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恒:长了一颗“虎胆”的植物学家

2023-03-03赵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李恒贡山植物学家

赵照

作为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植物学家,李恒的传奇经历开始得很晚。她是半路入门,32岁才开始转向植物学。直到快60岁退休,她那些让人敬佩有加的植物学冒险之旅还没有展开。

“我不是那种退却的人”

1987年,全国第一号重大基金项目“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启动,其中最难的两个课题之一是独龙江区系考察,身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李恒接下了它。

独龙江是云南省贡山县的一个乡,那里横亘着海拔4000米的高黎贡山。每年11月到次年6月,高黎贡山大雪封山,唯一一条可以进独龙江的路也被阻隔。而李恒要做的,便是史上第一次、长达8个月的独龙江越冬考察。1990年10月29日,李恒带着一个研究生出发了,如同要上战场一样,她连遗书都提前写好了。

进独龙江的山路要走上三天。在最为艰险的路段,他们偶遇了一位独龙族男子,看着队伍里唯一的女士——年过花甲、身形瘦弱的李恒,他对李恒说了一句独龙语,“你长了一颗老虎的胆。”

越冬考察结束后,李恒带着装在86个箱子里的3万份标本开启了返程。返程第三天,李恒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抵达贡山县城后,她没有去医院,而是去给县政府做报告,说这趟考察收获极大,请他们务必要好好保护当地生态。直到几天后去医院拍片,李恒才发现自己断了三根肋骨。

透过那86箱来自独龙江的植物标本,李恒第一次读到了独龙江的历史。千万年前,独龙江所在的地壳板块位于热带地区。在一次剧烈的地壳变动后,它向北推进了450千米,从热带来到了温带。热带植物渐渐和温带植物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种和变种,这里植物的丰富程度,几乎涵盖了从海南到东北的所有植被。

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在李恒退休以后徐徐展开。1996年起,67岁的李恒重新率队,对高黎貢山进行了20多次、长达11年的大规模考察。最后一次大规模考察结束时,她已经78岁了。这几十年里,她采集各类植物标本达17余万份,命名了166种植物。

“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2023年1月12日,这位曾荣获国际天南星学会最高奖斯科特奖的植物学家在昆明因病逝世,享年94岁。所有人都知道李恒生前对植物考察的热爱与奉献,可是当她去世后才发现,原来除了她为植物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外,她还默默做着另外一件事……

从独龙江考察回来时,她不仅带回了非常珍贵的标本,还发现了乡村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村里教育资源短缺、医疗资源匮乏、交通困难等……她希望自己看到的这一切能够被改变,她想成为改变这个现象的第一个人。

她帮助村民识别植物,帮他们种更有价值、有收获的植物“重楼”。这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很多种植户不懂,乱种,经常白费力气,又亏了钱。李恒为此在2016年写了一本《重楼种植手册》,免费分发给种植户。很多种植户都有她的手机号,她的手机就挂在脖子上,任何人打来电话她都会接。

后来,她的考察项目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李恒把所有奖金都捐给了独龙江当地的学校,还和一位女企业家联合捐助了44名独龙江失学女童。但这些事情,李恒几乎没有声张过。

一辈子低调的李恒,就连葬礼也非常简朴,没有遗体告别仪式,直接就在公墓落葬。公墓坐落在附近山上,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植物研究所,那个她为之工作了60多年的地方。

【速写文段】

李恒曾说:“我能够活一天,我要不辜负这一天就行了。这就是我的态度,我的人生态度。”都说研究学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是巨人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巨人,李恒凭借超强的胆量和学识,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一个真正的巨人。择一职,终一生。她的勇敢、专注与无畏,令她在植物学界闪闪发光,也成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适用文题】我的新发现;迎难而上让我更精彩;善,润了华年……

猜你喜欢

李恒贡山植物学家
Honoring a legend: 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legacy of Professor Heng Li
蒲公英
航天器返回可达区域国土占比快速计算方法
藏起来的书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这个叫“贡山”的岛,你爱了吗?
我国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
——侯学煜教授简介
贡山高山峡谷气候下人工种植羊肚菌的技术与管理
做勇于担当的环保耕耘者——记襄阳市环境监察支队李恒
浅析贡山县白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