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惑、觉醒与光芒
——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自我成长之路

2023-03-22殷文朔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阿米尔风筝

殷文朔

(蚌埠工商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追风筝的人》 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在2003年出版的小说,奇妙、惊人的情节紧扣读者心弦,人物性格饱满,深受瞩目。 小说叙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发生在阿富汗和美国的故事。作品以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哈森的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因年少的阿米尔性格懦弱, 好耍诡计, 遇事逃避,导致哈森被人欺负,遭人误解,被迫离开阿米尔。对此,阿米尔内心深受煎熬。 阿米尔童年时的错误伦理道德选择,使自己内心愧疚、悔恨交加。 随着生活的变迁,他最终觉醒,在父亲的好友阿辛汗的召唤下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多年的内疚和悔恨促使他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道德选择, 最终完成了自我成长之路,实现了自我救赎。

一、自我成长的困惑

阿米尔和哈森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民族。 阿米尔是普什图族,属于逊尼派,代表着阿富汗的主体民族;而哈森是哈扎拉族,属于什叶派,是一个经常受到歧视的民族。 阿米尔和哈森出身于两个不同阶层和民族的家庭。 阿米尔是家中的少爷、主人,哈森是伺候他的仆人。 森严的等级观念从小就刻在阿米尔的心中,因此,少年时期的阿米尔不愿意向外人承认哈森是他的朋友。 阿米尔时常陷入困惑:一方面,哈森是一位听话、忠诚、勇敢的伙伴,陪着自己度过愉快的时光,阿米尔离不开他,对他有一定的依赖;另一方面,由于哈森的优点突出,阿米尔的父亲更加欣赏哈森,这激起阿米尔的妒忌,从心底抵触、排斥哈森。

(一)少年时的迷茫

喀布尔是阿米尔和哈森在阿富汗生活的故乡。阿米尔居住在最豪华的房屋中, 这可以说是喀布尔最美丽的建筑。 阿米尔童年时期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加上哈森的陪伴,他享受着快乐的童年。 哈森作为仆人,尽心尽力照顾阿米尔的生活,从未拒绝过阿米尔的任何要求。 他们经常在户外一起摘桑葚、胡桃,玩弹弓,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已经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另一半。“哈森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 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 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1]11。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就是亲兄弟, 亲情是无法拆散的,这也为后面哈森的身世埋下了伏笔。

阿米尔一边享受着友情的温暖, 一边又心存妒忌。因为阿米尔的父亲十分关爱哈森,甚至认为哈森比阿米尔更优秀。 孩子的天性都是希望父母关注自己,疼爱自己,受到独宠。阿米尔在母亲去世之后,希望父亲将全部的爱倾注在自己身上, 自然不愿意和哈森分享。哈森的父亲阿里是位和蔼的人,是阿米尔父亲的仆人,从小陪伴阿米尔的父亲成长。哈森因具有优良的品质经常受到阿米尔父亲的表扬。 阿米尔父亲更喜欢哈森的运动精神;而比起运动,阿米尔则擅长阅读、 写作。 尽管父亲帮阿米尔报名参加了球队,但阿米尔一点兴趣也没有,就连当观众都心不在焉。这是引起阿米尔和父亲关系疏远的因素之一:性格爱好不一样, 一文一武的反差使得他们之间很少有共同的话题。 “可他总是埋在书堆里,要不就在家里晃晃悠悠,好像梦游一般。 我可不是这个样子。 我看到邻居孩子推搡他,拿走他玩具,他从不反击,只是低下头。总是哈森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1]22-23。阿米尔听到父亲和阿辛汗这样的谈话,内心失落,感到自己在父亲的眼中不如哈森重要。 阿米尔对自己父亲的话语十分困惑:自己才是父亲的亲生孩子,为什么父亲不能多关爱自己?哈森的勇敢、忠诚深得阿米尔父亲的喜爱,他能清楚地记着哈森的生日,每次都会给哈森送生日礼物。 哈森代表着阿富汗人积极向上的面孔:“骨架瘦小,理着平头,耳朵长得较低,那中国娃娃似的脸,那永远燃着微笑的兔唇。 ”[1]25哈森性格乐观、开朗,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和身体缺陷而自卑,他总会尽心完成自己的工作。阿米尔父亲送给哈森的另一件“礼物”——安排医生为哈森做治疗兔唇的手术让阿米尔嫉妒发狂。“我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怜悯。太不公平了,哈森什么都没干,就得到爸爸的爱护,他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 ”[1]46阿米尔嫉妒哈森得到父亲的关爱, 十分困惑父亲为什么对哈森的感情这么深厚。

(二)少年时的背叛

家庭出身的不同、民族的差异、父亲的偏爱等因素强化了阿米尔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哈森对于他情同手足;另一方面,阿米尔内心想独占父爱,排斥哈森。阿米尔和哈森的关系在放风筝大赛后逐渐改变,阿米尔也由此走上了错误的伦理道德之路。

阿富汗的风俗活动之一是在冬季举办放风筝大赛。喀布尔的各个地区都会在冬季举办风筝比赛。斗风筝犹如上战场,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会诞生一位冠军。阿米尔为了赢得父亲的欢心和称赞,拼尽全力参加比赛,在哈森的帮助下赢得了冠军。对于赢得比赛的人来说, 最大的奖励就是找到击落的最后一只风筝,因此哈森高兴地去捡风筝。 对于哈森来说,为主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 正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森代表的哈扎拉族人民时常受到主体民族的霸凌,“普什图人把对哈扎拉人的排斥、奴役和压榨当作是理所当然。当这种过度膨胀的民族优越观念和宗族等级观念走向极端的时候,就出现种族灭绝和屠杀的行为”[2]。 哈森在去追逐战利品风筝的路上, 被阿塞夫一伙流氓欺负、奸辱。而此刻的阿米尔在不远处看到了哈森被凌辱的整个过程,内心惶恐、胆小懦弱的他最终并没有去解救哈森,而是匆忙逃回了家。阿米尔认为哈森遭到屈辱是应该的,“为了赢回爸爸, 也许哈森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 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1]77此时的阿米尔内心既充满恐惧,又充满窃喜。哈森在受到欺辱之后,仍然为阿米尔带回了战利品——风筝。 哈森的忠诚是用自尊和行动换来的。哈森对阿米尔一点怨恨都没有,即使他知道阿米尔当时在现场,却没有出手相救。 在哈森的心里,阿米尔是他需要守护和爱护的主人,“为你, 千千万万遍”。而为了获得父亲全部的爱,阿米尔嫉妒哈森,选择逃避,没有帮助哈森。 卡勒德·胡赛尼在接受访谈时说:“最终都是爱使人物走出孤立, 爱给他们超越自身局限的力量,爱暴露了他们脆弱,爱使他们做出自我牺牲。 ”[3]

风筝大赛之后,阿米尔心存芥蒂,总是想逃避现实,躲避哈森,不再和他一起游玩,也不愿意像之前那样读故事给哈森听。 哈森对阿米尔少爷的行为不理解,还愿意主动道歉,希望阿米尔原谅他。 面对忠诚、善良的哈森,阿米尔此时处在道德的折磨期。“在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 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激发了阿米尔对自己伦理身份认同的渴望,而来自学校、社会的民族阶级伦理观则帮助他完成了心理铺垫”[4]。为了远离哈森,为了得到父亲全部的关爱,阿米尔希望父亲辞退哈森和阿里,但遭到父亲的反对,受到父亲的责骂。此后,阿米尔明显地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态度更加冷淡了, 内心受到煎熬的他再次构思阴谋诡计,希望逼走哈森和他的父亲。 阿米尔12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送给了他珍贵的手表,而他用手表当作赃物陷害哈森是小偷。面对阿米尔父亲的问责,哈森主动承认了盗窃行为。 阿米尔心存恨意却又怀有感激之情,他希望借此赶走哈森。但阿米尔的父亲不相信哈森会做这样的事情,并没有怪罪哈森,只是让他知错就改。 阿米尔对此不满,认为父亲偏爱哈森。 哈森的父亲阿里感觉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威胁, 决定带哈森离开。哈森的离开,让阿米尔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嫉妒,但是并没有彻底根除。

哈森离开了, 阿米尔还是那个无助又懦弱的孩子,他选择错误的伦理道德,设计逼走了哈森,内心备受煎熬。为了父爱,他丢失了自己的良心。“我终于得到了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是,现在我得到了,却觉得十分空虚,跟这个我在里面摇晃双腿的游泳池一样”[1]84。 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此时的阿米尔天良缺失,不知感恩哈森的忠诚,嫉妒使他像恶魔般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文学伦理学认为,“在人的身上共存着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 人性因子即伦理意识,能够促使人分辨善恶的意识;而兽性因子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本能的残留”[5]。阿米尔的错误选择,是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形成的。阿米尔对朋友的背叛, 为他觉醒后的伦理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自我成长中的觉醒

觉醒有一个过程。 阿米尔从年少到成年经历了很多事情,遇到过很多对其产生影响力的人。在阿富汗遭到苏联的入侵之后, 阿米尔跟随父亲来到了美国居住。 跨国文化的差异、特殊时期的经历、自我成长的历练,使阿米尔的内心逐渐觉醒,慢慢认识到年少时犯的错误,踏上了自我成长之路。

(一)跨国文化的醒悟

阿米尔跟随父亲来到了美国, 希望从此摆脱在阿富汗受到的困惑、痛苦。然而,在美国,他们仍然没有脱离阿富汗的文化和同胞。对阿米尔来说,美国是个埋藏过去的地方, 可以把心中不光明的秘密永远掩盖。但是,身为阿富汗人,他即使居住在美国,感受到美好的美国生活,却思念着故土。阿米尔的父亲来到美国之后找的第一份工作, 就是在阿富汗人经营的加油站里帮忙。 父亲为了庆祝阿米尔高中毕业选择的酒店也是阿富汗人开的。此外,阿米尔和父亲还会经常光顾圣何塞的阿富汗跳蚤市场。 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也难以忘怀故土乡情。阿米尔本想着远离故土开始新的生活,却始终没有与阿富汗脱离关系,自己娶的妻子也是阿富汗人。因此,阿米尔面对两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差异,总会内心感慨。 故土的遭遇并不是能通过换一个居住环境就能抛到脑后的, 故土的情怀也并不会因为他国的美好而被忘却。 阿米尔少年时期的困惑逐渐觉醒, 他认识到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差异,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用逃避的方式解决隐藏在内心的问题。

(二)伦理道德的觉醒

“觉悟原指一种对佛教教义真谛的领悟,后来人们用它来表述人的精神世界由迷惑变得明朗, 然后由模糊开始清晰的状态,它牵引着人们的思想,使之达到另一种状态”[6]。 阿米尔在美国成年,领略了两国的风土人情, 逐渐明白了内心的想法。 父亲去世后,拉辛汗联系上了阿米尔,告诉了他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哈森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阿米尔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总是关爱哈森,为什么哈森当年离开时父亲那么伤心。 亲情的纽带不易割断, 阿米尔回忆起年少时期哈森愿意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陪他游玩、照顾起居、一起放风筝、追逐风筝战利品等——“为你,千千万万遍”。 拉辛汗在离世前, 告诉了阿米尔这些年哈森的生活经历——艰苦却乐观地生活。然而塔利班的夺权,致使哈扎拉族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哈森也失去了生命。阿米尔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悔恨和内疚。 那个为了他可以做任何事情的亲兄弟永久地离开了, 而他却没来得及说句抱歉。 阿米尔的内心彻底觉醒, 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生活的波澜。阿米尔不再考虑等级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承认索拉博(哈森的儿子)是自己的亲侄子,并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岳父、岳母,不再担心别人对他的异样看法。 阿米尔希望承担起职责,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去阿富汗寻找索拉博,开启自我救赎之路。

三、自我成长的光芒

年少时的困惑、迷茫、懦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阿米尔选择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弥补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拉辛汗的话语激励了阿米尔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实现自我救赎与成长。

(一)道德品质的升华

阿米尔正视自己的错误,踏上回归故土的路途,去寻找世上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索拉博。然而,寻找索拉博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 被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到处充满着枪声, 城乡满目疮痍。 在友人的帮助下,阿米尔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恤孤院,但是被告知索拉博已经被塔利班带走了。 阿米尔内心彷徨、失落,但没有灰心,继续寻找索拉博的下落。最后,阿米尔发现阿塞夫这个曾经奸辱过哈森的坏蛋带走了索拉博。阿米尔为自己曾没有勇气帮助哈森而内疚,此时的阿米尔再也不懦弱无能了。 阿米尔与阿塞夫进行了一场斗争。尽管力量悬殊,阿米尔在索拉博的协助下击败了阿塞夫。面对伦理选择,阿米尔勇敢地站出来,营救自己的亲人,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尽管身受阿塞夫的捶打,阿米尔还是开心地笑了,他的笑声发自内心——他终于与过去懦弱的自己告别了,他敢于承担责任,保护自己的亲人,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只知逃避的胆小鬼了。

(二)亲情的救赎

亲情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索拉博在宾馆自杀的情景,让阿米尔触目惊心。 他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照顾好索拉博, 他认为这是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曾经愧对于哈森的忠诚,他现在必须承担照顾哈森儿子的责任。亲情的光芒照射在索拉博身上,让他学会了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在小说的结尾,阿米尔和索拉博一起去放风筝。也想起哈森为自己可以去做任何事情, 现在的阿米尔也想为索拉博做任何事情,“为你, 千千万万遍”。哈森对阿米尔的忠心唤醒了阿米尔的良心, 让他走上了自我成长之路,实现了自我救赎。经历过世事变迁、亲人离世的阿米尔焕发了善良和勇气。

四、结语

卡勒德·胡赛尼通过《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讲述了阿富汗战乱时期主人公阿米尔从少年到成年经历的困惑与觉醒,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的故事。阿米尔经历了伦理道德的摇曳期、折磨期,最后通过自我觉醒,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完成了自我救赎。 卡勒德·胡赛尼通过描述阿米尔在面对困难、友情、亲情时所做出的伦理选择,阐释了人性善与恶的转化,实现了文学的教诲功能。 正如李继宏所言:“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 无论它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勇敢地追。 ”[1]362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阿米尔风筝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不一样的风筝
学做风筝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