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分析

2023-04-05刘成燕

江西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刘成燕

(泸定县冷碛镇综合服务站,四川 甘孜 6261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钢筋水泥砌成的高楼大厦及道路占据了土地的绝大部分,留给自然的土地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建设在发展的同时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本文以四川省泸定地区贡嘎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

1.1 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丰富

林业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仅贡嘎自然保护区就存有植物379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独叶草、高寒水韭、玉龙蕨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岷江柏木、扇蕨、金荞麦等11种,还有特有植物垂茎异黄精。野生动植物都有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政策,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大了保护力度,以此减少破坏行为,同时,借助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干预,营造出一个适合野生动植物长期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人工授粉、人工受孕等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使得生态环境良性运转,给野生动植物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这些政策的保护下,野生动植物受到有力的保护,加之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野生动植物得以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生存、繁衍、发展,使得野生动植物长期保持稳定的生长态势。

1.2 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就是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森林可以对人工生产出来的灰尘进行吸收,保证空气的清新,同时又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空气远远好于人类的生活区。同时,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还有湿地,湿地的存在使得保护区水源充足且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在调节气候方面也具有极大作用,对附近地区的气候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贡嘎自然保护区内气候变化较大,每年6月-10月为雨季,11月-翌年5月为旱季,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夏季云量大,日温差也大,在海拔6000米以上气温可达-20℃。旱季天气晴朗,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还要温和,一年里气温最高的月份是4、5月。然而,不少人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就以山洪、干旱等形式回报给人类。人与自然之间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自然也会以同等的保护馈赠给人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 当下林业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问题

2.1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大大增加,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建设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极大的冲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以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自古以来,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深深扎根,人们在满足自身温饱的同时忽略了动植物终有一天也会消亡这一事实,这也就是当今世界对某些植物和动物划分一级或者二级保护种类的原因。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2],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中,要合理利用其中的联系,借助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的发展,避免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

2.2 管理人员的缺少及管理能力的不足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林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动植物保护工作经验。然而由于近些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越来越多,保护区的划分范围变大,工作范围增大,更具复杂性,使得管理工作出现缺口。面对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许多工作人员力不从心,并不能将工作做好,加之工作人员对于林业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所遗漏,造成了林业保护区工作存在许多不足,并不能真正地保护野生动植物。

3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

3.1 合理配置有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

由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量较大,随着近年来林业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占地面积也在逐年增大,因而更应该重视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在保护区内配备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共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确保野生动植物可以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3]。因此,要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应急能力。在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中,制定一套应急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使工作人员能不慌不忙地解决突发状况。据科学家分析,野生动植物除了会遭到人为破坏之外,还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气温的突然变化以及降水量的变化,会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因此,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熟悉并掌握不同动植物的习惯及生存特点,了解相对应的急救方法,以此来保证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减少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宣传,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使得工作人员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定期监督和考查,采用公开的招聘方法,吸引更为专业的人员加入,在保护区内建立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

3.2 优化保护区环境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虽然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但对于人类而言却是异常的危险,例如四川泸定地区的贡嘎自然保护区,位于贡嘎山之上,常年被冰雪覆盖,且峭壁围绕,山脊狭窄如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大多在70度之上,而且其高度落差极大。海拔差距大、天气的多变和路线的陡峭,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与社会各方的帮助,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合理对保护区内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在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加强通信设施建设,增强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保护区内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自然保护区存在许多种类的树木,很容易发生火灾,因此自然保护区内还要强化防火工作,当火灾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的只有林内工作人员以及消防救援队,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火灾抢救方案,组建一支训练有素、行动及时的灭火团队,严格规范其行为举止,明令禁止在保护区内出现明火、烟头等物品或者抽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为。在保护区内设立相关标语进行宣传,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严格监督进入保护区的人们,并对违反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另外,由于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还应改善工作人员的待遇,优化福利,确保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设备齐全,让工作人员能够对保护区产生归属感,提升工作人员的幸福感,以便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

4 结束语

对于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动植物保护的行为,不仅需要依靠保护区来进行,更需要全社会全人类一起进行保护。相关部门应宣传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义,让人们了解当下自然环境状况,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同时,还应随时关注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一支强大有序的自然保护区工作团队,在自然保护区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带动全民加入到自然保护工作中去,借助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平衡,推动自然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动植物新视界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有趣的动植物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