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题性艺术展览信息传播策略探析

2023-02-11刁艳阳

中国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信息传播媒介

刁艳阳

[摘要] 主题性艺术展览是在重要历史节点所开展的一种艺术实践,其信息传播策略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通过分析主题性艺术展览空间偏向的媒介属性和时间偏向的文化记忆属性,继而对主题性艺术展览外部信息传播的价值框架、时间策略偏向和空间策略偏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价值框架包含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次,时间策略偏向拉长宣传时间轴,空间策略偏向文化场域的空间叙事和媒介空间的立体化传播。根据当下的媒介环境和社会语境,本文从叙事方式、传播内容、受众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调整和补充策略:一是叙事空间拓展策略,分别是加强展览叙事结构的精致度和将跨媒介叙事作为传承的转化接口;二是知识传播策略,分别是运用知识溢出效应进行知识传播、依托展览推进社会美育;三是新受众(按:一般指年轻一代)传承策略,分别是增强仪式感和互动性、精心打造文化共享空间、积极拥抱新传播形态。

[关键词] 主题性艺术展览 信息传播 媒介 文化记忆

主题性艺术创作古已有之,主题性艺术展览近年来更是愈发受到关注。近几年,党和国家重大事件节点密集,纪念性、庆祝性的艺术展览在各地频繁举办,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社会群体间留下了深刻的文化记忆。扩大此类艺术展览的传播力度,能够起到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作用,而传播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也是展览策划阶段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新时代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为主要的讨论对象,结合实际案例,对相关的宣传策略加以探析,试图通过艺术展览的传播特质,寻求更加贴合艺术规律、契合当下社会实际的主题性展览信息传播策略。

一、主题艺术展览的内涵和两种传播观

主题性艺术展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分析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策略,需要明确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内涵。信息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又与传播观念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因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传播观念。

学者张冰指出,“主题”是一个宏观的视角,是可以反映时代与社会、国家与人民,能够唤起更多时代共鸣并且具有社会延伸效应的议题。[1]由此来看,主题性艺术展览应该是围绕时代主题举办的艺术展览,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专题、多种因地制宜的形式来集中展出一批艺术作品,展示、歌颂、纪念与相关事件密切关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既指向过去的成就和经验,又对当下和未来起到警示和勉励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本文研究的主题性艺术展览主要是为纪念党和国家重大事件、探讨社会重要话题而举办的大型展览。

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范畴内,“传递观”占主导地位,而传播是以控制为目的实现信息或信号在空间传递的一种信息扩散方式,以提升信息传播速度或效果为目标,强调的是媒介的技术性,即重视信息在空间维度的扩散。美国文化研究学家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将传播定义为一个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象征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分享、参与、联系群体和群体感情以及群体信仰的表达,强调符号的象征性、艺术性和戏剧性,重视社会在时间维度的维系。传播“仪式观”近年来在文化研究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影响力与日俱增。凯瑞提出,就“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而言,“这两种对立的传播观并不需要相互否定”[2],即二者在信息传播研究中的运用可以并行不悖。传播学家英尼斯则提出传播具有“偏倚性”。这两种传播观分别偏向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而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二、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双重传播属性

基于这两种传播观,笔者将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策略分为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种。媒介和文化研究分别占据两种传播观的中心地位。根据这两种传播观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主题性艺术展览应具备双重属性——空间偏向的媒介属性和时间偏向的文化记忆属性。

(一)空间偏向的媒介属性

有学者指出:“人类利用媒介创作艺术形成创作媒介,利用创作媒介实现自己的构思形成文本媒介,进而让文本媒介借助特定的傳播媒介进入受众的视野,这是艺术利用媒介实现自身价值的三大步骤。”[3]艺术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其将信息传递给特定受众,因而天然具有媒介特性。展览作为艺术的“特定的传播媒介”之一,实现了艺术的价值,同时也被赋予了媒介属性。在传播的“传递观”中,媒介处于中心地位。艺术展览的媒介属性是偏向空间的。由于艺术展览具有媒介容器属性,其传播力量与媒介景观的呈现密切相关。

1.形成公共空间的媒介容器属性

理解艺术展览的媒介属性,绕不开对其形式感和质料性的关注。[4]从形式感层面来看,在主题性艺术展览中,诸多辨识度高、符号性强的形象被以艺术编码的方式聚集在同一个展览中,共同指向展览主题。展览集中展示艺术作品,传播艺术理念,体现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形态,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建构起艺术传播的公共空间,容纳、传递形象和符号,具备艺术媒介容器属性。[5]从质料性层面来看,主题性艺术展览完成了艺术影响力的延伸。其借助有形的艺术作品、展陈物品等物理介质,凭借美术馆、画廊等物理空间向公众开放,赋予艺术作品文化传媒产品的意义,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完成了艺术的再生产,对扩大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有着显著作用。以书法艺术为例,其在古代是一种“书斋艺术”,传播面一度仅限于文人阶层,近现代则通过公共展览走向大众,此后更借由展览延伸的宣传报道把信息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进入了对创作和市场都存在深刻影响的“展厅时代”。

2.突破空间的媒介景观[6]呈现

主题性艺术展览作为重大事件的一部分,通常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媒体宣传。主题性展览主要依托视觉艺术呈现,在媒介呈现上能够形成引人瞩目的媒介景观。媒介景观的概念源于法国境遇主义运动创始人居伊·德波所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即通过媒介呈现给大众宏大的奇观或景象。主题性艺术展览以超越功利的艺术形象、观众积极参与的仪式景观向社会公众传递艺术符号和意识形态,成为艺术嵌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主题性艺术展览在媒介空间建构了盛大的媒介景观,突破了不同空间的阻隔,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展示。各阶层社会公众在美学体验中以审视、互动、交流等方式围绕媒介景观进行文化消费,促使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媒介景观向着更深远的空间传播。

(二)时间偏向的文化记忆属性

主题性艺术展览作为艺术传播的产物,在特定时间节点、特定场所建构起了统一的文化记忆,具有显著的文化传承和加强社会向心力的功能。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在研究中指出,文化记忆超越个体记忆,诞生于历史的特殊时刻,以文化体系为构建主体,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中,塑造、延续着集体记忆。[7]在主题性艺术展览中,文化记忆附着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承载着文化记忆。艺术展览具有时间偏向的文化记忆属性,以多次举办的仪式为表征,是重大时间节点的“记忆之场”。

1.文化记忆属性以仪式为表征

全社会共同参与并留下诸多个体回忆和共同回忆的重大事件,可以通过仪式性的庆典活动将与之相关的集体记忆唤醒。有研究指出,艺术展览含有多种仪式表征,展览空间、展品陈列、观众的观展行为等都具有为社会共同体提供维系纽带的功能。主题性艺术展览更加强调仪式性,主要围绕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政治和社会事件展开创作和宣传。主题性艺术展览作为重大社会事件的纪念活动,也具备节日庆典性质,随之产生的节日记忆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日常记忆差异显著。此类展览通过定期举办,反复地对已有的社会秩序加以确认,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仪式。

2.文化记忆属性催生“记忆之场”

有关文化记忆的研究指出,每个群体都会将自己特有的回忆以自己的方式落脚到某个地点并加以纪念。艺术展览是以时间或专题为顺序,将展览主题通过艺术符号注入意义层面,通过书法、绘画、雕塑、摄影、刺绣等艺术文本直观感性地展示出来,再通过前言、导语、海报、展签等语言文本加以阐释,最终结合展具和展陈方式,创造出独有的艺术语境。此外,展览是向公众开放的、具体可感的艺术现场,是完整的现实空间。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将群众记忆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段,为广大群众的集体记忆开辟了一个纪念、回忆、思考的独立空间——参与了特定时段社会生活和时代建设的人们将得以在此共享记忆。这样的艺术现场形成了该重大主题的“记忆之场”,参与了社会建构。与传统的纪念馆、纪念碑、陵园等固定地点不同,艺术展览具有临时性。它作为“记忆之场”,更多是体现在文化意义层面。

主题性艺术展览兼具媒介和文化记忆的双重属性,自发性产生传播和宣传效果。其内在蕴含丰富的传播内容和充分的传播潜能,需要外部宣传来配合筛选出宣传亮点并扩大宣传面、增强传播力。

三、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价值框架和信息传播策略

围绕主题性艺术展览开展的宣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二次传播,即令艺术传媒文本在媒介语境下扩大宣传阵地,在艺术传播空间内完成审美再创造、再生产,让展览主题和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渗入文化结构,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这样的信息传播具备强烈的文化立场,通常在一定的价值框架下开展,带有明显的策略偏向。笔者之所以认为这种信息传播带有策略偏向而不是一种传播策略,是因为这种传播方式往往在实践中因某种偏向而成型,只是未必出于某种明确的策略指引。笔者在下文将结合近年来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宣传经验,分析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宣传的价值框架,并对其策略偏向进行梳理。

(一)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三重价值框架

主题性艺术展览既是社会实践活动,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之地,其信息传播处于意义输出环节,而意义输出处于内在的价值框架之下。有学者指出,“艺术创作的主题、对象和媒介,亦一直处在不断渗透、转化和嬗变之中”[8]。这里谈及的主题、对象和媒介分别指代社会领域、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分别指向展览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1.立足艺术本体的审美价值

主题性艺术展览归根结底是一个艺术作品展览,是以高质量的内容建构传递审美价值的展览。艺术家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技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好坏,如书法作品要讲究章法的开合收放、点画的疏密浓淡,美术作品要讲究色彩对比、造型创意、材质肌理以及作品立意。这些艺術形式都蕴含并体现着时间之美、顺序之美、节律之美。[9]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本身就蕴含着崇高、庄严之美,因而主题性艺术作品相较其他艺术作品多了一份庄重之美。本雅明在讨论传统艺术的“光晕”概念时提出:“它可以离得很近,却是一定距离之外的无与伦比的意境。”这意味着观众在鉴赏和体验展览时,往往会与展览主题和创作者展开精神交流,进而使主体的审美体验得到激发,从而建立起审美价值观和判断力。审美价值赋予了展览震撼人心的力量,为展览营造了艺术的“光晕”。

2.演绎时代主题的社会价值

主题性展览以历史性的宏大叙事为表征,在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举办,主旨是记录时代、展现家国之美、凝聚建设力量、讲述中国故事,以此唤醒社会大众的集体意识,强化全社会的民族认同感。近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以“伟业”“征程”“红船颂”为主题的系列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即是依托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对我国重要历史时刻进行的回望和献礼。这类展览将主题性体现在艺术文本中,具体表现为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美术作品的题材与画面、摄影作品的取景和标题。比如,在2020年的“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上,艺术家依托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驻村干部的扶贫手记和扶贫成果等文本资料,对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成就的史料内容进行了生动的艺术表现。这类展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人民性”进行了高度诠释,整体的宣传基调严肃庄重、积极向上、边界明晰,以特定的立场、框架和主题促进了观众审美和情感的统一。

3.承载文化记忆的文化历史价值

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面向过去、指向未来,形成了“社会文化语境中现在和过去的互动”[10]。沿着展览形成的“记忆之场”,观众从特定视角见证着历史,找到了与自身相对应的历史坐标,建构起了身份认同。艺术展览通过艺术品、媒介和观展实践,以历史的宏大叙事给予个体以新的体验,使个体将“过去之我”和“现在之我”相连接,对历史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巩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触发个体情感的同时塑造了记忆共同体,影响着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共享记忆的形成。这种文化记忆的影响可以形成文化力量,帮助人们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与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相通。

在这三重价值框架的影响下,新时代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的通达,使相关信息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能够迅速抵达社会公众,另一方面要实现历史文化价值的共享,留下文化记忆。经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媒介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发展下,两种传播观在当下的信息传播中均有体现,具体表现为以立体化传播、多主体参与的空间偏向策略和以延伸时间轴为特征的时间偏向策略。

(二)空间传播策略的偏向

当下,媒介技术飞速发展,数字传播、智能传播、全媒体传播的时代已经来临,“VR”(按:虚拟现实)、全景图、数字孪生/3D数字化呈现、“AR”(按:增强现实)、“MR”(按:混合现实)、全息影像、裸眼3D、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等技术已应用于艺术领域。在这一时代语境下,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宣传形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官方到个人的全媒体传播。伴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空间传播策略的偏向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即文化场域的空间叙事模式和立体化的传播模式。

1.文化场域的空间叙事

展览是在“场域”中呈现的,“‘场通常是展厅或展场,‘域通常为带有思想生产的布展现场”[11]。“场域”是有形的物理空间——“场”和无形的意义空间——“域”的结合,通过显性表达与隐性表达、抽象表达与具象表达相融合的叙事方式,以策展、布展的社会性实践形成文化空间。重大社会历史事件通常包含多个方面、多个时间节点,因而主题性艺术展览一般需要细分多个专题,并在专题中按照一定顺序多层次呈现历史事件。在现实空间中,策展人需要通过配套的展具、灯光、色调、分隔出的空间来与艺术作品形成互动,即借助艺术展厅的环境,通过作品的显性表达与场域的隐性表达、作品的抽象表達与场域的具象表达,建构起崇高肃穆的传播氛围,实现信仰或意义的共享,完成文化场域的空间叙事。

2021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即分为了“百年辉煌”“崇高信仰”“光昭九域”“地方系列展”四个专题(篇章)。其中,“百年辉煌”篇围绕百年党史中的153个重大事件和伟大工程展开,以书法作品展示宏大叙事,展馆被安排在展厅空间较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崇高信仰”篇以微观视角呈现。书家通过实地采访、观察,书写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展馆被安排在气氛庄严肃穆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光昭九域”篇以历史文献的形式,展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以及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洗礼的早期共产党人、爱国人士、文艺巨匠的墨迹手稿,旨在面向历史深处追溯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这部分作品尺幅较小,展馆同样安排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地方系列展”举办于全国各省份,在广阔的基层空间传递了展览的精神主旨。展览的展板采用了红色调,喻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革命精神。书法作品旁边配有小楷书写的释文,方便观众解读。从这一展览的空间叙事逻辑可以看出,在展览主题较为明确、宏大的情况下,作品本身的内容和物理空间是无法分割的。二者会生成一片共同的文化场域,一并完成空间叙事。

2.媒介空间的立体化传播

大部分艺术展览的传播力会受到线下实体空间的限制,这是因为能到实地看展的观众数量有限。在新媒体传播力渐渐超过传统媒体的时代,主题性艺术展览正不断升级信息传播方式,逐步实现信息投放的全渠道覆盖,从而达到时空一致,宣传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媒介空间的立体化传播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整合媒体资源,从分散的媒体宣传升级为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将不仅限于各类媒体平台,还包括户外广告、自媒体在内的一切传播形态。以“‘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2023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为例,其虽然采用了传统的线下展览方式,但运用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如线上展厅小程序、App首页推流、自媒体宣传,形成了传播矩阵,提升了传播效能。

二是借助媒介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宣传纷纷突破图文报道的单一形式,开始采用多种宣传途径:通过录播或现场直播的形式采访著名书家、开幕式嘉宾、参展艺术家,提供给受众更多参与感;通过网络留言等方式,使场内外观者的沟通渠道建立起来;通过打造网上展厅,让异地观众能360o或720o实景观展,实现比在展厅更加细致的观察,同时还能参与互动;采用数字艺术展的形式,为观展者精确导航,使展览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感。在媒体传播之外,主题性艺术展览也会采用印制、发放展览画册等传统手段来延展传播空间。

(三)时间传播策略的偏向

文化记忆的产生途径之一是仪式性活动的反复举办,如此便可通过时间线的不断延续来加深人们的记忆。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展期有限,因而宣传的窗口期也相对短暂。不同于以往仅在预告、开幕式、闭幕这几个时间节点进行重点宣传,新时代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宣传是持续性的,宣传轨迹为一条持续延伸的时间轴,宣传的端口在向前推移。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策划,展览中学术知识的厚度不断增加,由此得以对抗流量巨大的数据化传播对有效信息的稀释。

1.拉长宣传时间轴,留存文化记忆

一是精准把握时间节点。为唤醒公众记忆,营造纪念氛围,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作为纪念或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举办时间一般会选在全国性纪念日来临之前,以适应社会整体的舆论环境。在宣传时,重大主题性艺术展览一般会把握预热、开幕式、闭幕这3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精准的信息投放和造势,同时会将宣传期延长至撤展之后。近年来,主题性艺术展览较多选择了巡展的形式,如“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在北京首展之后,从中精选出来的佳作又走进全国多地美术馆,实现了基层一线的影响力持续传导。

二是活动的宣传端口前移。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2022年“墨韵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江苏书法大展”为例,其与前几次主题性艺术展览相比,不仅预告时间提前了,预告内容也增加了。在主题性艺术展览举办前两周,展览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发行量大的传统媒体、网络平台以刊登邀请函的形式发布观展邀请、展览内容介绍,在版面的醒目位置强调了展览举办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提前刊登知名书家名单、参展作品缩小版图片来吸引观众前来观展。在预热期间,相关宣传持续不断地重复预告,展览的新意和亮点不断得到强化。

三是共享文化记忆。快速的传播速度和海量的数据信息会令记忆难以沉淀。法国哲学家德布雷指出,共享信息愈发容易,共享历史却愈加困难。[12]想要打破这一困境,主题性艺术展览一方面要对应时间节点定期举办,不断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要借助“H5”和“VR”技术,设置传播便捷、能长时间保存、观展人数上限高的数字展厅或网上展厅,让展览主题事件能够在媒介空间里长久留下数字印记,在一定时间内对不同群体的观众反复传播,形成文化记忆共享。

2.多传播主体在“私人时间轴”参与互动

学者彭兰提出了“私人时间轴”的概念,指“在专属于自己的媒介空间里,就像大众媒体对公共时间轴的控制一样,个体可以在时间上自由控制他的信息发布和其他媒介行为”[13]。“私人时间轴”上有实时、延时、伪实时等不同的时间状态。借助智能传播的广泛连接、算法推荐等媒介技术,艺术家、策展人、艺术爱好者、社会公众作为传播主体都会进入与展览相关的传播圈层。各传播主体聚集在媒介空间中,可将注意力指向展览,在“私人时间轴”上参与互动,具体途径有三种。

一是艺术家发挥名人效应,开展广泛的人际传播。艺术家是主题性艺术展览的创作主体,也是重要的宣传力量。作为“阐释精英”,艺术家有机会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除公共空间的大众传播之外,相关艺术家的自我宣传一般几乎与官方宣传同步。他们会在自媒体进行个人传播,在各种社交平台转发新闻链接、发布展览作品图片、访谈短视频、发起直播,向观众全面、深入地介绍展览的细节,以此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聚集。

二是艺术爱好者投诸情感,参与传播。艺术爱好者、网络红人等网络上有流量积累的传播主体也会积极参与传播,在以他们个人为中心的传播网络、传播链条上催发传播裂变。一些现场观众、艺术爱好者以参观打卡、拍摄视频等方式参与传播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会加强情绪上的认同感。

三是非艺术圈的观众与展览信息跨界接触。各主流媒体平台往往在展览前会发起话题,以此提升展览内容的可见度。非艺术圈的群众会在算法推送下突破圈层壁垒,接触到展览信息,跨界的内容分发由此得以实现。

(四)信息传播策略的待强化之处

结合前文可知,两种传播观都在实际的传播策略中发挥着作用。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时空一体化是大趋势。在实践过程中,展览宣传需要强化信息传播策略,避免出现下列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

一些展览在形式上看起来气势宏大,然而内容的支撑力并不强。比如,这些展览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参展作品的图片或艺术家的简介,虽然内容的美学价值不一定低,但富有艺术气息的个性化表达太少,情感温度极低,且传播内容单一、枯燥,宣传中的学术性话语过多,面孔过于严肃,与受众距离过远。除此之外,一些主题性艺术展览选址轻率、地点偏僻,展陈设计千篇一律,很难得到普通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另外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众的审美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对艺术活动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2.强传播,弱传承

毋庸置疑,现代媒介技术对空间的征服几乎已经可以达到无远弗届的程度。媒体平台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能够让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被传递到任何偏僻、微小的角落。然而,媒介对时间的控制性偏弱,毕竟不是传播力足够强就能够形成文化记忆的成功传承。德布雷指出,传承是时间层面的价值与知识的代际传送。在现实中,能实现代际传送的展览少之又少。从主题性艺术展览的角度来看,在展览撤展、宣传结束后,该热点通常会迅速被其他社会热点所掩盖,曾于社会群体间留下的记忆也将消退。从当下来看,除了定期举办展览、多开设数字展厅等方式外,着眼于文化传承的展览手段较为有限。

四、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策略

目前,艺术观念不断更新,媒介迭代日新月异,受众群体的结构无时无刻不在调整,这些都深刻影响着艺术传播的内在逻辑。要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做好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工作,并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我们可以尝试从叙事方式、传播内容、受众定位三个方面入手。

(一)叙事空间拓展策略

有学者总结了数字内容的几种全新表达逻辑,分别是显性表达与隐性表达相契合、抽象表达与具象表达相融合、融合表达与数据表达相支撑、二维表达与多维表达相演化、个人表达与公众表达相转换。[14]这样的表达逻辑在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传播中已初见端倪,其对叙事空间的拓展有借鉴意义。

1.加强展览叙事结构的精致度

中国书法家协会明确提出了“三段式”主题性创作思路,即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提倡书法家对叙述对象进行深度调研和体验,进而以自作文的形式转换成审美叙事。这其实就是叙事视角的转换,也是对叙事空间的不断拓展。策展人首先要打破常规的叙事逻辑,在策划展览时依托创新思维细分专题,力求以新穎的立意震撼人心。同时,要重视审美表达,使参展艺术品和展览环境实现文质兼美。比如,在2023年“与古为新——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中,策展人在展签上设计了关于作品的评论,以此帮助观众鉴赏作品,还在作品旁边设置了二维码,方便观者看到临帖作品的原文、释文以及背后的故事。这种宣传方式使一幅作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大大拓展了叙事深度。

2.将跨媒介叙事作为传承的转化接口

主题性艺术展览进行信息传播的目的在于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记忆,而艺术语言的表达对观众的理解力有一定的要求。传承的前提是传播,传承需要通过传播的解码来完成。德布雷认为,传承必须通过一定社会组织的加工精炼,并赋予传承的事物以象征意义,同时要通过物质载体把信息保存下来,让它超越时间,而这其中要经过一个中介化的过程。跨媒介叙事可以通过内容在不同媒介接口上的重新演绎、改编,实现艺术内容的有机转化,进而完成传播和传承。有学者这样论述跨媒介叙事:“在实际的跨媒介叙事实践中,跨平台、参与创作者的扩充、故事的延展这三个元素不是各自独立地发生,而是相互融合、并行不悖。三者有机地统一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开放、有规则的宇宙,才算一种成功的跨媒介叙事实践。”[15]跨媒介叙事在艺术展览中已屡见不鲜,如将新闻稿、会议公报转化为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把丝绸之路的故事绘成工笔画,把海滨生态治理的故事用多幅刺绣作品连接成刺绣画作……通过艺术实践,许多原生故事被改写,变得更丰富、更具艺术性。将来的主题性艺术展览要围绕故事内核,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平台,将显性内容之后的隐性内容以联想、续写等方式传播开来,形成传承的机制,继而从参展艺术家和艺术表现对象入手,进一步续写展览参与者的故事,将个人表达和公众表达相结合。受众也是展览的参与者,主题性艺术展览可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引导受众参与展览的评价和讨论。

(二)知识传播策略

策展人要善用知识溢出效应,[16]有效补充展览内容,延伸展览时间。主题性艺术展览是复杂的综合文化系统工程,除了要弘扬自身主题、传播优秀艺术之外,还要运用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建立联系。策展人要实现展览前期和后期工作的转化,围绕展览开展系列知识传播活动,广泛地推进社会美育。

1.开展知识传播

要想举办好一个展览,需要策展人把控好每个环节。举办展览的过程中,策展人可以将宣传的时间轴进一步前移,在策划环节就将知识传播的意识根植其中,将艺术家采风的过程、艺术处理的方式、遴选作品的评审经过、场馆的布置、装置的运用等适合披露的信息纳入展览和宣传报道的范围之中。在传播阶段,相关宣传人员要精心剪辑,将宣传内容和展览配套传播。这样的过程性资源是展览的衍生信息,因具有真实性和生命力而更加贴近群众,更能展现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匠心,更能让受众对艺术作品建立深刻的理解。

2.依托展览开展美育

能被大众接受的艺术才能称为艺术。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了“共同经验”范围,指出:“两个试图交流的个人必须积累有相当的共同经验,即在信源和目的地之间,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真正有所谓的交流,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号才能为信源和目的地所共享。”[17]要保障传播效果,需要不断扩大展览与观众间“共同经验”的范围,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审美愉悦。主题性艺术展览不仅要宣扬民族情感和国家的文化艺术,还要普及艺术知识。在展览时间之外,策展人要面向群众拓展展览的公共服务,以促进展览的文化延伸。比如,可以在展厅设置导览环节,邀请艺术家作为志愿者,亲自在展厅为观众讲解创作背景、专业知识。也可以在展览期间每天分批发布展览作品,邀请主办单位的有关专家、艺术评论家等进行评述。还可以配套举行艺术知识讲座、学术论坛,提升展览和艺术作品的学术内涵。举办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展览的深度和专业影响力。在“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开展后,幕后的策展人、展陈设计者、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展出场馆的工作人员都介绍了各自在展览中的工作,如首次展出的篆刻作品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制作底座、为什么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等。这些展览范畴内的专业知识解答了观众的疑惑,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环。

(三)新受众传承策略

人是传承文化的主体,文化只有在不断传承中才能保持生命力。在展览的受众人群中,年轻一代是艺术宣传工作最需要关注的。他们是数字媒介的主流用户,其中“Y世代”和“Z世代”[18]人数众多、文化消费能力最强。据数据服务提供商“TalkingData”在2022年发布的《2021新消费人群报告》,目前“Y世代”人数约3.15亿,“Z世代”人数约2.33亿。他们既是劳动力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中国传媒大学课题组发起的关于“Z世代”文化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是否获得乐趣是83.75%的“Z世代”在消费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且在所有消费目的中位列第一,69.91%的“Z世代”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观影、旅游等体验式消费,表现出偏好创意和仪式感、重视体验的文化消费习惯。[19]

因此,策展人要借鉴“共同经验”范围理论,结合年轻一代的精神需求、价值观念和媒介使用习惯,在未来的主题性艺术展览中融入更多创意元素,积极拥抱新的传播形态。笔者此处列举三种提升传播策略的方式。

一是增强仪式感,提升互动性。策展人要在策展阶段展开调研,在宣传过程中对展览的创意和亮点进行深度挖掘,并在展览中融入当下的“国潮”“二次元”等流行元素,增加信息的潮流感。

二是精心打造文化共享空间。线下展览的传播地点可以设置在地理位置优越的美术馆、繁华的商业街区等。打造线上空间时可以将信息投放至各视频平台、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等网络社区,同时将信息安排在页面的显眼位置,将展览内容转化为短视频、互动话题,再根据受众习惯,对投放时间、投放形式进行科学策划,利用“AR”“VR”和创意小程序等多媒体形式展开宣传。策展人还要善用网络流量,让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域传播者参与到信息宣传中。2022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聯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展览期间,有网友在某视频平台直播看展,高雅又富有新意的展览设计和书法作品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弹幕评论。他们中,有的人对作品表达了欣赏和赞美,有的人好奇提问,有的人专业解答。弹幕与直播图像构成了显性和隐性叙事的融合,形成了一次典型的跨媒介叙事体验。

三是积极拥抱新的传播形态,尝试使用数字化展览衍生品。一些展览和公益活动已经在关注虚拟空间的数字藏品(NFT)并开始付诸实践。在之后的展览中,策展人可以考虑借鉴这类全新的传播形态,协调作者和平台,尝试将个别展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展览纪念品的形式面向大众传播。

五、结语

本文立足“传递观”“仪式观”两种传播观,从主题性艺術展览的媒介属性和文化记忆属性着手分析,研究了主题性艺术展览多维指向的价值框架。在当前的媒介语境下,空间策略偏向文化场域的空间叙事和媒介空间的立体化传播,时间策略偏向拉长宣传时间轴以留存文化记忆以及在“私人时间轴”参与互动仪式链。笔者根据艺术展览和传播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三种传播策略,以对原有信息策略进行补充和更新:一是叙事空间拓展策略,分别是加强展览叙事结构的精致度和将跨媒介叙事作为传承的转化接口;二是知识传播策略,分别是运用知识溢出效应开展传播并依托展览开展美育;三是新受众传承策略,主要面向年轻一代,通过增强仪式感和提升互动性来打造文化共享空间,积极拥抱新的传播形态。

主题性艺术展览的文化引导力和示范力巨大,在引领风尚、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显著。进入新时代,主题性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手段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和进展,只是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此才能更具时代价值、更具社会影响力。

注释

[1]参见中国书法家协会在2023年1月举办的“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学术工坊活动综述。

[2]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3]王廷信.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J].美育学刊,2020(6):55.

[4]参见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

[5]陈鸣在《艺术传播原理》中指出“在艺术传播媒介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提出了艺术媒介和艺术媒介容器的概念”,认为艺术媒介的容器是文字、图像、声音等的物质载体。展览与设施传媒机构、公共空间都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把展览看作是一种艺术媒介容器具有合理性。

[6]“媒介景观”即通过媒介呈现给大众宏大景象或奇观。

[7]阿斯曼夫妇对文化记忆的定义较为模糊、晦涩,该处表述借鉴了学者燕海鸣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中的转述。

[8]王静.划界与跨界——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艺术教育的启示[J].美术观察,2023(2):90.

[9]此处为陈振濂在《书法美育》一书中对书法之美作出的总结。

[10]学者阿斯特利特·埃尔在《文化记忆研究导论》一文中将“文化记忆”界定为“社会文化语境中现在和过去的互动”,这是一种概括性的理解。

[11]吴鹏.美术馆的共生逻辑:空间中的展览和展览中的空间[J].艺术市场,2023(1):58-61.

[12]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8.

[13]彭兰.分化与交叠:移动时代的时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5):22-24.

[14]陆小华.数字内容的表达逻辑与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22(15):77-79.

[15]参见于成、李丽萍于2021年11月16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文章《何谓跨媒介叙事》。

[16]所谓“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溢出效应分为知识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溢出效应等。这里主要指组织展览所需的艺术、管理等普及性知识。

[17]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95.

[18]“Y世代”指出生于1980年至1994年之间的一代人,“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一代人。这一概念最初流行于欧美国家。本文之所以引用这样的概念标签,是想对不同年龄的社会群体有所区分。

[19]白雪蕾,马姗姗.Z世代文化消费报告:消费新力量 年轻新态度[N].光明日报,2022-02-22.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信息传播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浅析哲合忍耶的苦难记忆与心灵皈依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