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改革初探*

2023-02-23胡江良骆红超王远兰

云南化工 2023年1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案例课程

胡江良,骆红超,朱 山,王远兰,李 松

(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由于疫情影响,逐渐使得“互联网+教育”成为教学的主流方式,特别是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其新颖性、自由性、受众多等优势迅速流行[1]。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诸多如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前预习效果不理想,教育活动受场地和时空等不足限制,极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2]。近年来,许多教师积极投入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各门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3-4]。樊红霞[5]基于慕课和微课的发展及在线教学实践的新背景,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实践证明,适当比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授课效率和教学的系统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提高了“教”与“学”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使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李芳等[6]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现代仪器分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了雨课堂的教学模式。文章基于“互联网+”环境,探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总结实践经验,为今后课程教育教学提供有益指导。

1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学情分析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工程认证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应用型、指导性及实际性的学科[7]。课程内容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规体系、相关理论、教学基础和综合分析方法,并简明扼要地对环境规划原理、流域水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模式和组织层面、产品层面、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内容和方法[8]。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32学时、2学分、学时少、内容多,既要求学生熟悉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又要掌握环境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开展环境规划、清洁生产、产品生态设计等方面实践学习。内容涉及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制度体系、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另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环境工程的学生来自化学大类分流过来,学生普遍缺乏专业认同感,学习兴趣不浓,给本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2.1 与时俱进,构建教学资源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边缘交叉学科,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传统教学中,知识主要从教材中获取,一方面教学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教材更新严重滞后,许多内容陈旧,已严重落后于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比如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将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内容修改为“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虽然只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位置做了简单的调换了,但侧重点就不同,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服从于环境保护的工作。

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与时俱进,构建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追踪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学习通(App)建立《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课程,课程内容按模块化建设,具体包括:环境管理原理、政策、技术,不同组织形式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理论及编制,实践教学四大板块[9]。在线课程内容资源主要包括:①基础资料,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教学进度安排和课程管理考核办法;②教学微视频、课件、课外实践教学视频,其中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和水城河开展水环境规划方案户外调研实践,瑶池、凤池园、六枝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三岔河流域六盘水段和盘州市丹霞山开展科考等活动。③习题库,用于知识点测试、课堂作业、随堂测试;④课程内容拓展资料,《贵州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黔府发〔2018〕26号)》 《贵州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1年6月8日)》 《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1号)》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等。

2.2 因地制宜,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填鸭式” “满堂灌”教学方法,纯理论教学过多乏味,学生参与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趣味性不足,学习深度不够,严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结合实际,灵活采用案例、探究式、讨论式等形式多样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宗旨,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提高学习效率[10]。

引入案例教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案例教学法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并和教学主题相结合,通过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了解和掌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观念或理论, 从而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①班级分组;②学生自行准备;③小组集中讨论;④总结阶段;⑤教师点评。搞好案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案例的选取要有典型性,真实可信,客观生动,紧扣教学内容,不能简单罗列,而是与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其次,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前告知案例,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教师也要提前准备好案例,案例要做到有背景、有主题、有细节;最后,教师驾驭课堂,控制课堂节奏,把握教学进度,作概括总结。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领域广,这为教学活动选择案例提供丰富素材,如在大气环境规划时,可以列举“2014年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等案例;介绍流域水环境规划时引用“水城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案例;在介绍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中的清洁生产,可以以“阜阳化工总厂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案例,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找出高污染、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提出有效对策,减少污染产生和提高能源利用率。讲授生态环境规划,着重介绍“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分析,大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11]。

融入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学习的深度。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主动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模式[12]。构成探究式教学的四个步骤[13]:①引领假设;②探索发现;③讨论归纳;④应用练习。

开展探究式教学中需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14-15]: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合适。其次,探究式教学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驾驭课堂,起到组织、服务、引导的作用。再次,“问题”是探究是教学的核心,是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的学习。比如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多目标决策方法”,每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同时存在着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要达到其最优值,并且各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如何决策?多目标决策应遵循哪些原则?同时结合实际生活生产中的案例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思考,讨论,教师做归纳点评。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浓厚的研讨气氛,促进教学相长,也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讨论式教学,增强课堂活跃度。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16]。讨论式教学三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问题。一般而言,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讨论式教学包括六个具体步骤[17]:①班级分组;②小组讨论;③小组向教师汇报;④教师选拔优胜小组;⑤优胜小组课堂展示;⑥教师点评。首先,要精选讨论问题,好的问题是确保讨论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的讨论的质量和效果。要选择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中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城市垃圾发电厂的规划选址、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提前给学生布置讨论问题,给学生充分时间的准备材料。最后,教师要给每组点评,评价各小组的优缺点,给出讨论问题的明确意见(答案)。因地制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8]。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障在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高效性、创新性[19]。

2.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借助“互联网+超星平台”将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做好线上视频等教学资源,合理安排线上学习任务,线下课堂着力解决疑难问题,以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符合时代潮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求,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特别要规范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探讨和课后个性化辅导三个教学基本环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微视频及课件学习,过关练习题测试,反馈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习通平台统计结果了解学生预习状况,归纳重难点,易错题,了解学习课前的自学情况。②课中,教师利用学习通投屏PPT对重难点知识讲授,解决学生预习中碰到的棘手问题。另外,通过选人、抢答和签到等课堂活动,实现师生深度交流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度。③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作业和讨论问题,每个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们交流讨论。另外,学生可利用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平台统计功能,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并加以个性化辅导答疑,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2.4 润物无声,融入课程思政

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自然融入“思政”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有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统一。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的契合点,建立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案例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确保“每堂课有思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必修课,未来的环境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有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20]。环境规与管理课程知识面广,思政案例库可以从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科技前沿、社会热点事件、著名人物传记 (主要贡献、人格魅力)、历史事件 (正反面典型事件)、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六盘水三线建设文化)等方面着手,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巧妙地融入课堂,对培养高级复合型应用环保专业人才有重要现实意义。例如分享环境领域优秀科学家事迹,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学习前辈们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通过对比国内外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增强同学们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自豪感,同时也要使同学们认识我国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与国外巨大差距不足,要求同学们虚心向国外同行学习,明白身上肩负的担子和压力,奋发赶超。 比如以水城区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案例、水城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规划案例为背景开展讨论,规划方案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六盘水“三线”建设文化,因地制宜、融入地方特色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保证规划方案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2.5 改进考核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重的方式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效[21]。教学过程中及时、动态、多次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学生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适当降低期末考试综合成绩中比重,更加侧重过程性考核。采用学生传统课堂表现、智慧课堂表现、专题学习报告及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五个方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考核方式和分值比例

表1(续)

通过改变单一依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评价占比(50%),同时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精确记录分析学生在学习通(App)上的学习数据,客观、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分析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根据学习通(App)上学习数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以考辅教、以考促学,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 改革效果初探

2021年下半年,我们利用“互联网+学习通平台”,建立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课程,发布任务点共137个,包括微视频123个,总时长 974 min,20个闯关测试和章节测试。学期末统计,课程访问次数达10367次,视频观看平均时长达 1017 min,最长时长 1804 min,说明有部分学生反复学习课程视频,复习巩固知识点。章节测试和作业完成率100%,学生积极参与签到、提问、讨论、随堂测验等课堂活动,学生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线上学习综合成绩优良率达64.6%,合格率达35.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基于“互联网+”环境,我们就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改革,从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模式转化、课程思政引入、考核方式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积极了探索。利用学习通构建教育教学平台,精心设计重构教学内容,规范性和科学性建设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线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受时空限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相互渗透,带给了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重塑课堂教学形态,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努力实现课堂高阶性、创新性、思政性和挑战度有机统一,打造“金课”,助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案例课程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规划探讨——以栖霞古镇都村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