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2023-02-18周玉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周玉萍,王 成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占比重,学习时间短,学生压力大,学生普遍对实践教学不重视,那么如何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如何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将传统的“指导教师打分”措施与学生互评、能力测试、实习单位反馈等相结合,探索实践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多种措施整合研究,以达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现状

研究生实践教学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研究多数集中在2010 年至2015 年,研究内容主要针对高校之间的评估,侧重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过程质量的研究比较少。综合校内校外双主体进行实践过程的质量监控方面的研究尤为薄弱。而明确监控主体与目标、综合施策、多方发力,才能够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过程质量。作者查阅中国知网,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现有学术论文仅有10 篇,可分为3 类。

第一类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主要有宋永朝、卢笑、秦旻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王金梅著《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李霞、钟志宏著《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文章,这些研究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校际之间进行评估的质量指标体系。

第二类为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研究。主要有王新政、王立海著《基于控制论模式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徐敏娜著《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文章,其中介绍了国外高校的质量保障做法,并就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实习前提条件进行了探索。

第三类为实践教学质量思考、路径探索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王丹、刘佳佳、吴强著《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高静、陆娟著《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关键》,王福斌、陈至坤、王一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过程质量控制与实践》等文章。这些研究从完善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和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及评价体系。

以上研究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观点,如实践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应有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是只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监控主体、过程控制方法和手段,才能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与对象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

2020 年,《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出台,专业学位实践教学评估指标设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包括制度保证、经费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情况等。指导性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如何;(2)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如何;(3)具体做法如何。所有这些都以“经费、制度、实践导师指导情况”等来说明。此目标体系影响着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高校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中普遍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指导教师管理、实习经费投入、实习过程管理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质量监控,即是内外部质量监控系统耦合之后共同追求目标的过程。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一为教师,二为学生,三为高校(或学院)。就教师而言,是否履行了教学任务、是否按时到实习地点指导学生实践是主要监控内容;就学生而言,是否到实习岗位完成了整体实践过程是主要监控内容;就高校而言,是否制定了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应制度。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与措施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监控的主体耦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两部分。一般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主要是以办学单位或学位点为实施对象,由政府发起或主导,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执行,以促进评估实施对象达到预定目标或提升质量的评估活动[1]。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是政府与社会,表现为教育部门评估、社会中介组织评价、行业排名等。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则主要指由院校实施的有关质量事务的自我行动[1]。主体为高校,表现为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导师、督导组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评价与管理。内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存在一种耦合关系,共同推动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图1)。

图1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主体

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监控的中间环节,耦合了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和内部教师与学生的需求,采取监控措施,部署教学与监控人员,制定监控制度规范,完成实施实践教学监控过程,达成质量监控的目标。质量监控体系的共同目标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过程质量的提高和有效性的增强。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质量保障制度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达成了共识,专家认为,“建立宏观制度与政策,应制定《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赴基地实习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2]。除了这些制度之外,还应该建立《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制度》《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补贴标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等。管理学家朱兰在《质量三部曲》中提出,质量管理是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 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逻辑过程[3]。质量策划是指规划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是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满足质量要求的过程;质量改进是根据质量标准,找出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过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管理也有质量目标、过程评价和质量反馈3 个环节。其质量目标为培养方案,质量控制方式为经费投入制度与过程评价,质量改进则为督导反馈和修订培养方案或修订管理制度。首先,培养方案确立了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决定了实践基地的选择,因而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是基本的制度。其次,经费投入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因素,《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补贴标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的用心程度。最后,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采集分数则是主要的质量监控过程。《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提供合理的过程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

2.质量监控的反馈闭环

对监督者进行监控,亦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方面,如果缺失了这项内容,监控就无法形成一个制度闭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设定了实习教学目标之后,具体执行实习环节的教师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管理部门是否认真检查了教学过程、研究生学院是否设立了督导组对实习环节进行检查,这些都需要制度来规范。建立校级研究生督导组,并形成《研究生督导工作条例》等制度,是院级或者校级组织针对教师和学生实践效果的督查、监控过程。检查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学生访谈、查看评分记录等方式,核查实践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合理性与师生的认真程度。督导制度是对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监控,保障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能够反馈到管理者那里。管理者接受信息,查实考量后做出教学任务调整、实习方案调整,或者实习单位调整等改善措施,从而使得质量监控成为一个闭环。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指导教师的评分环节。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给出考核成绩。然后,以学院检查、学校督导等几重方式叠加,监控其有效性和客观性。近年来,网络平台监控方式与传统的实习监控措施配合使用,既避免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敷衍,也避免了教师对于研究生实践过程管理不严、流于形式的问题。一些高校还采取了能力测试法来检查学生的能力达成情况,以更加完美地实现实习教学管理过程。

(一)利用网络平台监控

校内外质量监控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育部可以通过在校生、毕业生的评价,或者聘请专家,通过采集已生成的数据,形成对学校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满意度调查等调研方式形成对学校的专业排名,进而监督其实践教学情况。

校内指导教师可通过实践平台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检查。如在学生到达实习地点后,教师开启网络签到、网上提交实习报告,并通过网络进行指导,学生也可在网上互评。在实习过程中,每个环节均可设置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志等。期末核定成绩时,将网络监控数据作为评分标准之一。网络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实习报告》批阅方法结合,可以更好地监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质量。

(二)通过能力测试方法监控

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能力进行测试,验证学生的能力提升状况,也是一种监控教学质量的方法。在教学评估中,教育部专家要验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以相应的实务操作为手段进行测试。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在实践教学中,一般设置同步实习、集中实习、专项实习3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等基本技能。实习结束后,教育部专家抽取学生社会工作时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考卷,测试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标,或者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模拟考卷来测试学生能力,以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通过学生评价和实习单位反馈监控

1.学生互评法

学生互评可以用于校际之间的教学评价,也可以用于校内实践过程的评价。用于校际之间的实践过程评价,往往需要调研问卷来采集数据,而校内实践过程评价主要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过程往往由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互相打分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在对教学提出具体的实践事项、时间和内容安排之后,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对接实践基地联系人,开始实践过程。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观察呈现了学生的任务履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自觉性。

2.实习单位反馈法

实习单位往往是学生的就业单位,校外监控体系重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这直接反映了该校的专业教育质量。高校重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反馈和意见,并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纳入实习评价中,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实习过程质量。一些高校进一步举办实习反馈会,以反馈报告的形式了解学生实习表现的优点和不足,增加采分的客观性,准确评估学生的实习情况,这些均为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中的常用措施。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监控过程不是冷冰冰的督查过程,而是热乎乎的关怀和帮助过程。监控者不但要发现问题,同时还要发现出现问题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充满热忱的优秀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应该激励、帮助和指导更多教师投身于实习教学,成就学生的成长成才。正如宋新萍等学者所言:“高校考核要回到原始的轨道上来,从考核机制上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激励高校教师有精力、有能力、潜心研究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需求技能的人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