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晓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经验

2023-03-09李晶晶胡林林冯晓纯

吉林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蓟肾络卷柏

李晶晶,凌 露,胡林林,冯晓纯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吉林省中医院,长春 130021)

紫癜性肾炎是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特征性表现的小儿继发性肾脏病[1],病程中亦可伴见不同程度的肾外表现,如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等。现代医学证实其发病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补体系统异常和遗传因素有关,目前激素、RAS 阻断剂、抗凝剂等为治疗紫癜性肾炎常用方法[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收效显著,冯晓纯教授行医37 载,经治大量紫癜性肾炎患儿,诊疗思路匠心独具,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湿热损伤肾络为根本原因

中医古籍中并无“紫癜性肾炎”的直接文献记载,但据其病证特点及临床表现,它与“肌衄”“尿血”“水肿”及“尿浊”等有相似之处。丁樱[3]认为瘀血为病机关键,将病机总结为“热、瘀、虚”。刘玲[4]认为本病属内外相合致病,且脾虚为本病主要病机,外邪以湿热为主,内因是脾虚湿热内生。赵玉庸[5]认为病性为本虚标实,肾络损伤为本,外感风热毒邪为标,急性期以风热毒邪偏重,缓解期以肺脾肾虚为要。闫慧敏[6]认为急性期主要为湿热内蕴,肾络受损而起病,久之困阻肾络,治疗当以疏通为法。纵观各医家的理论,紫癜性肾炎本质为小儿脏腑功能未壮,外邪侵袭,内外相合,损伤肾络,病机主要与风、热、湿、瘀、虚有关。冯晓纯行医严谨,临证辨明证候,审量治法,认为湿热损伤肾络为病机关键,肾络受累,肾之功能失常,临床常表现为尿液浑浊,或见肉眼血色、水肿等。

1.1 素体不足,邪毒内侵 紫癜性肾炎以肾脏损伤为主,故本病的病位在肾,且与肺脾胃密切相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如稚嫩的小苗,稍有不当,则易损伤。《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徐云[7]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为小儿机体渐壮,肺脾肾未盛,卫外不固,感邪而发。许华[8]认为本病早期为禀赋不足,感受“风湿热”外邪或喂养不当,内蕴“热毒”瘀滞肾络所致。小儿肺常不足,不耐外邪,肺与肾为母子关系,肺气虚损,可循经相传,病及肾脏。《育婴家秘》指出小儿气血不足,脾胃娇嫩,脾胃为后天气血精微化生的本源,脾胃虚弱,营养物质无以供给全身,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更易感病[9-10]。

1.2 湿热下注,肾络损伤 古代学者多认为小儿生命之初,禀纯阳气,为热多也[11]。阳气偏盛,感邪后易化热,蕴热于内,从而出现血分伏热、脾胃积热等表现。丁樱[12]认为本病为外感风湿热毒与素体血分伏热相结合,伤于络脉,致紫癜病发生。《金匮要略》亦云:“极热伤络。”热毒最易扰血动血,致血溢脉外。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无论人体阳气偏盛还是阴气偏盛,体内蕴湿,终会化热。小儿稚阳之体,阳盛之躯,且胃湿恒多,脾胃虚弱,水湿不消,凝聚中焦,又遇外邪入里,内湿为之合,久而化热,湿热胶固,缠绵难解,重浊下流侵于肾。肾为阴脏,“阴络伤则血内溢”,肾络损伤,在本病常表现为血尿[13-16]。久病耗气,脾失健运,湿浊妄行,下渍于肾,闭藏不固,精微下遗故现尿蛋白。根据冯晓纯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湿邪羁留难去和久病脏腑亏虚为本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小儿生长发育,蒸蒸日上,气血易补,但脾胃较于成人尚虚,湿邪难化。

2 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为治疗原则

2.1 清热解毒利湿 “湿热”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临床以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为治疗原则,早期以清肺胃湿热为主,后期以益肾安络为要。肾经与肺经络脉相通,外邪侵袭,肺卫先受之,循经可累及肾络。肺主通调水道,若肺失宣肃,则水液循行不畅,化为湿热,损伤肾络。且邪气居于内,亦可损伤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脾胃,脾胃运化不利,湿热亦会内生。明代论著《医方考》云:“下焦之病,责于湿热。”又《本草求真》云:“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湿热蕴结日久,则会造成下焦肾络持续损伤,故治疗上首先应以清热除湿为主,肺胃为湿热化生的根本,肺气通利,卫外牢固,脾胃和顺,气血充沛,湿热无以化生。

2.2 益肾安络止血 紫癜斑疹易消,但血尿、蛋白尿却反复难止,其原因多为脾肾亏虚。蛋白质与“精微”相似,而肾主藏精,紫癜病后期,由于湿热蕴结时间较长,耗伤阴液,瘀热互结,致肾络损伤,肾虚藏精失职,故反复难愈。陈士铎《辨证录》 云:“夫脾统血,脾虚则气不能摄血矣。”紫癜性肾炎尿血难止,主要为久病脾胃虚弱,气不摄血,故治疗上应着重健脾益肾,小儿身强体壮,气血充盛,脏腑功能调和,则血尿自消。

3 验方直折

在临床中,冯晓纯以自拟白苓汤为基础方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患儿。方药:白茅根、土茯苓、卷柏、苍术、旱莲草、女贞子、小蓟、茜草、紫珠叶、槐花、火绒草、益母草。

本方以白茅根、土茯苓为君药,白茅根具有利小便,补中气,清热、退黄,疗五淋涩痛、止血等功效[17],土茯苓解毒除湿降浊,2 药为君,主清利肺胃及下焦湿热。苍术、卷柏、旱莲草、女贞子为臣药,《丹溪心法》载黄柏与苍术配伍,主治湿热困阻下焦诸症,如带下异常、四肢关节红肿热痛、湿热丹毒、阴囊潮湿、湿热尿血等症,取名为二妙散。冯晓纯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发现,卷柏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优于黄柏,卷柏具有活血通经、消炎散热的功效,民间医书对卷柏的止血功效也有记载,其可止脏毒下血,此外还有通经脉、安神除烦、安五脏、止崩漏血淋、刀斧损伤的功效[18-21],故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发挥,将黄柏更为卷柏。旱莲草、女贞子均入肝肾经,旱莲草具有退浮火,凉血热功效,可止赤痢、尿血和便血[22],清热凉血之力佳,女贞子具有滋肾阴,养肝血的功效[23],2 药合用清补并济。小蓟、茜草、紫珠叶、槐花为佐药,小蓟、茜草为治疗尿血常用药,二者凉血止血功效显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小蓟其茎上长有包块,形状和大小与小枣相似,名为如意珠,其为凉血止血的良药,鲜品捣汁冲服,可治热病引起的吐血、衄血。茜草又名血见愁、活血丹等,止血效用广泛[24]。紫珠叶具有止血散瘀、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内伤或外伤出血症,也可治疗疮疡脓毒、烧烫伤[25-26]。槐花入肝经,可降肝火,止血清热,保护血管。4 药合用助清热止血之力。益母草,火绒草为使药,益母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的功效,火绒草具有清热活血、解毒利尿的作用。全方配伍精当,构思灵巧,共奏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与凝血系统、免疫系统、炎症机制和遗传基因有关[27-28],中药治疗主要以增强患儿免疫力,改善凝血功能及保护血管等为主。晁志等[29]报道卷柏水煎后止血效果较好,其可溶于水的碱性成分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小蓟含有橙皮苷、咖啡酸、绿原酸、蒙花苷等成分,体外抗炎和止血效果显著,绿原酸、咖啡酸可以介导核转录因子-kB通路,从而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水平。蒙花苷能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橙皮苷可以增强毛细管韧性,促进凝血,起到保护毛细血管的作用[30]。李惠等[31]报道槐花提取物芦丁、槲皮素等成分可有效保护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和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现代药理研究指出,火绒草提取物能有效保护肾脏血管,抑制肾损害,且有很好的利尿功效[32-34]。

4 病案举例

王某,女孩,8 岁。2022 年1 月13 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3 个月,加重10 d。现病史:患儿3 个月前因双侧踝关节附近散在瘀点瘀斑,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经常规系统治疗,症状缓解。10 d 前因再次复发就诊于前院,因患儿家长拒绝使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等治疗,遂就诊于冯晓纯门诊。现症:双踝部及足背皮肤散布点状紫斑,色紫暗,略突出皮面,伴短暂脐周轻微腹痛,乏力,无四肢关节痛,饮食可,夜寐安,夜尿频、色深,尿量正常,大便调和、日一行,舌边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尿常规示蛋白+,隐血+++。红细胞计数(RBC)656.3/uL,镜下RBC 181.1/HPF。诊断:紫癜性肾炎(湿热伤络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处方:白茅根20 g,土茯苓20 g,卷柏10 g,旱莲草15 g,紫珠叶20 g,槐花15 g,茜草15 g,火绒草10 g,女贞子15 g,益母草20 g,小蓟15 g,2剂4 d,水煎服,日3 次温服。

2 诊:2022 年1 月17 日。诊见:双下肢皮肤紫斑自上而下逐渐消退,色淡暗,未见新出皮疹,腹痛减轻,气池下青紫,食欲尚可,夜尿频、尿色变浅,大便调和,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略数。尿检较前好转,尿蛋白阴性,隐血++,RBC 21.8/uL,镜下RBC 3.92/HPF。冯晓纯考虑皮肤紫癜及尿检指标均有好转,但舌脉仍示余热未清之象,故在原方基础上加血余炭10 g,玉米须10 g 巩固治疗。4 剂8 d,用法同上。

3 诊:2022 年1 月24 日。诊见:皮肤紫斑消失,口中异味,食欲欠佳,夜寐欠安,夜间翻身频,大便稍干,日一行,舌淡红、苔薄黄,脉缓。尿检隐血++,余指标正常。予上方基础上加山楂15 g,鸡内金5 g,厚朴10 g,佩兰10 g,甜叶菊3 g。4 剂8 d,巩固治疗。

按:紫癜性肾炎多为脏腑功能不足,感受外邪后,损伤脾胃,湿热不化,日久伤及肾络,血液及精微别道而行,从而出现血尿、紫癜等表现。该患为学龄期儿童,病史3 月余,出现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血尿、蛋白尿、尿频、夜尿等症,病程较长。观其舌脉,湿热之象明显。故先予白苓汤原方进行治疗,白茅根、土茯苓清热祛湿降浊,女贞子、旱莲草清补并济,苍术、卷柏健脾利湿,小蓟、茜草凉血止血,槐花、火绒草、益母草止血散瘀。2 诊观舌脉,湿热渐退,尿蛋白-,隐血++,给予血余炭、玉米须助止血利尿之力。3 诊患儿出现口中异味,纳差,便干,故给予山楂、鸡内金,助患儿健脾化积,口中异味自退,此外还加入理气健脾药厚朴、佩兰助其顺气开胃。冯晓纯又选用了甜叶菊入药,以改善药味口感,减轻了患儿因中药味苦难咽而造成的困扰。其后复诊患儿尿常规时有隐血,其余结果未见异常,考虑到本病迁延反复,故继续巩固治疗。该患儿在治疗期间未使用激素干预,全程运用中医药治疗,由此可见对于紫癜性肾炎白苓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5 小结

紫癜性肾炎多发于5~14 岁儿童,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其病机与多因素相关,宜早发现,早治疗。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手段干预之前,中药治疗收效显著。冯晓纯认为“湿热”为主要发病因素,湿热伤络为主要病因,以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为大法,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同时配合家庭宣教,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

猜你喜欢

小蓟肾络卷柏
曹式丽教授应用辛通畅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概述*
脂蛋白肾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基于肾络理论浅析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
不同提取方式下小蓟、小蓟炭提取物抗炎、凝血活性的比较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分析
UPLC-ESI-Q-TOF-MS法分析兖州卷柏化学成分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神奇的小蓟
十亩间
小蓟饮子加味治疗IgA肾病血尿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