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家栋:深空“牧星人”

2023-03-03池凤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孙家钱学森月球

池凤

2023年5月,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登上天宫空间站,中国正式宣布探月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回顾令人骄傲的中国航天史,必定离不开一个名字——孙家栋,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也是北斗一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等航天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工程总设计师,60多年岁月都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他前半生痴迷造“星”,后半生引领登月,也被尊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

我是钱学森的学生

孙家栋走上航天之路纯属偶然。1951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汽车专业,随后从军,学习飞机制造。回国了,被分配去做导弹研究,之后再次转行,被任命为“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这次转行,成就了他一生的卫星事业。

在工作中,钱学森是他的老师,但两个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平时孙家栋常常带着图纸上琢磨不透的问题请教,钱学森有问必答,鼓励他只管集中精力大胆工作,“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失败了,你总结教训,我承担责任。”

恩师退休后,孙家栋每次想念他,都会和夫人一起去家中看望。每年钱学森快过生日时,都会收到一张孙家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着生日贺词的贺卡。最让孙家栋难忘的是,他80岁生日那天,98岁的钱学森寄来了贺信,信中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尽管比他年长18岁,在信中钱学森竟7次用“您”这个称呼。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信写好后,我给父亲读了一遍,父亲一字一句认真听完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颇有感触地说,家栋都要到80岁了,在我的眼里他好像还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

孙家栋没有辜负导师的信任,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仍奋战在航天工程第一线。他把自己“钱学森的学生”的身份当成一种压力和荣誉,每天告诉自己,从点滴要求自己,要让老师为自己感到骄傲。

见证“第一”

孙家栋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长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他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次”,享受过“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承受过“第一次”失败的痛苦。

孙家栋始终记得,1974年,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升空20秒之后就爆炸了,数万航天人10年的心血,在那一刻毁于一旦,“在现场看,半个天都是红的。”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痛哭失声。之后的三天三夜里,他和同事冒着严寒,将火箭的残骸捡回来进行分析,查明爆炸是火箭的一小段导线被震断引起的。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导致全盘失败,从那天开始,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坚持严抓质量,不敢有丝毫松懈。

人类探月活动已达上百次,美國也发射过火星探测器,已经有了美国的GPS,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搞“北斗”?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孙家栋用浅显的话语道出了关键:“好比人类逐步要进入深空,人家去过了,回来讲得头头是道,你是坐在那儿光听,还是你要有发言权、有看法?人家说那地方不错,你想不想去看一看?人家说那地方有好东西,你想不想拿来也用一用?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

中国航天事业在他的指导下,捷报频传: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成功的信号传回地面指挥中心,中国人的探月工程第一阶段的工作取得成功;2023年,“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表面,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过去,每次有重要任务,孙家栋都会亲自到发射现场,这些年,他年纪大了,走不了太远的路,就在第一时间发信息,向大家转达祝贺之情。

耄耋之年,航天仍是他最关心的事。他期待着,自己百岁之时,便是中国人真正登上月球的时刻!

【速写文段】

念银河迢迢,群星璀璨,纤云弄巧,尝铸成长剑,造星入轨,驾驭碧天,深空牧星。孙家栋的人生,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写的那般:“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更难得的是,每一次登上成功的巅峰,他依然保持谦逊、平和的心态,他知道“下一座山正等在那里”。这份孜孜不倦的奋斗与追求,彰显了数代航空人守护家园、强军强国的赤子情怀和赤胆忠诚。

【适用文题】仰望;第一次;值得我钦佩的人;韧……

猜你喜欢

孙家钱学森月球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钱学森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鸟巢大作战
大钟惊魂
玩转正阳门
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