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语境与艺术审美标准初探

2023-02-11郝强

中国美术 2023年6期

郝强

[摘要] 就日常创作而言,艺术家们既在不断地审视、寻找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境,又在研究艺术审美标准以及艺术表达方式与艺术语境的相互转换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审视艺术家日常化的个人创作与艺术语境、审美标准等问题,阐述和探讨艺术的相关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及的“艺术语境”并非指向艺术的本体语言,而是依托“功夫在画外”展开剖析。

[关键词] 艺术语境 审美标准 审美原则 艺术认知

艺术家在日常的创作中,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美学知识与对日常生活的批判,逐步使艺术走向了日常化。他们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与自我创作的关系,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和现实环境下研究艺术的历时性。随着各种思潮、学说和艺术形式的兴起,当代艺术创作愈发多元,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和审美标准的差异等长久处于艺术界争论旋涡的中心。

一、如何理解日常生活与个人创作的关系

一个人日常习惯怎样的生活方式,通常就会形成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是艺术生命的基础,决定着人们从事艺术创作时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决定着艺术家的生活及创作方向。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艺术必须满足于自身手段范围内,在自己单独的世界中创造奇迹。”

一个艺术家要进行艺术创作,就要真正理解自己所拥有和融入生活的价值观及客观生存环境,同时还要认真地解构它们,直到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到底看重什么以及为什么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只有对自我建立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艺术家才能真正创作出兼具社会意义和自我艺术语境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在解构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深刻地感知现实生活并对之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否定和不断的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聚会时经常会谈及职业、住所、业余活动等经常性的话题。这些话题反映了他们拥有怎样的社交圈和价值观。不过,艺术家有别于其他人的特质就是时常拷问自己,思索自己目前的价值观是否与个人的艺术创作观相同。他们乐于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放弃一些观念并重新拾起和梳理出一些观念。这其实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解构。

艺术家既然已经解构了自己的生活,并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认知所在,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积累的客观经验是否有助于自己在艺术创作中进行审美判断,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艺术上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反观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容易导致自己的失败,确定哪些认知有利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以及哪些生活经验会影响价值观的重塑。艺术家在解构生活的同时还必须接受一些日常生活的考验,比如贫穷、乏味、不受欢迎等——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境况。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陷入一种难以为继的境地,艺术家也不能免俗,只是艺术家会通过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判断,更加清晰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真正的自己。做到这一点的艺术家才有可能成功,尽管他自己也许并不这样认为。毕竟对大多数艺术家来说,日常生活所能带给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成果还是艺术创作本身。

二、艺术语境的基本界定

艺术语境的界定一定建立在艺术家原创的前提之下。只有这样,艺术家个人相对独立的艺术语境才会形成。笔者认为,所有的艺术形态都具备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技艺促成的形式美感,二是对时代语境、地域语境的思考,即艺术作品产生时所映射的历史文化背景。大多数人通常只注重艺术的审美价值,且这种审美价值的形成往往只是建立在艺术模仿之上。其实,艺术家最需要的是深层次地感知和挖掘隐藏在社会实践经验背后的价值观。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能拘泥于只是客观诠释自身经验,而是要提炼观念,对之进行多元整合和创造性转化,梳理出带有自己逻辑印痕的艺术语境,这一点尤为重要。不管用什么样的观点来评判艺术的价值和标准,都不能简单地建立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层面,而是要通过对艺术语境的分析来帮助艺术家确立艺术的认知标准。

我们要重视艺术美学的客观性。几乎每一位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想改变或创造一个新的空间语境,此时我们通常是用自己模仿的理想形式来设定空间主题,并为之打造一个所谓完美的表现形式,以此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完美渴望,从而实现自我艺术语境的建构。

当然,也有一些艺术家认为艺术语境并不重要,作品本身有一个美丽的主题就好。不过,笔者认为艺术不能仅作为某个主题的装饰物。不管什么样的艺术都需要根植于一个完善的体系之中,能够明确地向观众传达思想,同时建立一种假设倾向和问题意识,使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力量被激发出来。

三、艺术语境与审美标准的关系

艺术语境的产生离不开社会语境、人文语境和自我存在语境。审美标准包含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本体语言标准以及人们的认知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绘画艺术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大多较为理性。从“形似”到“神似”、从“格调”到“笔墨”的发展脉络诠释了如今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至于西方關于绘画标准的讨论,早期是“艺术模仿论”。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提出“绘画是一门科学”,主张绘画艺术要应用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原理。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使艺术观念愈发多元,艺术的评判标准不再单一。总之,古今中外绘画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也不是单一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标准主要取决于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历史影响下的审美认知。从表面上看,艺术语境确实和其他文化语境一样,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主观表现,是一种精神产品,专门用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艺术语境作为审美标准来说是非功利性的。视觉艺术所关注的是事物存在的各种形式,依托于艺术家对形式美的观察、提炼和研究。艺术家要怀有超然物外的态度来与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超我的心态展开静观和反思。

随着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开始看到许多事件与现象的另一面,艺术家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感受和自我的认知,使自己特有的艺术语境得到更新。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艺术家在日常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审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自我设定的艺术语境与当下的审美标准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脱离艺术语境来谈审美标准。审美标准建立在一定的艺术语境之上,我们不仅要思考什么样的艺术是美的,还要时刻关注艺术的意义之所在。

综上所述,艺术语境与审美标准以及日常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研究艺术的认知标准就要在社会语境下认真梳理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艺术引领生活,希望艺术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艺术是神圣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