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2023-04-05李莹

江西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农业害虫

李莹

(大连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600)

生态农业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生产出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产品。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落实,旨在推广物理保护、生物保护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对植物生长的监控和管理,这种建立在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之上的手段,对农业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 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想要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其他方面进行创新。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对土地和周围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威胁到了人体健康安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理念不断落实的过程中,创新发展新的植物保护技术,落实物理、生物植物保护技术,尽可能减少化学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 植物保护技术应用的落实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种植技术进行创新,还需要对植物保护技术展开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植物保护工作专业化程度,切实强化植物保护服务水平,切实加大补贴力度,让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明确农业生态发展的目标责任,切实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让植物保护技术得到真正的应用。

2.1 打造多元化的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模式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很多农户对植物保护技术的了解程度较低,接受度较差,生态农业发展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时期,在推广植物保护技术的过程中要借助不同的平台,要尽可能运用不同方式。比如地方农业部门可采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农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使用方式。农业部门、科研人员在创新技术的同时,也要积极和农户展开交流,以此让安全、高效的植物保护新技术被更多农户接受并应用。还可以建立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试点,农户在实际应用时可参考试点的数据,调整应用方案,也可以在试点亲身体验植物保护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势,强化推广效果。另外,在农村地区设置广播站、宣传板,定期推送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要点,也是比较有效的推广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过这些渠道为农户答疑解惑。

2.2 科学地推广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

在进行植物保护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农户的植物保护需求,必要时可以利用高清地图+AI识别的方式,实现高效的田地植物保护工作,打造出针对性的植物保护模式,切实发挥出植物保护工作的作用,农户亦能清晰地了解到植物保护工作效果。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想要实现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就要打造出生态化的植物保护工作模式,加速地区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出地区优势。现如今,很多农业大省都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推广农产品植物保护技术,以期在打造绿色农业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些农村地区而言,想要让植物保护新技术更好地落实,就要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植物保护方式,从总结分析自身的区位优势开始,结合以往的数据信息,科学化推广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2.3 专业地推广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

人才培养工作是现阶段农业工作的重点,想要实现专业化的推广,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工作人员更好地和农户进行沟通,为现代化、生态化农业发展助力。工作人员要为农户提供完善的植物保护工作方案,确保植物保护新技术发挥出最大作用。对于一些植物保护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进行操作指导,为了让农户在短时间内了解植物保护机械设备的具体应用效果,可以开展小型培训会,让农户在操作中对设备的实际作业效率产生真切的感受。另外,可在农业生态部门中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工作,为创新植物保护技术奠定基础。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要根据具体的生态发展需求展开针对性、指向性的植物保护工作,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切实加大管控力度,让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落实。

3 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3.1 三诱技术手段的应用

三诱技术作为最新推出的一种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植物正常生长,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负面影响,符合当下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三诱技术分别指的是光诱、性诱、色诱技术,这三种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突出,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1.1 光诱技术

光诱技术基于害虫本身的趋光性特点,吸引昆虫聚集在灯光附近,然后对昆虫进行捕杀,不仅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能避免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配合其他植物保护技术一起应用,防治效果更好。光诱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扑杀害虫效果突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是最近提出的生态防治技术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种[1]。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例,这一设备在诸多地区都得到了应用,相比其他防治手段,其性价比较高,配合现代化农业生态建设效果突出,可从侧面助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连金普新区农业生态园区投入了大量的黑光灯,让捕杀的害虫成为禽鱼饲料,灭虫率达到了90%,在农业生态化建设过程中,该技术应用效果突出,而且符合环保需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大连当地的气象条件,分析灯光诱虫效率,配合使用其他科学化的防治手段,全面助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3.1.2 性诱技术

性诱技术基于害虫本身的性状特征进行引诱,通过抑制害虫之间的交配需求,降低下一代繁殖数量,这种技术在抑制害虫产卵方面效果突出,极大地减少了农户的工作量,近几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性诱技术在促进农作物产量提升方面也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性诱技术中的性诱剂能够模拟害虫的性信息,借助诱芯释放,阻止害虫产卵,不会伤害到植物,也不会伤害到益虫,可以和植物保护技术进行配合,切实提高害虫防治效果。以斜纹夜蛾防治为例,大连金普新区农业生态园区的露地大白菜和苹果一直深受斜纹夜蛾的危害,而在投入性诱剂后,每个周期可以消灭350~400只成虫,极大地减少了农药投放量,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保障。在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农户也会更加主动地应用这些植物保护技术。另外,樱桃是大连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害虫的侵扰。根据大连地区试点的开展情况来看,在樱桃生态种植园内开展了绿盲蝽扑杀工作,利用性诱技术对樱桃生态园区的绿盲蝽实施诱捕,将诱捕器悬挂在1.5 m的树上,叶芽防效为65.33%,幼果防效为75.00%,效果格外突出,而且最大程度维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近几年,大连地区先后召开了多次性诱剂项目交流会议,对该项技术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性诱剂投入使用后,农药、杀虫剂等使用量大幅度下降,果蔬的农药残留量也随之降低,以当地的苹果种植园区的收获情况来看,平均每亩增产450公斤左右,果农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1.3 色诱技术

色诱技术建立在害虫对色彩的趋向性基础上,根据不同害虫的趋色性特点,在生态园区内布置不同的粘虫色板,从而诱杀害虫。这种诱杀方式省时省力,作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理防治技术,配合其他植物保护技术,可以让生态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农业发展。色诱技术在大连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应用农药相比,色诱技术的成本低,还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色诱技术时需要借助不同的色板吸引不同的害虫,要考虑到害虫对具体色彩的趋向性展开分析。以大连地区为例,在大连的农业生产中,利用阻隔式色诱技术对樱桃园内的金龟子进行针对性诱杀,应用绿色粘虫板诱杀小菜蛾成虫。与此同时,在生态农业种植区域制作不同的色彩粘虫板,让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更好落实。现如今,色诱技术在大连很多农业区域得到广泛应用。以黄曲条跳甲为例,其在大连地区有着广泛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露地大白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处理。但在色诱技术投入后,极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低成本完成了病虫害防控工作,为增产提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3.2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新时期,植物保护技术快速发展,在病虫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大连地区根据当地农作物情况建立了植物数据库,对植物病虫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配合无人机进行系统的优化管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病虫害,第一时间展开预防处理,让防控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为农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切实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益,满足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4]。从目前来看,农业数据库建设工作还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是针对农作物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确保信息资源最大化。比如根据数据库已有数据可以对一些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及早落实相应的防治处理,进一步强化防治效果。另外,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在提出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这些技术得到有效应用,数据库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发展态势进行跟踪,尽可能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另外,想要让信息技术得到落实,就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农户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除了防控工作之外,信息技术在控制化学农药应用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配合信息设备、传感器建立监测点和预报系统,让化学农药在施放过程中得到系统的控制,确保实施效果,设计出科学的应用模式,让生态农业得到健康发展。信息技术投入在监控天气、温度、环境、湿度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田间种植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是新时期推广落实的植物保护辅助技术。

3.3 机械技术手段应用

在大连生态农业发展中对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优化,即借助飞机实现了药剂喷洒,利用一架“运五B型”飞机对董家沟、金石滩街道的山林实施飞机防治超低剂量喷雾,在飞机喷雾作业下,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扑杀。从这一案例中不难看出,大连地区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同时,在大连地区还有很多农户应用了无人机这一技术手段,近几年来,无人机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防治效果突出、防治效率较高等优势。不仅如此,借助无人机进行巡防也可以更好地发现病虫害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处理。除了无人机之外,还推出了自走式打药机,实现了高效率植物保护作业。大连地区要积极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大植物保护机械研发力度,同时鼓励合作发展,不断提高植物保护工作效果,让植物保护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5]。

3.4 常规技术手段的应用

防虫网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作为物理防虫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农作物受到的负面影响,在病虫害前进路线上设置防虫网,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在控制炭疽病、软腐病等病害上效果较好。目前常用高密度聚乙烯(PE)制成的防虫网,有条件的地区会使用30目以上的防虫网,确保防虫效果。除了防虫网之外,大连地区还推出了一些生物防治技术,针对不同农作物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总之,大连地区的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相对复杂,不仅需要考虑到农作物本身,还需要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展开完善的处理工作,落实具体可行的技术措施。

4 总结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落实可以让农作物产量得到提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农户需要承受的种植风险。将植物保护新技术和农机技术相配合,对农业的整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未来需要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对植物保护技术进行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害虫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