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2023-02-12李海涛杨文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毒性淋巴细胞

彭 雨,李海涛,杨文丽,余 意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且病情进展迅速,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关研究发现,部分PLC患者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后预后仍较差[1]。肿瘤微环境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造成癌细胞增殖和浸润,故可以籍此为突破点治疗中晚期PLC[2]。目前,临床上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方案给中晚期PLC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治疗获益。PD-1是肿瘤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可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破坏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恢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3,4]。本研究探讨了应用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老年中晚期PLC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9.0±2.9)岁。诊断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的标准[5]。纳入标准:(1)预计生存期≥3个月;(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有肝脏手术史者;(3)存在无法控制的心律失常、感染者;(4)存在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肿瘤癌栓;(5)并发消化道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仑伐替尼[卫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180052)8 mg(<60 千克)口服,或12 mg(≥60 千克)口服],1次/d;给予观察组患者替雷利珠单抗(百济神州上海医药有限公司,批号:S20190045)200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于每个周期第1 d应用,每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同时给予仑伐替尼口服,同上。根据疾病恢复或进展情况,调整方案。

1.3 疗效评价 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6]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直径总和缩小≥30%;疾病稳定(SD):目标病灶直径总和缩小<30%或增大<20%;疾病进展(PD):目标病灶直径总和≥20%或出现新病灶。客观缓解率(ORR)=(CR+PR)/总例数×100%;局部控制率(LCR)=(CR+PR+SD)/总例数×100%

1.4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使用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生产的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美国eBioscience公司)。

1.5 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普朗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试剂和DNM-9606型酶标仪)。

1.6 随访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2年,随访截至时间为2022年2月。在治疗期间,患者遵医嘱复查。总生存期(OS)为从治疗开始到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从治疗开始到疾病发生进展的时间或由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

1.7 毒性反应评价[7]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反应5.0标准进行评定,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无需治疗;2级(中度):存在局部的或非侵入性治疗指征,年龄相关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3级(重度):不良事件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需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致残,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4级:不良事件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住院治疗;5级:与不良事件相关的死亡。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后3个月末评定治疗疗效,结果两组ORR和LC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表面PD-1和CTLA-4表达比较 在治疗后3月末,观察组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CD8+细胞比值及PD-1和CTLA-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在治疗后3月末,观察组血清aFGF、bFGF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2.4 两组预后比较 在治疗后2年末,两组PFS分别为15.0个月和17.9个月,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0.7%对21.4%,P>0.05);对照组OS为18.9个月,观察组为25.7个月,观察组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7%对25.0%,P<0.05,图1)。

图1 两组PFS和OS比较

2.5 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5级毒性反应,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4)。

表4 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仑伐替尼为靶向治疗PLC的药物,是一种多靶点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早期运用于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目前已逐渐取代索拉菲尼,成为治疗PLC的一线药物。虽然靶向药物治疗可在短时间内使肿瘤显著缩小,但易出现耐药[8]。应用PD-1抑制剂产生的抑制反应可导致细胞周期停止,起到抗肿瘤作用[9]。仑伐替尼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形成,刺激肿瘤微环境并诱导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从而促进抗PD-1的抗肿瘤活性[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ORR和LC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老年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与相关研究结果略有差异[11]。

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在PLC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肿瘤微环境改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促进免疫逃逸[12]。有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用于评估肿瘤的病情进展[13]。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8+细胞比例现在高于对照组,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14]。

CTLA-4也是一种下调T细胞功能的重要共刺激分子,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在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可介导T细胞凋亡过程。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表面PD-1和CTLA-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可抑制PD-1和CTLA-4表达,能起到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可导致肿瘤局部缺血缺氧,直接刺激血管生成,同时可促进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15,16]。仑伐替尼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提高免疫活性作用,可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改善PD-1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作用[17,18]。仑伐替尼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活性而阻滞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19-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清aFGF、bFGF和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联合组降低更显著,表明该联合治疗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协同抑制肿瘤生长。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毒性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
奶牛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