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宾虹中国画的内在修养

2023-03-01袁红丽

新疆艺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笔力黄宾虹笔墨

□ 袁红丽

20 世纪对中国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欧风墨雨,西学东渐”,画学颓废,中国美术的发展岌岌可危。于是,无数能人志士掀起中国画改良浪潮,黄宾虹先生独树一帜,将“浑厚华滋”视为美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内美静中参”以儒家哲学思想建构独特笔墨精神。他的绘画注重“神似”而非“形似”,他的这种变革也为后人学习中国画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一、笔墨观

谈及黄宾虹的笔墨观,就会想到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的《观画答客问》,“客:笔之外现,惟墨是赖。敢问用墨之道?曰:‘笔者,点也,线也;墨者,色彩也。笔犹骨骼,墨犹皮肉,笔求其刚,以柔出之;求其拙,以古行之。在于因时制宜。’”黄宾虹的绘画生涯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动乱的时势和生活经历成就了他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见解和卓越成果。在艺术变革与创新的大潮之中,黄宾虹可以说是代表画家之一。

《山水画稿》黄宾虹

(一)回归书画原点,体现“和谐”思想

黄宾虹写意性的笔墨常常率性而为,凌乱之中藏着章法,狂放的笔墨中不失和谐的氛围。通过对笔墨和氛围的营造,他将笔法归结为“平、圆、留、重、变”,观画者能感受到他将自己的“心境”融入画作中,也可以说画是他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傅雷《观画答客问》中客对笔墨的发问,引发出作者对笔力的刚柔、体态的变化与格局的论述。谈及古人绘画,宋人千笔,言简意赅;元人三笔,包罗万象。“繁”“简”之间,“法”在笔力。道光年间,金石学盛行,黄宾虹回归书画原点,回归到对“点”的认识,这里看似与西方的点、线、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则不然。黄宾虹画中的“点”是蕴含“气韵”的“点”,体现的是执笔之人“笔力”。

黄宾虹说书画的秘诀是太极图,其从太极阴阳的角度分析笔墨精神。“太极图是书画秘诀”表现的是一种哲学思想,也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现象。黄宾虹将墨分为七法,即浓墨若漆、淡墨厚重、落墨遒劲、泼墨随性、渍墨苍润、焦墨似秋风含春雨、宿墨如罩染见装饰。黄宾虹笔墨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主张从差异“对立”中体现“和谐与生生不息”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黄宾虹的全部书画作品与艺术思想中。而“和谐”“生生不息”,这样的观念正是“太极”所追求的境界。除此之外,黄宾虹的笔墨精神还表达了一种“神韵”的思想,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象的艺术效果。

(二)学画必读书

黄宾虹曾说:“图画者,工之母,亦文之极也”,读书与作画是相通的。古人作画,能文章、善道德,读书之余作画,是寄情其中。若仅知“书”而不通读“诗文”,则画作中难免丧失文人的“气韵”。谢赫《六法》中强调“气韵生动”。那么“气”从何处来?黄宾虹主张饱读诗书,以观天地之景物,忠于自己对自然的认知,是“师造化”的表现。绘画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真”,而是为了寻求一种超然于世的境界。重视写生,也是为了“由画到写”,这是画作中层次变化的需要。

黄宾虹在关于“画品”与“人品”的讨论中指出,作画之人需具备“人品”,然后才是“画品”。他认为,人品的高低会影响书画的技能。所谓正己修身,修其心治其身,读书多,方能端正人品,而后“气韵”才能凝聚于画作之中。作画与做人相同,需明白理法,讲究其内在的品行方可成书画大家。

(三)“浑厚华滋”的艺术境界

从“白宾虹”到“黑宾虹”,“黑”成为黄宾虹山水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世人对其作品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黄宾虹想要创造“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却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笔墨方式。他山水艺术的“黑”是自然而然上升的一种人文精神。1932 年,黄宾虹游历青城山,山中遇雨,无法作画,便在山中听雨赏景,月影雾气环绕群山,在这般氛围之中,才改变了他的笔墨形态,这种看似偶然间发生的变化,其实是长期修身养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表现。

《仿巨然山水二》 黄宾虹

黄宾虹从山水画写生观察的过程中悟出笔法变革的道理,再加上受到西方“印象派”画风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浓厚、铿锵、斑驳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其实是一种对清代以来“柔靡软弱”画风的反驳,是其内心境界的体现。在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浑厚华滋”艺术境界,这无疑是对自己早期画作的反思。黄宾虹晚年的绘画作品刚柔并济,于浓淡、干湿之间彰显笔力,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张力。

黄宾虹在用笔的过程中,习惯用淡墨累积加以浓墨区分,这使得纸上的笔墨多了一些“滋润”的韵味,其实这种“滋润”不在于墨色的累积,取决于笔力的恰到好处。黄宾虹说:“若只以画作来分析我的画风,未必能服人,倒不如叫人家多看看天地间真山真水的变化”,画作不能一味的表现物体的外形,还需要表现物体的内在形式,以此来达到同物体本身一样的视觉效果。黄宾虹的山水画充分表达了山川的精神特质,从视觉效果上,山川浑厚,浓墨的积墨和笔力的遒劲凸显了山势的巍峨。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曾言:“湘江万里无归路,应向春风泣鹧鸪”,这是诗人此刻对生命空间的领悟,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体现。同样,黄宾虹的“浑厚华滋”不是写实,而是黄宾虹对生命的感受。

二、内美观

“美”这个字从字形上看,是“羊大为美”,以“味觉说”来谈,则是“羊肥大为美”,这些美的观念和意识来源于物象给人带来的感受。还有来源于巫术活动的“羊人为美”一说。而“美色说”则是认为这是对女性魅力的描写。总而言之,“美”的解释众说纷纭,“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在欣赏自然美时人们的心理反应。

《宿雨初收》 黄宾虹

黄宾虹的内美观充斥着哲学思想,体现了他的美术修养。黄宾虹曾说:“志道之士,据德依仁,以游于艺”,这是以艺术为媒介凸显哲学修养,讲的是创作需要以德行和修养来支持。黄宾虹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对整个宇宙万物的观察、老子的道家思想、儒家的仁爱胸怀。总而言之,“内美”是观赏者在欣赏画的过程中,透过图像本身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从哲学层面领悟到内在美,换而言之就是美思想之美。

(一)不齐之美

黄宾虹的《画学篇》谈到:“顾陆张展真内美,不齐之齐三角弧”,自然界中的物像是随意的,所以不齐之齐,齐而不齐才为美。纵观宇宙自然,弧线的三角有闭合与开放之分,是把太极中的“圆”引入三角的概念。“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完整与不完整的说法是对“不齐之美”的最好诠释。过于完整的事物会让人产生满足的感觉,这里又引申到另一种说法“缺憾美”,如月满则亏。傅雷《观画答客问》中探讨了黄宾虹笔墨态度,乱柴、乱麻看似散乱无章,实则章法自然,这里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精神重于物质

黄宾虹晚年的绘画探索和实践,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变革意识、写意精神、时代创新。黄宾虹说:“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齐白石也曾说过:“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似”与“不似”一直是历代文人墨客所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黄宾虹所说的“不似”并不是排斥绘画中对形的要求,而是反对在追求“似”的过程中,抛去绘画本身所具有的“神韵”,忽略主观感受与趣味的书写。黄宾虹重旧却不守旧,他追求表现自然,又不停留在单纯的模仿自然形态之上,黄宾虹的写生对物体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记录,但是他从来不会把写生的形态照搬到创作中,而是揭示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写意精神。黄宾虹晚期写生时强调,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需从“自然之美”“虚静”与“空灵”等哲学精神中领略要义,创造体现自然山水景观的自我优势,这也体现出黄宾虹对真实自然的理性观察。

仔细观赏黄宾虹山水画不难看出,他的山水中讲求“布虚”,“虚”在山水画中讲究的是“气韵”。黄宾虹的《古画微》提到“宋之画家,俱于实处取气,惟米元章于虚中取气。虚中之实,节节有呼吸,有照应。”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处,中国画讲究留白,这也是让画面有了生气,充满气氛。但是一味的虚也会让画面缺少骨架,变得软弱无力,所以黄宾虹画作中体现的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景象。黄宾虹研究前人山水之虚实,从宋画中得到启发,用深厚的笔力追求虚与实的变化。此外他还将“光”运用到画作中,让“山具浓重之色”,而夜色中山的墨色则更为浓重。

三、结语

“内美静中参”“不齐之齐”是黄宾虹独特的文化修养,从自然中学习规律,理性看待自然,将绘画体验内化于心。黄宾虹的艺术境界和精神修养颇为深厚,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得中国画之精髓,还需从笔墨与修养中慢慢养成。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焕然一新,黄宾虹沉重的心情得到释放。“深厚华滋”的艺术境界是他思考中国画的发展命运后得出的结论,中国画的发展不能一味沿袭古人的式样而止步不前,“师古人”笔墨之精神,心领神会之后,还要起笔创作“新”的中国画,如此,方能得到绘画的“真”。

猜你喜欢

笔力黄宾虹笔墨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入木三分
笔墨童年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