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2023-03-11赵辉祥王瑞华王占彬

养殖与饲料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蛋饲粮壳聚糖

赵辉祥,王 艳,王瑞华,王占彬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随着饲用抗生素全面禁止管理办法的落实,新型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壳聚糖(Chitosan)是天然存在的聚阳离子碱性多糖,也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含量最丰富的多糖[1]。壳聚糖具有促生长、抗氧化、抗菌杀菌、调节免疫能力以及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作用,且在体内可降解、无毒性,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提高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和平均体重[2],并能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3],达到了和抗生素相近的效果。但目前鲜有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更没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在蛋鸡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选取450 只500日龄产蛋率相近且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 组(1 个对照组和4 个试验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15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 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200、400、600、800 mg/kg 的壳聚糖(购自江苏古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脱乙酰化度≥95.0%,黏度为20~800 mPa·s,分子质量2 500 u),预试验期7 d,正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红雨养殖场进行。试验采用3 层全阶梯式笼养,每个笼子3 只鸡。于每天07:00、14:00 及17:30 分3 次喂料,自由采食、饮水。鸡舍为半开放式,自然通风结合纵向负压通风,光照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光相结合(16 h/d,光照程序智能控制器控制)。舍温保持在(20±2)℃,并保持相对湿度50%~60%。采用刮粪板清粪,每天清粪1 次。基础饲粮参照NRC(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鸡饲养标准》(NY/T33-2004)及《2015 版海兰褐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手册》配制的粉状配合饲粮,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续表1

1.2 生产性能测定

试验期间每天17:00 收集蛋,以每组各重复为单位记录每天的产蛋数、蛋重、破软蛋数;每周统计采食量,计算全期的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重、料蛋比及破软蛋率。每天观察蛋鸡的健康状况。

1.3 血清生化指标

试验第60 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 只鸡,禁水空腹12 h 后,使用真空采血管于蛋鸡翅下静脉处采血5 mL,立即送回实验室分离血清。分离的血清样本置于-20 ℃冰箱保存。随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Magic-V7,深圳库贝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定TP(g/L)、ALB(g/L)ALT(U/L)、AST(U/L)、TG(mmol/L)、TC(mmol/L)等血清生化指标。

1.4 血清免疫指标

血清中IgA(μg/mL)、IgG(μg/mL)以及IgM(μg/mL)指标均采用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 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采用全波长酶标仪(infinite M200,软件i-control 2.0)进行读数。Heraeus Megafuge 8R 低温高速离心机(赛默飞)和HH-S2 数显二孔恒温水浴锅(深圳三利制造)等也用于试验操作。所有操作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数据处理

本试验数据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差异显著时,用Duncan’s 进行多重比较检验。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 表示差异显著,P<0.01 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平均蛋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200 mg/kg和800 mg/kg 添加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mg/kg 添加组的破软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2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试验组ALB、AST、ALT、TC、TG 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200、400、600 mg/kg 添加组的TP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mg/kg 添加组的TP 含量显著高于800 mg/kg 添加组。

表3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各试验组的IgA、IgG、IgM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表4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 讨 论

3.1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中200 mg/kg 壳聚糖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并能显著降低破软蛋率。高忠新等[4]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可明显提高蛋鸡产蛋率,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在本试验中,在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对蛋鸡的ADFI、料蛋比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王红卫等[5]报道,在70 周龄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 不同分子量的低聚壳聚糖,对蛋鸡的采食量、料蛋比没有显著影响,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但陈中卫等[6]发现,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提高1日龄樱桃谷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ADFI。结果与本试验不同,猜测可能与壳聚糖的来源、试验动物种类等因素有关。陈智等[7]的研究发现,在产蛋后期蛋鸡饮水中添加1~2 g/t 复合低聚糖可显著提高蛋鸡的总产蛋重量,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蛋品质。这与本试验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壳聚糖的添加方式不同有关。

3.2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动物机体炎症、组织细胞通透性、肝肾状态、新陈代谢机能和相关酶活力等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动物机体健康水平。TP 和ALB 水平增加时蛋白质代谢旺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8],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进而能提高家禽生产性能[9]。本试验中,壳聚糖对TP 有明显提高作用,当添加量为600 mg/kg 时差异显著,并且ALB 有提高趋势,但不显著(0.05≤P<0.10)。刘梅等[10]研究壳聚糖对1日龄肉仔鸡的影响时发现,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00 mg/kg 时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TP 含量。杨伟丽等[11]在研究壳聚糖对均重50 kg 左右的生长育肥猪的影响时,发现壳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的TP 和ALB 等无显著影响,这提示壳聚糖对育肥猪的蛋白质代谢无显著影响。分析以上3 个试验结果猜测壳聚糖对动物血清中TP 和ALB 水平的影响与试验动物所处年龄段、种类以及壳聚糖脱乙酰度、来源等因素有关。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的蛋白质代谢有改善作用,进而提高生产性能。高产期蛋鸡日粮能量浓度高,脂肪代谢旺盛,加上环境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肝细胞损伤的情况。肝细胞受损失时血清中AST 和ALT 2 种转氨酶水平上升。本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中AST、ALT 水平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肝脏无不良反应。彭佳丽等[12]在探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蛋鸡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发现,壳聚糖复方制剂可以促进肝脏对脂肪的分解,对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试验的正确性。TC、TG 等指标与体内的脂类代谢有关,是反映血脂情况重要的指标。TC 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TG 指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王润莲等[13]在研究壳聚糖不同水平添加量对28日龄肉仔鹅的影响时发现,壳聚糖添加量为0.10%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TC 和TG 含量。刘梅等[10]研究壳聚糖对1日龄肉仔鸡的影响时,发现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00 mg/kg 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 含量。本试验中,壳聚糖对TC、TG 水平有稍微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3 壳聚糖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影响

范秋丽等[14]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50 mg/kg 壳聚糖可以提高21日龄法氏囊指数,提高蛋鸡免疫能力。华雪铭等[15]给暗纹东方鲀饲喂含0.2%壳聚糖的日粮后,机体的IgM 含量增加了1.01 倍。张彩芬等[16]发现,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使仔猪血清中IgG、IgM 的含量显著提高,对IgA 含量也有一定提高作用。经研究,其机制可能是壳聚糖所带正电荷与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表面所带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激发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向B 细胞发出产生抗体的指令,从而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17]。在本试验结果中,虽然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3 种抗体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可以看出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前人试验结果一致。

4 结 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200 mg/kg 壳聚糖可提升产蛋后期蛋鸡产蛋率、降低破软蛋率;改善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进而提高机体蛋白质代谢水平、改善脂代谢水平,且添加量为600 mg/kg 时对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鸡血清中IgA、IgG、IgM 3 种抗体的含量,提高蛋鸡的免疫能力。

猜你喜欢

产蛋饲粮壳聚糖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壳聚糖的应用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碱浸处理对壳聚糖膜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