成为了互联网创业的主力军。2018年9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出台。这对于推动中国由以往的单纯创业转变为现在的创新创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科学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创新创业观与新时代的碰撞发展

习近平创新创业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创业观。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从未对“创新”一词作出明确的解释,也从未专门论述过“创新”,但通过翻阅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著作,我们却能从中摸寻到关于“创新”的蛛丝马迹,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将“创新”这一概念融入到了关于生产力与科技的论述当中,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由此可见,作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也是社会主义模式下关于创新思想体系的开辟者,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新创业观为习近平创业观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想,为进一步研究习近平创新创业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创新创业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其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创业观特有的理论本质。

为民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创业观的理论本质,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缔造者。群众史观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担当历史使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的总方针,擎画了“双创建设为人民,建设双创靠人民,双创成果惠人民”的新蓝图,并将其落实到双创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开创双创建设新局面。

三、直接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理论与实践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习近平创新创业观在延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创业观的理论本质的同时,也彰显了其独有的理论特性,即实践性、革命性、进步性,这种特性集中体现在了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具体实践中,而习近平创新创业观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创业观在新时代的延续与深入。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经验。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思想,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有机结合并统一于党的领导之下,冲破了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禁锢,为武装夺取政权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当中,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对中国的经济的革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同时也为当时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邓小平同志还敏锐地察觉到科技创新对我国整体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种产生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创新思想,不仅打破了过去的框架定式,更使中国未来的航天、粒子等重大先进领域取得了突破;而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一大里程碑,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还为习近平创新创业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对自主创新领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风险和阻力无处不在,为此,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了推动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正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前瞻性,才使得创新源泉能够在国内充分涌流,为创新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速度加快,如何追上其他发达国家已经成了最大难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数不胜数的,但科技瓶颈已经暴露;如果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那么中国的发展就难有质的飞跃,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战略育人才,以人才促富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战略支撑,推动了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为习近平创新创业观的提出奠定了现实基础。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创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关于促进我国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创新创业观的价值指向涉及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的内涵要求作为共同基底,以个体自由发展第一要旨,以社会稳定为核心要义,以创新驱动为强国要素,以美丽中国、共同富裕为愿景旨归,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战略新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实写照。

四、正确的价值逻辑: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中国大踏步前进

(一)自由价值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自由价值导向,实际上解决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和如何中国化的问题。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蕴涵,对于坚持习近平创新创业观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人要想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按照自主意愿、自我需要进行选择,那么社会就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劳动变成享受,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展;否则人得到的是相对的自由发展。创新与创业,既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方式与手段,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和谐价值导向: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价值导向,实际上解决的是社会分配的问题。公平正义是发展道路上的应有之义,不能把其看作简单的绝对平均主义。过去我们将国家经济发展质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简单挂钩,只想着快速把“蛋糕”做大了,才能不受人欺负。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原则没有变,如何将眼前的“蛋糕”做好、分好才是我们的现实难题。坚持习近平创新创业观,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有利于经济得到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为再分配环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促进公平正义增添了更有力的屏障,因创新而产生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科技价值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价值导向,实际上解决的是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问题。早在195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就指出,科学只有生根在国家和人民的现实需要中才能够繁荣滋长、开花结果[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科技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在高精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国际的重大成果,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充分说明了科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牢牢握住了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逆全球化”思潮正在涌动,中美贸易摩擦也呈现加剧态势,以华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5G、芯片领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打压,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缓解中美贸易摩擦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有助于中国提高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也对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四)绿色价值导向: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绿色价值导向,实际上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这既是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也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句话简单通俗地厘清了经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相统一,没有了金山银山,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但没有了绿水青山,我们将寸步难行。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注重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力求二者能够协调发展,以实现持续不断的创新,进而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办法、新思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丽”开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因此变得更加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的前进方向也变得更加明晰,真正告别了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种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导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现代化的内涵认识逐渐深化,也为美丽中国愿景的如期实现奠定基础。

(五)共富价值导向:促进充分就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共富价值导向,实际上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3]。创新和共同富裕,是贯穿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两大主题,创新能够帮助我们将已经做大的“蛋糕”做得更好,让国家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而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共同富裕,则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蛋糕”分得更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因此,两者都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稳定就业的前提之上。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动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以创业带就业。坚持创新为先,通过创新在未知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此开展新产业,创造新岗位,实现新就业,同时也要注重在已有领域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共同富裕的任务得到扎实有效推进[4]。

五、坚实的主体逻辑:历届领导集体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施政的实践经历

我们既要承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同时也不能忽视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一个领导集体如果没有核心,就极易在重大决策上迷失了方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重大国际斗争中、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袖、人民的领袖[5]。梁家河的黄土地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七年的知青生活,让习近平对“为人民服务”有了切身的体会。大学毕业后,习近平选择了从最基层做起,他长年扎根基层,对国情有着深刻的了解,从一名县委副书记到市委书记再到省委书记,最后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却是为民服务的初心。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施政的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创业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医药事业的贡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政党政治思想探析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