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3-03-14俞静娴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肝移植督导服药

潘 亭,魏 黎,周 青,俞静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200439)

肝移植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肝移植患者的生命不断延长,但患者术后免疫力低下、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1-2]。有临床研究发现,患者术后依从性较低是发生急性排斥和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对肝移植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往主要是通过在患者住院期间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护理人员口头教育等方式,无法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由于家庭走访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会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微信作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具有方便、高效的优势。有研究指出,微信宣教App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预后[4-5]。此外,家庭照顾和督导对肝移植患者出院后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对肝移植术患者的术后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分析,为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1日~2021年2月1日在本院行肝移植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行肝移植术者;②肝功能正常者;③精神正常并具备沟通交流能力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移植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③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且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6~62(49.12±5.02)岁;病程6~12(9.12±1.50)个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35~63(49.38±4.86)岁;病程6~12(9.07±1.57)个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连续1个月。包括基础护理、常规病情监测,由责任护士通过口头讲解的形式实施健康教育,如肝移植相关知识、术后护理及治疗等,嘱患者术后按时复查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连续1个月。

1.2.2.1 微信宣教App ①微信平台搭建:包括教育平台设计、搜集资料、内容设计、整理意见等,主要内容分为疾病知识、免疫抑制剂用药、饮食知识、日常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技能等,并将上述教育内容借助图文形式进行细致讲解,针对相关护理操作可录制小视频,或者转载肝移植科普视频、推文等,要求文字精简易懂,在相关负责人审核之后上传微信公众号。②平台构建成功后,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指导其及家属扫码关注,并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提醒患者每天查阅公众号健康教育内容,此外,若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在公共场合如何应对服药不方便问题等,可随时与病友在群内讨论或者向相关护理人员寻求帮助。③护理人员收集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并总结整理常见护理问题,编撰后续教育内容。

1.2.2.2 督导式家庭干预 ①研究人员从患者家庭成员中选择一名督导员并给予培训,其条件为长期与患者居住在一起,且有责任心、耐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肝移植手术相关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康复锻炼、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家庭督导员的目的和主要职责等。②家庭督导员监督患者日常服药情况、遵医行为,加强对患者的行为管理,当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改变等情况,及时与医院联系,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家庭与情感支持,调节其不良心理状态。③督促患者按时回医院进行常规诊疗及肝功能检查等。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术后血糖水平,包括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②观察两组术后服药依从性,借助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BAASIS)[6]进行评估,包括不按时服药、不按剂量服药、漏服药、擅自停药4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从“否”到“几乎每天”依次记为1~6分,分值越高,服药依从性越差。③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7],包括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共43个条目,借助5级评分法,分值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④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9]。HAMA包括躯体性焦虑和精神焦虑2个维度,共14个项目,采用5级记分法,总分56 分,评分>14分表示有焦虑症状,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HAMD共7个维度,24个条目,采用5级记分法,分值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⑤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腹腔出血、感染、肝动脉血栓、高血糖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肝移植患者病情重、病程长,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术后大剂量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会导致患者术后血糖升高。肝脏是机体维持血糖平衡的主要器官,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将会加重肝功能负荷,从而加重肝损伤,持续高糖状态也会对肾功能产生损伤,并可诱发感染,且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0-11]。另外,肝移植术的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相关研究显示,仍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因此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12]。

护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肝移植患者常规护理方案缺乏主动性、新颖性、针对性。当前临床对肝移植患者的临床治疗目标并不局限于延长生存时间,还注重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及提高生活质量,当肝移植患者脱离医护人员的临床监督后,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下降且遵医行为出现变化,有可能出现急性排异反应、感染等情况,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再次陷入危险[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肝移植患者应用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究其原因,微信平台用户基数大,其形式包括文字、视频、语音等,同时微信教育兼具传递信息及时、成本低、简便等优势,能够满足患者术后护理需求,及时提醒患者参与,告知患者术后遵医嘱的重要性,进而实现高效自我管理[14-15]。与传统电话随访比较,微信宣教App不受时间限制,可随时接受健康教育。家庭干预措施的正确与否关系肝移植疗效,家庭督导员的优点在于可以督促患者按时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严格监测血糖、阻止患者不健康行为,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家庭支持,随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并有效疏导[16]。大部分肝移植患者术前病程较长,甚至伴有大量腹水,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能力较差,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通过推文、视频等形式,并结合家庭成员的督导,强调术后健康行为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来,让患者更多了解护理知识及技能。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可调动患者康复主动性,根据病情对自我饮食、运动锻炼、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及时发现排异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17]。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可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

综上所述,肝移植患者应用微信宣教App联合督导式家庭干预,可有效控制术后血糖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理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肝移植督导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服药先分阴阳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