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临床观察

2023-03-05蒋院红朱丽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生素产后剖宫产

蒋院红 朱丽君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青山湖院区产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剖宫产手术是帮助女性解决难产、产科合并症及挽救产妇与新生儿生命的重要手段,而发热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热症状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难以愈合,手术之后的恢复速度变缓[1]。剖宫产术后发热一般发生在术后的第2 天,患者的体温在38.0~39.5 ℃,发热症状持续难以消退[2]。有关数据[3]显示,实施剖宫产术后的发热概率达到15.24%。而导致发热症状的原因较多,一般与盆腔炎、术后吸收热、腹部切口感染等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宫腔内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体外[4]。临床采取抗生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症状的效果并不如意,临床急需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解决剖宫产术后发热问题。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9 年7 月—2021年5 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青山湖院区实施剖宫产手术并在术后出现发热的60 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 例。参照组:年龄22~45 岁,平均年龄(34.63±2.36)岁;发热病程1~6 d,平均病程(3.63±2.01)d。试验组:年龄21~44 岁,平均年龄(34.44±2.19)岁;发热病程2~5 d,平均病程(3.74±1.98)d。所有患者出现发热的原因都是产后感染,在实施中药治疗之前都采取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2 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能够开展研究。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剖宫产术后2~3 d 内出现发热症状,且体温37.5~38.8 ℃持续2 d 以上者;采用物理降温和抗生素静脉滴注无退烧现象者;伤口未出现严重疼痛且保持清洁干燥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中途退出研究者;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参照组采取抗生素联合输注能量治疗,不使用中药治疗,疗程是5~7 d。试验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采取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药组成:柴胡30 g,姜半夏12 g,人参18 g,黄芩10 g,生姜、炙甘草各9 g,大枣6 枚。如果患者存在血虚症状,加用黄芪30 g,熟地黄20 g,当归20 g,以补血行气;如果患者存在气虚症状,加用黄芪30 g,白芍15 g,五味子12 g,以益气、行血、退热;如果患者有外感,加用金银花20 g,牡丹皮15 g,连翘15 g 等,以清热、解毒;如果患者存在气血双虚症状,则加用当归、黄芪各20 g,党参、川芎各15 g,防风12 g 以补血益气;如果患者存在血瘀症状,则去除姜半夏、黄芩,加入生化汤(当归20 g,川芎、桃仁各15 g,干姜、甘草各6 g),鳖甲15 g,能够滋阴清热,活血祛瘀;患者每天服用1 剂,用水煎服获取300 mL 药液,分早晚服用,连续用药3~6 d,等热退病愈则可以停药。

1.4 观察指标评价观察2 组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已经消失;有效: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疾病症状基本已经消失,实验室检查有明显的好转;无效:患者的体温与疾病症状都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发生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14/3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处理难产、孕期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挽救母婴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病、高龄产妇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剖宫产率越来越高,而这也导致了剖宫产术后发热这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5]。剖宫产手术会将患者的淋巴管、子宫壁切口血管等暴露出来,同时手术之后缝合患者切口后,会导致切口组织的缝合处发生凝血,使得局部血供减少,导致大量细菌的入侵和繁殖,引起组织感染,且随着病情发展,感染会逐渐蔓延到宫旁组织、子宫肌层、盆腔深处,从而引起发热[6]。对于剖宫产术后发热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控制,有很大概率会导致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切除子宫,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预防、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症状。

中医学将剖宫产术后发热归属于“产后发热”范畴,《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曰:“乳子而病热”。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痛,不可便作感冒治之”。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但临床实践认为,产妇产后多瘀,宫缩不佳,会导致余血浊液难以排出,导致离经之血滞留在胞宫胞络内[7]。瘀血主要是胞脉受到损伤后而出现的病理产物,还会导致产后多种疾病的产生,中医认为,如果恶露不去除,将会导致瘀血停留,引起瘀血发热[8]。同时,手术操作会损伤患者的冲任胞宫,伤害患者机体的气血,术后患者百脉空虚,血室正开,导致细菌很容易入侵机体,蕴生热毒[3]。因此,女性在产后一般会受到邪气侵扰,热毒会与机体内的瘀血搏结,阻滞人体的气机,因而引起发热症状[9]。虽然女性在产后身体大多虚亏,但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症状时,仍旧以清除瘀血、热毒为主要治疗措施。

本研究在中医治疗基础上,添加西医抗生素预防感染,2 种药物优势互补,中西合璧,达到显著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19 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参照组中,显效4 例、有效10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1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抗生素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能够让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对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采取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在中西医合璧治疗作用下,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极佳,是值得推荐的。

猜你喜欢

抗生素产后剖宫产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抗生素的故事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