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03-15代玲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构建高中语文

代玲俐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阅读素养在语文素养中的体现。而群文阅读正是实现新课标阅读要求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相比较于传统的单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教师不能再简单地局限在对单篇课文的文体、内容、主题思想等的精雕细琢,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具备将语文阅读教材进行整合并确立多层次教学目标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探讨并提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并结合教学实例,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阅读教学实践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构建;单篇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语文群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推进群文阅读的教学进程,达到理想的成果,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技巧,具备明确阅读议题、建立群文联结、精准判断并把握精读篇幅与略读篇幅的区别教学的能力,注意把握群文阅读的多元化、多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更系统地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督促学生多元化学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带领学生整合材料、筛选材料、分析材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学习课文知识,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合材料、筛选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把握分析主次的能力,学会总揽全局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不仅能主动学习,还能主动学好,日积月累,逐渐具备主动摄取多元化学习资料的能力和决心,把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进教师前进步伐

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整理归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等要求也更高。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师要不断做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长此以往,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会成为不断激励教师前进的动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在新的阶段成为更合格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丰富语文课程资源,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课程资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条件。虽然教材是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但其所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补充课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成效。同时,学生围绕群文主题进行阅读、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把握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设置疑难,引发阅读思考

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难,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思考状态,通过一步步解答疑难,推进学习进程,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自我阅读,自我设置疑难,进而才能引导学生自我剖析、交流、最后疏通疑难,达到理解文章、掌握教师所教知识与所传授的阅读技能,并合理应用到日后的阅读学习中。

语文高一上册第六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教师可以在掌握单元内容,把握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巧妙设置疑难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教师通过教学的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如《劝学》一文中,“劝学”意为勉励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荀子是怎么展开这一观点的,为什么说学习很重要呢?随后学生便可带着思考展开阅读,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自检,探究文章内容。又如,“《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都是围绕‘学习来论述的,那么两篇文章在论述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强调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随后学生便可通过学习、梳理两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劝学》侧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强调积累、坚持、专心的学习方法;《师说》侧重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从师、解惑的学习方法。

如此,学生既可以掌握课文内容释义,又可以学习作者想要传达的学习道理。此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紧握“创设疑难,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秘方,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并围绕“学习之道”,展开对《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阐述学习的意义、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启迪。

(二)精选阅读议题,把握教学核心

群文阅读是围绕着议题选择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达成理解共识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议题是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整体把握阅读议题的几个共有特征,所选定的议题内容一定要具有可讨论性,同时注意可供讨论的内容的空间一定要广,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审视所选议题是否具有统摄性,即是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所选定的议题,指向一定要明确,要让学生看到这个议题就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这节课上要做些什么,教师选择教学议题,要保证不能拟一些模棱两可、指向模糊的议题,如此方能精准把握教学核心。

在进行高一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浏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作品主题:《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是报道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是倡导践行工匠精神;《芣苢》《插秧歌》是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而确定阅读议题为“中国当代劳动者的风采”。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劳动的伟大意义,感受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如根据阅读议题,让学生将两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进行对比,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把握文章结构。引导学生从通讯标题入手:“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和“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分析通讯标题的特点,并分析它们的关联性:作者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的,小标题顺序不能打乱。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以小标题为抓手,深入理解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

如此,教师通过精选阅读议题,充分把握群文教学的核心与技巧,精准达成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学生掌握从文章的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等几方面入手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能够鉴赏文章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反差手法;体会人物通讯理性和感性结合的特点;理解人物通讯中劳动模范精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学生通过所学关于新闻事实的写作、阅读技巧,获得选材、组材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奠定本单元其他文章的教学基础。

(三)创设生活情境,增加阅读趣味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文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寓于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中,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能够体会生活,体味人世百态。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高二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單元的选文,有的讲述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事件,反映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有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还有的表现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伟大斗争,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教师总揽群文后可以以单元的主题导入:“中华泱泱之大国,几千年灿烂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不断尝试探索,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到1949新中国成立,到如今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多少革命先烈,历史伟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出一片太平盛世。” 将单元主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借此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实际,回忆历史时间线,如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演讲词,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毛泽东主席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路边摸索边改正,边战争边前进的辛苦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对历史的反思与未来的展望阅读文章,总结全文:本文旨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如此,教师便以单元主要议题为联结,以历史实际为线索,创设了一个历史情境,增加了阅读趣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建立文本联结,推进群文阅读

随着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愈来愈深刻、透彻。因此,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分析文本、掌握文本,建立起文本之间的联结,以共同处、类似点为中心,推进群文阅读;把控、选择阅读方式,中心文、重点文章当以教师引领学生精读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选读文章则多以学生自由阅读、略读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师根据建立的文本联结,推进群文阅读。

以文本之间的“异同”建立文本联结。语文高二中册第二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寄托了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了对正义力量的信心。与同单元内《为了忘却的纪念》《荷花淀》《党费》等文本相比,共同之处在于,都致力于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刻认识革命历程、革命传统,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革命先驱的斗争历程,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而不同点在于《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属于纪实作品,《荷花淀》《党费》属于虚构作品,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在对比中带领学生了解、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由此,文本之间便建立了联结,教师可通过对某一文本的精读分析,如《纪念刘和珍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刘和珍相关事件,概括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感受鲁迅对革命青年的敬意;指导学生品读作品语言,感受鲁迅悲愤交织的复杂情感,从而明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利用群文阅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寻找、感知鲁迅的文风、写作时代背景的共同点,为更好地学习后面的课文做充分铺垫,从而推进群文阅读教学。

(五)整合课外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群文阅读要想取得预期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实现阅读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既能从课外阅读中学习语文,又能把教材所学的内容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选取课外阅读文章,开展群文阅读:

第一,同一位作者,但不同时期的作品。作者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及表现风格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在高一上册第三单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被贬黄州两年时所做,抒发了作者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苏轼的精神世界,对其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苏轼不同时期的作品。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时期的苏轼正值青春年华,对生命有着无比的热爱,展示了年轻时的洒脱与飞扬;《江城子·密州出猎》,人到中年的苏轼被贬密州,但仍然满怀报效国家的热血,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作品虽然表达了作者的落寞,但是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如此,通过对苏轼作品展开群文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还可以丰富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的思想感情。

第二,主题相同的作品。如亲情、奉献、自强、励志等,每一组文章的阅读,都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我的母亲》主题为伟大的母爱,教师便可以结合课外文本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肖复兴的《荔枝》、冰心的《荷叶母亲》等文章,让学生深刻体会母爱,培养学生的爱母之情。如此,开展主题相同的作品的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悟理解得更为深刻,从而推动他们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第三,写作方法相同的作品。学生通过感受作品的语言特点、描写技巧、表现手法等,可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如同样运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文章,可以对学生写作顺序进行指导;同样运用排比、比喻修辞的文章,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样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文章,则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构思行文。部编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套中人》,为了让学生学习讽刺艺术,教师可以选择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契科夫的《变色龙》等,让学生体会、理解讽刺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与感染力,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此,通过开展写作方法相同的作品群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握群文阅读主旨,掌握相关教学方法技巧,找准阅读议题,学会巧妙设置疑难,把握提问技巧,提升教学能力,整合课外阅读资源,同时辅之以多种常设情境教学方法,分析材料,整合、把握材料,找准重点,让群文阅读教学有主有次、有序进行,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适应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周龙,靳军凤.群文教学课型及教学模式的探索[J]. 新课程,2022(16):132.

[2]叶军彪.从关联性的角度设计群文阅读学习任务[J]. 语文教学通讯,2021(31):29-31.

[3]李娜.探群文之妙 悟阅读之道——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8):62-64.

[4]赵碧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2022(23):36-38.

[5]李旺平.浅谈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J]. 学周刊,2022(24):142-144.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构建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浅谈小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试论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