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2023-03-05牛亚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内服外用糖尿病足

牛亚欧

(营口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 115000)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与持续血糖升高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等因素有关,其基本定义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远端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可发展为下肢感染、皮肤溃疡、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发生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5%~20%之间[1]。因此,糖尿病足治疗问题备受关注,诸多研究者致力于寻找有效方法治疗和控制糖尿病足[2]。西医以控制血糖、清创、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有研究者从中医角度探索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营口市中医院糖尿病足患者为例,探究中药内服外用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间于营口市中医院收治的92 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Excel 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46 例)、研究组(46例)。参照组:男女比例29∶17;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57.29±6.48)岁;糖尿病病程1~19 年,平均病程(4.34±1.02)年;Wagner 分级:Ⅰ级10 例,Ⅱ级21 例,Ⅲ级15 例。研究组:男女比例14∶9;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56.87±6.34)岁;糖尿病病程1~20 年,平均病程(4.41±1.01)年;Wagner 分级:Ⅰ级11 例,Ⅱ级19 例,Ⅲ级16 例。2 组基线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3]中糖尿病足诊断标准;(2)对于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3)具有正常认知及理解能力,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1)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疾病;(2)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3)合并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4)对涉及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持续控制血糖:合理的糖尿病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降糖药物、胰岛素控制血糖。(2)清创:根据伤口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清创;将患肢抬高30°以促进血液循环。(3)抗感染: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基础上予以患者敏感抗生素治疗。持续治疗2 周。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外用。具体方法如下:(1)中药内服:主方:丹参、山药、牛膝、红花、桃仁、赤芍各20 g,黄芪30 g,苍术、鸡血藤、地龙各15 g。若气血虚弱者,添加川芎、当归各15 g;脾虚湿阻者,添加茯苓、泽泻、薏苡仁各15 g。每日1 剂,将诸中药加500 mL 饮用水煎至200 mL,早晚2 次温服。(2)中药外治:取没药25 g,乳香20 g,白芷、当归、金银花、红花、菊花、黄连各10 g,五灵脂15 g,甘草6 g。以上述药物煎煮成药液用于沐足,持续浸泡30 min,每日1 次。持续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2 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炎性因子: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3 mL 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 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樊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FK-FV0049),TNF-α 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JK-a-2161)。

临床疗效:治疗后,根据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情况判定疗效。(1)显效:创面愈合面积≥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创面愈合面积50%~89%,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创面愈合面积不足50%,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统计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将相关数据输入SPSS 26.0 系统,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治疗前,2 组患者IL-6、TNF-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IL-6、TNF-α 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 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糖尿病足患者炎性因子对比(,μg/L)

表1 2 组糖尿病足患者炎性因子对比(,μ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2 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参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参照组中,3 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6.52%(3/46);研究组中,1 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4.35%(2/46)。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规西医治疗在控制血糖、清创基础上予以患者敏感性抗生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创面修复,但是综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IL-6、TNF-α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但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43%(37/46),综合治疗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且,长期应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与治疗及观察时间短有关。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中的“坏疽”“脱疽”范畴,起因为消渴,随着病情迁延而至气阴两伤、阴阳均虚,进而引发瘀血、痰浊、热毒,并进入肌肉、筋骨当中,引发糖尿病足[5]。因此,该病治疗应以滋阴益气、活血化瘀、祛痰降浊为主。本次予以研究组患者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内服中药应用丹参、山药、牛膝、红花、桃仁、赤芍、黄芪、苍术、鸡血藤、地龙等药,诸药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痰、通络镇痛之效。并在主方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辨证用药,全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在中药内服基础上予以患者中药外治,没药、乳香、白芷、当归、金银花等药物具有抗炎、消肿、清热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以诸药煎水浸泡患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控制感染;而且沐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快速改善患肢微循环,加快溃疡部位恢复。中药内服外用能够通过2 种不同机制促进糖尿病足恢复,研究组患者采用此种治疗方案后,炎症得到有效控制,IL-6、TNF-α 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65%(44/46),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充分表明中药内服外用方法更有助于提升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肢恢复。而且,本研究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中药内服外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

综上,予以糖尿病足患者中药内服外用法治疗,更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循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服外用糖尿病足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内服外敷防疫情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