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间玉米病害防治与种植技术应用

2023-04-05王健伟

江西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粉剂可湿性病害

王健伟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202)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在食品加工行业也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各地区必须重视玉米的种植生产。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较为落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针对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实现对玉米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对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营养价值较高,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玉米不仅是一种高产粮食作物,更是畜牧业和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以及食品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化工业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也比较高,各地农户的玉米种植积极性也较高。就我国的玉米种植情况来看,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较明显,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使得各个玉米品种具备不同的优势,商品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调查得知,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较广,每年的产值为310亿元以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各地在种植技术上的开发应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思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的玉米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户的种植意识比较落后,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经验主义比较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在玉米种植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播种方式不够合理,传统的人工播种方式很难控制好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而且播种深度也不够统一;二是品种选择不合理,当前市场上的玉米品种比较多,农户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而是片面地选择市场上销量最好的品种,从而出现了玉米品种与当地生长条件不相适应的情况[1];三是病虫害防治中存在诸多误区,比如农药购买渠道不正规、盲目使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等,不仅达不到防治效果,还会给玉米植株造成损害。由此可见,当前的玉米种植还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玉米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同时还需要重视防治玉米病害,了解其危害以及发生原因等,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2 田间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1 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该病菌主要会危害玉米的茎、叶、雄花序、果穗等部位,并在其上形成鸡蛋或拳头大小的病瘤,如果是雄穗的花染病则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数个聚成一堆。受到病菌侵染的玉米植株大多会变得扭曲、矮小,早发病的植株果穗少而小,甚至不结穗,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病害。

据调查,导致玉米瘤黑粉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比如在施肥的时候使用的氮肥超量,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玉米等。针对该病的防治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施肥管理,种植户应该结合玉米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减少该病的发生;二是要在玉米种植区域实行定期轮种的方法,做好地块管理,及时清除杂草;三是可以使用药剂防治,比如在处理种子环节时使用50%福美双、25%三陛酮等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戊唑醇进行拌种,从而起到预防玉米瘤黑粉病的作用,还有就是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从而有效地减轻瘤黑粉病的再次侵染;四是要注意防治玉米螟,玉米螟的发生也会诱发玉米瘤黑粉病,因此还要及时防治玉米螟[2]。

2.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等部位,其中叶片受到的影响较大,可以观察到受到该病害侵染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还会沿着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叶片也会逐渐枯死,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枯萎坏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病害蔓延,而且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会导致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针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是要优选良种,应该选择抗病性能好的品种,如京早1号、北大1236、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等品种,这些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均有良好的抵抗能力;二是要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及时去除杂草,控制好田间的湿度,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应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从而不断提高玉米植株的长势,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三是要加强药剂防治,可以选择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经过500倍稀释后使用,每间隔1周左右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从而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如果发现病发情况还应该及时将病叶摘除,然后及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从而降低大斑病对玉米植株造成的不利影响[3]。

2.3 玉米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主要危害玉米穗子,受到侵染的玉米穗子不吐花丝且穗子短小,随着病情的发展,整个玉米穗子也会逐渐化成黑粉,玉米的生长速度也会下降。

该病的发生范围较广,在各个玉米产区均有病发案例,一般春播、早播、土壤偏干和冷凉山区发病重,而且玉米品种不同,对该病的抗性也有明显差异。针对该病的防治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育抗病品种,种植户应该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玉米品种,一般发病严重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来选用既抗大、小斑病,又抗黑穗病的杂交品种;二是要做好种子处理,可以使用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20%乳油进行拌种,从而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三是要做好土壤处理,考虑到该病为一种土传病害,因此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避免多年连作,比如可以选择豆类、薯类等其他农作物进行轮作[4]。

3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3.1 选地、整地

玉米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但是肥沃的土壤会进一步提高玉米的长势,因此在玉米种植中首先要做的是选好种植地块。结合玉米的生长习性可以得知,玉米喜温,同时需要较多水分,其根系比较长,肥沃厚实的土层更适合玉米植株的生长,因此应该选择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种植田地。再就是要做好整地工作,可以借助农业机械设备深翻土壤,敲碎结块的土层,提升土壤的透气性能,同时还应该施入足够的底肥,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选用农家肥,即选择动物粪便作为主要的基肥,农家肥需要通过堆积发酵灭除虫卵与病菌后再使用,从而全面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玉米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玉米有着较强的抗旱能力,在雨季玉米极易遭受涝害,种植户还要在田间挖掘排水沟,确保田间过剩水分能够及时排出田外。

3.2 科学选种

优选良种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种植户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要素选择抗病性能好、抗倒伏能力强等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品种,从而保证玉米的长势。目前不少种植户还存在盲目选种的问题,主要就是倾向于那些市场上销售价格高的品种,但是这样的品种不一定适合当地的种植要求,极易影响玉米产量。由此可见,必须要做好选种工作,为玉米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另一方面则是采用药剂拌种来预防地下病害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调配拌种溶液、浸泡、晒种及包衣等环节,其中拌种溶液包括沼液及磷酸二氢钾等,在使用溶液拌种后需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且晾晒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不能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下暴晒。拌种则是要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药剂,比如可以使用使用50%福美双、25%三唑酮等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戊陛醇进行拌种来预防玉米瘤黑粉病,或者是使用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20%乳油进行拌种来预防玉米黑穗病[5]。

3.4 播种

在玉米种植中,播种环节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户需要采用科学的播种技术。一是选取合适播种时间,结合玉米的生长习性可以得知土壤温度达到10℃更有利于出苗,因此种植户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以便为玉米营造一个良好的萌芽条件;二是采用机械化播种方式,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玉米的大面积播种作业,不仅能够降低人力劳动成本,还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玉米播种的质量;三是要注意播种时的天气情况,晴朗天气进行玉米的播种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的出芽率;四是要注意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密度与玉米的产量、抗倒伏性能、品质等息息相关,合理的密度能够确保玉米生长环境的通透性,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一旦植株种植过密则会导致玉米秆过细,而且玉米抗逆性能也会降低。由此可见,必须结合玉米的种植品种以及土壤的肥力情况选择科学的种植密度,有效控制好株距、行距,保证玉米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3.5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5.1 间苗、补苗

在玉米的出苗期,需要种植户观察田间的出苗情况。一旦发现缺苗的情况要及时采用带土移苗补栽的方式进行补苗。补苗的时候应该在阴雨天进行,并及时进行光改。还要做好间苗工作,一般在1~2片展开叶时进行间苗,在2~3片展开叶时进行定苗。

3.5.2 灌溉

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有着较高的需水量,在这一环节应该及时进行灌溉,但是也需要结合当地的降雨情况合理规划灌溉水量,以便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如果处于干旱时期,种植户要及时进行灌溉,确保土壤墒情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在灌溉过程中,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玉米生产情况合理地建设灌溉体系,比如规模较大的玉米产区可以采用滴灌的方式直接将水资源输送到玉米植株的根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5.3 施肥

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玉米的长势,提高玉米的抗病害能力,因此种植户应该结合玉米的生长需求给予充足的养分。一般来说,玉米生长过程中对钾、磷、氮等营养元素需求比较大,其中对氮元素的需求最大,其次是钾元素及磷元素,但是过量使用肥料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这就要求种植户能够按照地块的肥力条件以及玉米的生长阶段适当地补充肥料。玉米幼苗期对于水分与肥料的需求量较小,但是拔节期玉米生长速度变快,这一时期就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农家肥施用量为800~1000 kg/667 m2,复合肥施用量为30 kg/667 m2,磷肥施用量为25 kg/667 m2左右,可以采用喷施的方式来施肥。

3.5.4 除草

杂草的生长会与玉米争夺养分,而且还会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还需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在玉米的苗期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办法,避免除草药剂对玉米植株造成影响。如果种植规模较大,可以使用一些低毒、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种植户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用药,避免用药过多危害到玉米植株。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病害类型众多,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病害会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绝产,从而给种植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广大种植户树立科学种植意识,积极了解田间玉米病害的发生类型以及产生原因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损失。同时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要求进行,从而全面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帮助农户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除此以外,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也至关重要,基层部门应该充分掌握当地的玉米种植现状,并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进行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工作,从而为玉米先进种植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粉剂可湿性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