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校生述情障碍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探究

2023-03-16陈书帆

法制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警校敌意攻击行为

陈书帆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法机构。警察依靠法律和政策意识的表达来发挥作用,依靠自身的暴力力量来打击反国家、反社会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但警察过度、违法地使用攻击性的行为屡见不鲜。述情障碍患者获得情感信息的能力有限,缺乏识别和解读情感信号的能力,在情感信息的编码、加工和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模糊情境中容易产生较高的敌意水平[1]和共情能力不足[2]等问题。警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警务化管理的特殊环境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危机和问题行为,而长时间、高频率的攻击性训练也会提高其参与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本研究从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探索,了解现阶段警校生攻击性行为状况,通过探索警校生的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与警校生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寻求减少警校生群体的攻击性行为,为未来公安工作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概念及相关关系

(一)概念

国外对攻击性行为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Dodge将攻击行为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主动攻击者有明确的目的,在攻击前经过周密的计划,并对攻击的结果有一个比较积极的预期,主动攻击者会因为目标的实现而感到高兴[3];反应性攻击是个体在面对挑衅时被动参与,表现为愤怒或失控[4]。

述情障碍指缺乏言语识别的运用和情感的描绘,缺乏幻想,只有务实的思维方式。情绪识别困难是指个体在识别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时所遇到的困难。情绪描述困难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情绪状态、不能正确表达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僵硬等。外向型思维是指个体较少关注内心感受,缺乏幻想,拘泥于日常生活的细节[5]。

Crick认为当情境模糊时,个体对模糊情境给予更多的敌意归因[6]。

(二)相关关系

情绪是引导、控制和调节行为的重要信息来源。个体对自己情绪的了解有助于采取有效的社会适应来调节情绪和行为[7]。在情绪意识、认知缺陷和攻击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8]。Jasinski发现高攻击者更有可能对模棱两可的情况给出敌意的解释[9]。述情障碍个体的这些特征可能会限制或破坏人际关系,使他们暴露于各种人际问题,增加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10]。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Z警察学院的600名警校生,回收有效问卷541份,其中男性374人,女性167人;学生干部277人,非学生干部264人;独生子女320人,非独生子女221人。

(二)研究工具

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共20道题,采用5级评分,1~5:很不同意—很同意。得分越高,述情障碍越严重。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1~0.737,克隆巴赫系数为0.83,信度较高。

2.词句联想范式,采用6级评分,1~6:完全不相关—完全相关。敌意归因偏差分量表共16道题,此问卷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3.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共20题,采用6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攻击水平越高。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5 和 0.939。

(三)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中介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警校生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和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情况

警校生的整体述情障碍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88±0.66),其中外向型思维最高(1.29±0.24),情感描述困难最低(0.60±0.19);警校生的敌意归因偏差均分处于偏高水平(3.72±0.84)。警校生的攻击性行为总体较高(3.84±0.84),其中反应性攻击行为最高(2.24±0.49)。见表 1。

表1 警校生述情障碍情况分布情况

(二)警校生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和攻击性行为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警校生述情障碍行为和攻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述情障碍上,除情感识别困难外,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3、0.04、0.003)。在攻击行为方面,男女大学生在主动攻击和攻击行为总分上有显著差异(P=0.031、0.002)。情感描述困难在大四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情感识别困难在是否班级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敌意归因偏差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2)。不同文化程度父母亲在外向性和反应性攻击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0.041)。小学的受教育程度得分大多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每周训练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每周训练时间少于5小时的警校生更容易出现主动攻击行为。

(三)警校生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分析

警校生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与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见表2。

表2 述情障碍、敌意归因偏差、攻击性行为相关系数(n=541)

(四)警校生敌意归因偏差在述情障碍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结果表明,述情障碍对攻击行为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7,t=4.12,p < 0.01),述情障碍对敌意归因偏差有显著影响(β=0.22,t=5.13,p<0.01),中介变量敌意归因偏差对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β=0.66,t=14.33,p < 0.01),敌意归因偏差在述情障碍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0.076)和中间效应(0.144)分别占总效应(0.219)的 38.88% 和 61.12%。结果表明,述情障碍不仅能直接预测攻击行为,而且还能通过敌意归因偏差的中介作用预测攻击行为。见表3和表4。

表3 敌意归因偏差的中介模型检验

表4 总效应、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分解表

四、分析与讨论

警校生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31.1%,存在述情障碍倾向的有40.9%。警校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彼此情感交流的机会。警校生训练时间越少,情绪难以宣泄。同时,长期的训练使警校生处于一个高压且紧绷的状态,当情境不明确时,易将某些行为信号解释为敌意归因。警校生的反应性攻击行为得分最高,男性得分高于女性。男性的攻击性行为多是由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如男性的荷尔蒙分泌量高于女性等,这也可能与我们的社会文化一般认为男性应该是勇敢的、积极的、直率的有关。警校生的述情障碍越高,敌意归因偏向越高,攻击性行为越多。对于述情障碍,由于他们获取情绪信息的能力有限,缺乏识别和描述情绪信号的能力,通常会有较高的敌意和较低的共情,使他们面临各种人际问题。在模糊情境中,述情障碍更容易做出敌对归因,从而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五、启示与建议

(一)培养警校生情绪情感技能

首先,打造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老师与来访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可加入社会支持系统;其次,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结合网安专业开设“网络心声协会”,向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帮助公安院校学生了解情感和情绪的相关知识;最后,加强公安院校的文化建设,举办体育比赛等文娱活动,促进警校生的情感表达。

(二)改善敌意归因偏差

教师和队长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尊重关心他人,以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差异。引导学生学会共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警务化管理固定化了生活方式,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地图。要注意警校生的认知发展,检测到学生的敌对、悲观等认知倾向,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三)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应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及时了解具体情况,鼓励个人反思和发展他们的责任感。定期举行圆桌会议、调解和座谈会以及同行评审团,以减少攻击性行为。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认知过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我调节过程中,要通过日常的锻炼,培养他们的耐心、行事的稳重和培养控制冲动的能力,为将来的警察工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警校敌意攻击行为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跟踪导练(二)(6)
西藏警校技战术“一体化”教育训练模式创新研究
网络中的敌意宣泄
中日警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