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自清:大师远去,“背影”长留

2023-03-03张晓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朱自清背影

张晓凡

很多人认识朱自清,都是通过《背影》这篇文章。生活中的朱自清,原名自华,为了激励自己时刻不忘志向、清白做人,选择改名为“自清”。名字一如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生清高自持,恪守原则。在儿子朱闰生心中,他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做事极其认真,给他印象最深的便是父亲沉默、稳重的背影;在学生眼中,他是没架子的老师,十分乐于帮助学生。他也是一位宁折不弯的爱国者,不失文人风骨,不损君子节操。如今,大师远去,只留下可以追随的背影,向我们印证着人格和尊严的价值。

通过背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认真、耿直的人, 一个孤洁的人,一个志在兼济、锐意进取的人。

人物卡片一

与父母和解,是一生的修行

一篇《背影》感动了千万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背影》里的故事,朱自清足足推迟了八年才写下来。在此之前,朱自清和父亲朱鸿均,一直有着不小的矛盾。

关于这点,朱自清在文章开头,也有所提及: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彼时,朱家家道中落。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正在于朱鸿均。

那是1917年,朱自清20岁,父亲朱鸿均在徐州做榷运局长,不顾儿子朱自清反对,朱鸿均偷偷纳了一名姨太太。很快,他就被单位革职了,落下了一笔巨大的亏空。刚开始,朱自清总会拿出一半的薪水,给父亲养老。没想到朱鸿均并不满足,他利用和校长的私交,把朱自清的薪水都拿走了。在朱鸿均看来,“父为子纲”,儿子把钱给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几次沟通无果,朱自清愤而断绝了与父亲的联系。知道了朱鸿均的所作所为后,朱自清的祖母也气得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含恨而终。

这也是《背影》里,朱自清说自己两年没见父亲的原因。在那个新旧观念激烈撞击的年代,朱鸿均和朱自清,是时代造就下千万父子的缩影。

丧事办完之后,朱鸿均要去南京谋职,朱自清要回北京上学,于是父子同行在浦口火车站分别,这正是《背影》一文的故事背景。虽然当时朱自清已20岁,但父亲还是不放心地为他打点好一件件琐碎的事情。

父亲的求和往往不动声色,1925年,朱自清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可他刚到清华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信里只有寥寥几行字: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完父亲的话,朱自清心中一颤。他很快猜到了父亲在文字背后的意思,是希望他能在自己临终前,回家去看看。

思绪回到多年以前,在浦口火车站父子送别的那一幕,他不禁泪满眼眶。

这一幕,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又隔了万水千山。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其实父亲也是爱自己的,只不过他们父子间有着太深的隔阂,都把对彼此的这份爱藏到了心底。带着这样一份感动,朱自清提笔写下了这篇经典散文《背影》。远在家乡的朱鸿均坐在窗前,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看完这篇文章,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这一对纠葛多年的父子,就这样通过一篇文章达成了相互的原谅与和解。

【微解读】

或许每个初出茅庐的孩子,都有过和少年朱自清一样的时刻吧。嫌弃父母的笨拙,嘲笑他们的土气,觉得他们没事总爱瞎操心。我们太过着急于向世界证明自己,却忘了琢磨父母每个举动后的良苦用心。正如《背影》中,看到父亲执意要为自己去买橘子,吃力地攀上栅栏、翻过月台的背影,朱自清忍不住流下眼泪。在这时候,他才真正感受到父亲在艰难的生活里,辗转腾挪的真相。

父母给予的温暖,总能滋养我们漫长的余生,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父母曾经的样子。那些和父母的龃龉与伤害、嫌弃和逃离,在一去经年的某个瞬间想起,突然就多了一份理解、一份触动。子女最大的成熟,就是在读懂父母后,与他们的平凡与缺点达成和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子女。学会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其实也是在原谅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适用文题】和解;那一刻,我____;我与你……

人物卡片二

一生求“真”

于父母,于学生,朱自清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真”。

作为一名教师,朱自清一生任教30余载,每堂课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即便是讲得很熟练的教材,上课前仍要仔细地预备一遍,从不懈怠。他有客必见,有信必回,开会上课绝不迟到早退。他还给自己起字“配弦”,意在提醒自己不要过于安缓,要像时刻佩戴绷紧的弓弦那般,保持紧张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一时之间,平津告急,华北告急,清华、北大、南开三校1600多名师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战时,教授的生活是异常清苦的。有个学生回忆,“有一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坐在云大校门斜对过的那家茶馆里喝茶——昆明的冬季不冷,一般是不下雪的。但是这一年,不知怎么,灰色的天空里却骤然飘起了点点雪花,这时,我看见有个戴圆边眼镜的中年人,身上披着一条深棕色的毛毯,冒着雪,从丁字坡瑟瑟地走下来。那正是朱先生……”在西南联大授课的那一段时间里,朱自清的体重一直往下掉,瘦到了只有38.8公斤,他的儿子心疼地回忆,“他不是精神上的老,而是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了。”

战火纷飞,朱自清的寓所经常遭遇日本飞机的轰炸,生活艰难至极。可就是这样,他也坚持着每天工作到夜里十二点后,再回去休息。一次,他生了疟疾,仍忍着不舒服连夜批改学生文章。1942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朱自清,写成了《经典常谈》,作为一门选修课在联大推广,但因为比较冷门,结果只有两名同学选修。他没有因为人少就敷衍懈怠,每一堂都认真备课、讲授,从不缺课。有一次因感冒引起嗓子发炎不能讲课,他就把讲课内容认真地书写在几张大纸上,给两位学生上了一堂无声的课。

西南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是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了给大一新生最好的国文课本,朱自清、罗庸等人亲自编选了四年之久,才敲定一卷薄薄的课本。开篇的《论语》,选的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这样彰显不同个人志向、偏向于道家潇洒精神的内容,他们希望学生看轻利禄,活得潇洒自如。

一生求“真”的朱自清,在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学生何兆武在年逾八十的时候说:“回想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候,那也是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一段时期,可是所有西南联大人,都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微解读】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被一个“真”字贯穿。写文章,他以真挚的感情,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对待生活,他心地坦诚,出言直率,始终不畏强权,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自由、价值。他的文字行走在纸张上,清晰典雅却能力透纸背;他的身体行走在讲台上,高大瘦削却能顶天立地。他是作家的典范,也是讲台上的大先生。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陋室简居,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在战火中随时准备上课的样子,深深让人感受到他们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除了各科课程,他们还传授着为人的风骨、自尊和自信。西南联大的“陋室”里,住的何止是君子,更有谦恭、坚强与希望。

【适用文题】师者;人生最贵的是____;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朱自清背影
匆匆
西南联大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背影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背影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