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高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2023-03-03王红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凡高凯勒花朵

王红

【真题回放】

请以“以花朵的样子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个比喻类文题,“花朵”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花团锦簇,象征着生命的轰轰烈烈;恬淡素雅,亦在彰显着静守一隅的处世智慧。花朵在绽放,诠释的是一种向上的生命姿态,蕴含着新生的力量和蓬勃的朝气。写作此文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找准关键词“绽放”。

“绽放”的内涵很丰富,既可以描述生物形态的变化,也可以指一个人精神形态的升华、一种文化历久弥新的传承、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崛起。百花盛开属于浅层的绽放,孱弱胆小的莫顿·亨特从悬崖上一步步走下来,家道中落的杜小康在暴风雨中独自抵抗迷惘和孤独,这些都属于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心灵之花的绽放;连续十三年给高考生送考,张桂梅以沸腾的“我”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时代,坚持做“崖畔的桂,雪中的梅”;13岁小将崔圣雨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在体育舞蹈领域为我国夺得该项目首金,这是榜样的力量、精神的绽放;上海开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井冈山修复革命遗迹……这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绽放。总之,深挖“绽放”这个词,可以有很多角度供考生发挥。

二、绽放的方式和过程需要详写。

“绽放”是一瞬间,是蛻变,是升华,这样的高光时刻自然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可在此之前,为了绽放而做出的艰辛而漫长的努力是不容忽略的。倘若写自我成长或对他人的赞美,可以重点描摹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如果关注传统工艺、乡村发展、科技创新等题材,不妨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辅以环境烘托,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或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要体现出“花朵的样子”。

既然是“以花朵的样子”绽放,那文章当中必须要提到花朵绽放,不论是自然界的鲜花,还是美术作品中的花、剪纸艺术中的花、刺绣作品中的花……这些都是具体可触摸、可观赏的花,而“绽放”的过程需要由实到虚,尽量采取双线结构,可仿照《一棵小桃树》《紫藤萝瀑布》的行文结构,花朵最终的绽放经历了破土而出的不懈努力,也要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和风霜的考验,因此,若想顺利“绽放”,最好有转折,比如:从前籍籍无名,弱小卑微,甚至遭人嘲笑,在经历了考验和指引后变得更加强大、更加优秀,终于绽放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分例文一】

以花朵的样子绽放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

张馨睿

暗红色的幕布徐徐拉开,五彩斑斓的聚光灯渐次亮起来,话筒握在手中,耳畔仿佛又响起熟悉的掌声。时光的平仄里,我已然舒展成一朵金黄的向日葵,微风中摇曳,阳光下闪耀,饱满的果实散发出成熟的芳香,是的,这就是青春的我绽放出的最美模样。

书桌上摆放着两个精致的相框,一幅是凡高的《向日葵》,明黄的花瓣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让人仿佛透过花朵看到了法国南部明媚灿烂的阳光,一幅是舞台上的我,手拿话筒,姿态端庄,仿佛浑身都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是无懈可击的。回到让人挠头的作文课堂,我常常被打击得丢盔弃甲。想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被陆续发表,而我却只能躲在暗处舔舐伤口,我顿时又羞又怒,猛地将手中的作文纸揉成一团,掷向远处。

听到声音,妈妈疾步推门进来,“这是怎么了?”她关切地问。我双眼噙满泪水,声音哽咽:“妈,我讨厌这幅《向日葵》,画里为什么要有枯萎和死亡呢?为什么就不能都是鲜艳奔放的?……”说着说着,我泣不成声。听了我的话,妈妈先是一愣,继而默默地将毛巾递到我面前,被揉搓得皱巴巴的作文纸也被她捋平褶皱,重新躺在了桌角。良久,待我不再抽泣,妈妈平静地说:“其实,妈妈也不清楚凡高为什么要在明艳动人的花朵旁画上萎靡向下的残花,或许他想借花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没有完美可言,有明有暗、有开有败才是真实的人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吧。”

妈妈的语气那么温和,那么舒缓,像柔柔的细浪舔着干涸的沙滩。我不言语,咬紧嘴唇,一圈一圈使劲儿绞着毛巾,直到手被毛巾勒得生疼,心里却在细细咂摸妈妈的话。妈妈眼角漾起智慧的笑纹,她拿起我参加朗诵比赛的那张相框,用手小心地反复摩挲,意味深长地说:“漂亮的花儿都是‘憋出来的,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啊,为了这次比赛你足足准备了两个多月,拿到这个奖杯,你学了整整三年的主持……”

听到此处,我抬眼看向照片中的自己,舞台中央的我身姿挺拔,笑容明媚,仿佛天生为舞台而生。我郑重地从妈妈手中接过那个相框,又将目光移向凡高那桀傲的葵花,渐渐地,我的嘴角有了笑意,是啊,美丽不意味着无瑕,直面困难,不惮挫败,才是生命该有的姿态。

“长夜虽暗却能引人深思,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当我再次站上讲台,从容自信地读出我自己的作品,我仿佛是凡高画笔下的一株向日葵,经历过自我否定,终于孕育出一个小小的花苞,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高分例文二】

以花朵的样子绽放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   李亦航

薄暮时分,夕阳透过纱窗投射在深胡桃色的书架上,为一本本码放整齐的书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轻轻翻动书页,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耳畔如春蚕咀嚼桑叶,如微风轻拂树梢,感觉自己恰似久旱的禾苗尽情吸吮知识的琼浆,继而迎来了美丽的盛放。

从小我就顽皮好动,为了磨我的性子,妈妈可没少下功夫,她给我请的钢琴老师,被我气走了;她陪我练字,被我糟蹋了不知多少张上好的宣纸;她拿着戒尺教训我,尺子竟被我给撅折了……无奈之下,妈妈开始效法苏老泉,买了很多书,却偏偏把书东掖西藏,这大大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开始像寻宝一般在家里到处搜寻。记得那是一套《西顿动物记》,书中的动物像人类一样有爱恨情仇,每个故事都那么动人,可以说,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就是经由这套书完成的。

步入校园后,舅舅又成为我进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他是理工出身,却偏偏热衷文学,他每次买书,都买双份,后来干脆就把书放到了我家。第一次读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切地同情海伦·凯勒的遭遇,她的眼睛看不见,她的耳朵听不到,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向命运屈服。看完后,我又情不自禁拿起来重新品读,“唰——唰——”这一次,我的动作是舒缓的,耳畔是海伦·凯勒对命运的呐喊,继而是她与命运达成和解的娓娓道来,我开始明白——海伦·凯勒最大的障碍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他人的怜悯,她终其一生追求的就是拒绝怜悯,有尊严地活着。这一次阅读到的海伦·凯勒让我钦佩,更让我开始掩卷思考人生的意义。

半卷闲书一壶茶,慢品真味在观后。我走马观花般翻着余华的《活着》,语言基本忽略不计,情节亦是囫囵吞枣,心中对这个大作家不以为然。“唰——唰——”拇指和食指拈起已阅读过半的一页,却迟迟不愿意将目光移到下一页,此刻,我真切体会到林黛玉读《西厢记》时“辞藻警人,余香满口”的意犹未尽,越往后,读得越压抑,胸口仿佛被巨石压着,喘不过气,可又深陷其中。我不仅知道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更明白其实“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原来我们是值得被尊重的,因为我们都在坚韧地活着。依依不舍地将书合上,这最后的声音就像一位老人沉重的叹息。这声叹息叩响着我的心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渐渐地,我像“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一样,以“兴趣”这把锄头清理了心田上的荒秽,用热爱与执着播下阅读的种子,在每一个晨曦和黄昏,与飞鸟和星月亲密交流,时时打扫精神的庭院,让五彩斑斓的百花与春山的青黛色相融、相生,蔓延到每一条蜿蜒的小径,洒下满地馨香。

猜你喜欢

凡高凯勒花朵
名人名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背上的花朵
死亡花朵
我们依赖花朵
得不到的爱:凡高充满挫折和失落的爱情
什么使凡高美术馆成为最成功展馆
凡高的左耳
从《向日葵》看凡高的生命精神
爱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