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意求工,“自然”养成

2023-02-11栾圣栋徐新海

中国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养品评崇尚

栾圣栋 徐新海

[摘要]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伴随着老庄思想广泛得到推崇,崇尚“自然”的观念根植于文人士大夫的心中。同样地,古今書法理论也多强调“自然”的重要性,“自然”逐渐嬗变为品评书法的重要标准。启功品评书法的标准是建立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顺应物性人情、彰显艺术个性之上的,其实质便是尊重“自然”。“自然”的品评标准不仅对启功自身书法取法、创作和风格的形成等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启功 “自然” 书法美学 书法教育 学养

冯友兰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邦”“农”为底色的,因而提出:“‘农的生活方式是顺乎自然的。他们赞美自然、谴责人为,于其淳朴天真之中,很容易满足。”[1]“士”往往系之于“农”,作为“农”的代言人:“‘士虽然本身并不实际耕种土地,可是由于他们通常是地主,他们的命运也系于农业……加上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就有表达能力,把实际耕种的‘农所感受而自己不会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这种表达采取了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形式。”[2]

的确,从先秦老庄思想到魏晋玄学,再到刘勰于《文心雕龙》中倡导儒、释、道三家合一,中国古代先贤的各类学说皆体现出了对“自然”的崇尚。他们遵从天道和自然法则,崇尚自然,反对人为造作。早期书法理论《九势》传为东汉蔡邕所撰,其中提道: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3 ]

此处的“自然”即指造物之自然法则。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蔡邕此处就是借天道之“自然”来阐释艺术之通感。东汉时期,书法艺术逐渐走向自觉,“自然”之内涵也进一步抽象、延展,逐渐成为品评书家、书作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和品评标准。当代书法品评已经将“自然”范畴泛化到书法取法、创作,乃至赏会等各个方面。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切入,对启功以“自然”为重的品评话语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探讨其品评标准和理论内涵,寻找书法艺术在当代进一步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自然”品评标准的理论内涵

书作的最终呈现与书家的日常取法路径、创作习惯紧密相关,尤其是受书家审美观念的影响最大。因而,欲考察启功书法品评中的“自然”观,可从启功自身书法实践及其对第三方书法品评的文献中一探究竟。笔者将从取法、创作、赏会三个部分展开分析。

(一)取法讲求“灵活自然”

启功曾自述其书法审美偏好受祖父的影响较大,喜欢“灵活自然的,不是劈劈砸砸的”[4]。后来,在恩师陈垣的感染下,启功对法书范本的选择“尤好墨迹,以其活耳”[5],喜欢唐人写经,因为“写经的笔毫、墨彩、浓淡等,全是非常自然的”[6],还喜欢楼兰残纸墨迹,因为“下笔处即如刀斩斧齐,而转折处又绵亘自然,乃知当时人作书,并无许多造作气,只是以当时工具,作当时字体”[7]。

可见,启功取法的标准是“自然”。他偏爱不做作、锋颖毕现的墨迹,讲求“顺应物性的自然”,还崇尚以当时的工具作当时的字体,即“顺应时代的自然”。面对翁方纲“用毛锥模拟刀痕”的刻意行为,他曾大加批判:

翁的楷书,每一笔都不见毫锋,浑头浑脑,直接看去,都像用蜡纸描摹的宋翻《化度寺碑》,如以这些位书家为标准,板桥当然不及格了。[ 8 ]

就具体操作而言,启功同样以顺其自然为根本原则。他讲用笔时说道:“悬腕运起笔来当然活,但也带来相应的问题……一切以自然舒服为准则……如果想我这会要‘提按了,这字写得一定不自然。所以顺其自然是根本原则。”[9]他还认为,“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自然轨迹,写得符合它的自然轨迹,就对头,就好看;违反了,就不对头了”[10],学书时“最好先学楷书,不可先学行草。因为写熟了自然而出的连笔,必然美观,如果一开始便想追求‘率‘带劲,那便不是真‘率,而是‘草率‘轻率,不能‘带劲,反而‘软弱了”[11]。

可见,启功认为书写要遵循两个“自然”:一个是非刻意、不强求、顺应规律的“自然”,另一个是熟能生巧所达到的“自然”。若学书者急于求成、刻意求新,那便不自然了。

(二)创作崇尚“无意求工”

如果说在取法层面,启功所讲的“自然”是指顺应物性、顺应自然规律,那么在创作层面,启功所讲的“自然”当是表现人之情性。他对董其昌书作所展现出的“无意求工”很是推崇:

香光书不以结构争紧严,不以点画争富丽,博综古法以就我腕,故不触不背,神存于心手之间……然善观者必观其率意处,方见其不为法缚之妙也……无意求工,而浩浩然任笔之所之,具见心在得失之外,亦书人之乐境也。[12]

他对黄庭坚、米芾“挥洒淋漓”的书写状态也很欣赏:

他(黄庭坚)这种大草独具开拓之致,挥洒自然,所以后世很少有人能模拟。[ 1 3 ]

近年获观其真迹,不但笔势雄奇,其墨彩浓淡之际,更见挥洒淋漓之趣。石刻故不能传,即珂罗版印本,其字迹浓淡差异较微处,亦不尽能传出,故每观墨迹,常徘徊不忍去。[14]

可见,启功认为书家在创作时要“无意”求佳,这样才能显露性情,才得感受笔墨淋漓挥洒之真切。相反,启功对李邕《麓山寺碑》碑阴“出于有意”的表现略显“遗憾”:

然吾得麓山碑阴,排列出赀人名,字不盈寸,明人以大字题名覆其上,拓者遂少。其字既小,又属例列衔名,不如碑面之精意,其跌宕之姿,竟无所施展。乃知其百态纷呈,未免出于有意耳。[ 1 5 ]

他对鲜于枢“矜持”而“少挥洒之趣”的创作状态也进行了批判:

渔阳之书,早岁仍沿南宋之体,但观其独孤本兰亭跋及颜鲁公祭侄稿跋,可见一斑。此类笔迹容或不尽出早年,以其跋古法书,未免矜持,遂少挥洒之趣耳。[ 1 6 ]

同时,关于“创新”这一议题,启功同样崇尚“无意”,认为创新、革新本身就是“自然”的,反对“为创新而创新”:

书法这东西,我们看起来,自古至今变化了多少种形式,所以书法的革新是毫不待言的,你不革它也新……我觉得创新、革新是有它的自然规律的。革新尽管革新,革新是人有意去“革”是一种,自然的进步改革这又是一种。有意的总不如无意的,有意的里头总有使人觉得是有意造作的地方。[ 1 7 ]

启功认为魏晋隶书、唐代隶书矫揉造作,“为创新而创新”并非是“自然”的:

汉隶至魏晋已非日用之体,于是作隶体者,必夸张其特点,以明其不同于当时之体,而矫揉造作之习生焉。魏晋之隶,故求其方,唐之隶,故求其圆,总归失于自然也。[ 1 8 ]

(三)风格尤贵“自成体段”

“无意”的创作态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书家的性情,彰显书家的艺术个性。书家在自然状态下开展创作实践,久而久之,风格面貌便会“自成体段”。启功认为“书法贵入古,尤贵脱化,打破前人藩篱”[19],崇尚在自然而然中生成个性面貌。他對北宋蔡襄、明代祝允明书法缺乏“自家体段”进行了批评:

蔡襄真书有二……二体俱不免于矜持。其行草书手札宜若可以舒展自如矣,而始终不见自得之趣,亦不成其自家体段。[20]

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写,便能形成自己的体段,平均用力反而找不到自己,明代的祝允明一生就没有找到他自己……各人气质禀赋不同,勉强为之,那是跟自己较劲儿,不行,便大可不去学它,不过有时看看也会有收获。[21]

那么,如何形成“自家体段”呢?启功认为,书家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帖,即符合自身气质、能够彰显艺术个性、不违背自身喜好的法帖,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应“自然”、顺应人之性情。启功对“自然”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理解为其对书家艺术天分的认可。他在书法创作时,也同样是顺应“自然”的:

我是这个时代的人,就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写出的字总要带有时代特征,怎么能像馆阁体?再说,现在拉出来一个清朝的翰林来,让他写,他的字现代人也未必欢迎。这就是入古出新的道理。所谓“出新”是出之自然。[22]

我的书法在初期、中期和晚期也有一定的变化,但这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发展的。[23]

综上所述,启功在书法取法、创作和赏会等方面都愿意将“自然”作为重要的品评标准,其理论内涵可总结为——尊重历史发展,遵从客观规律,顺应物性、人性,主张彰显个体之艺术天资。

二、“自然”品评标准的达成路径

探讨书法品评标准时,启功一方面致力于阐释书家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力图解释清楚标准产生后的可行路径。在崇尚“自然”的品评标准下,启功结合自身的书学实践,总结出创作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技法成熟、“工夫”到位,如此才能完善书法的“形质”;二是重视书法艺术的“字外功”,即重视对书家人格学养的培养,此关乎书法“神采”的提升。这两点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一)“工夫”的积累决定着书法的“形质”

以王僧虔为代表的南朝书法理论家常以“天然”“工夫”两个对立面来评价前代书家。书法创作中想要体现“自然”,就必须注重对“工夫”的培养。一个书家天资再高,若没有后天的训练也无济于事,这便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神采”是建立在点画“形质”之上的,而“形质”的提升又多倚仗后天“工夫”的投入。因而,启功在学书自述中强调了笔耕不辍的重要性:

书虽一艺,但非率尔可工。其心须放,其眼须精,其手须勤。回忆每临帖一通之后,放笔作字,必有一丝进境,然无从有意求之。[24]

与此同时,他也信奉熟能生巧这一“秘诀”:

窃尝妄论作字如弹琴、击技,每日不离谱式招数,虽谱已熟,仍宜时加演奏,近人称打球谓“打出风格来”,书法亦然,风格出之,在熟,而不在行笔之快速也。书之谱式,即古碑帖,多看多临,是为秘诀……[25]

练字就像唱歌, 来回唱好多遍, 就是让人勉强记住, 记住之后就成为自然。[26]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不仅是唐代孙过庭对临帖的准确描写,也是对启功自身书法实践的最佳总结。

(二)学养的提升决定着书法的“神采”

如上所述,“天资”“工夫”皆是重要的书法评判标准。传统书法艺术历经千年发展,内涵已极为广博。苏轼认为,“字外功”对书法境界的提升作用巨大,提出“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同样地,启功也饱读诗书,认为书法艺术境界的提升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

每一种艺术,绝不是单一方面的修养所能造成的,更不是三天两日所能练就的。[27]

越临越糊涂,结果可谓只得其混,不得其圆……原因在于眼界不宽,少见法书真迹,又无正确的师传,徒然乱走弯路罢了。[28]

人之性情源乎秉赋,而识解则必资于见闻。[29]

画可以三四天不画,书法却不可一日不学,只有诗书画配合适宜的作品,才有高品位的意境和典雅的人文气息。[30]

在对古今书家进行品第评论时,启功往往会将书家的人格、性情、学养等因素结合起来考量,如他评价八大山人、台静农、沙孟海道:

所以说他们是瑰宝、是杰作,并不因为作者名高,而是因为这些诗人、画家所画的画、所写的字、所题的诗,其中都具有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纸上表现出的艺能,不过是他们的灵魂、人格、学养升华后的反映而已。 [ 3 1 ]

台先生从人品、性情、学问,以至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成就,可以说是综合而成的一位完美的艺术家。[32]

沙先生的字,往深里看去,确实有多方面的根柢修养。而使我最敬佩处则是……拿起便写,给人以浩浩落落之感……这只能归之于功夫、性格、学问、素养综合的效果吧![ 3 3 ]

启功还评价王念孙的书法为“学者之笔”[34]、廼贤的书法为“诗人笔”[35]。由此可见,他对饱含学养的书家非常认可。概言之,启功的审美品评标准是崇尚“自然”。他认为,书家要“工夫”与“学养”兼修,书法作品要“形质”与“神采”兼善,而他毕生的创作也确实是在践行这一点。

三、“自然”品评标准的当代反思

书法艺术植根于传统。前文我们探讨了启功书法品评标准的理論内涵和实现路径,发现启功的学书之路延续了传统书斋文人笔耕不辍、自然养成的学书传统。然而,如果我们以当下的视角观之,不禁有所怀疑——当科技进步导致书法的实用功能被削弱,日常书写仿佛行将退出历史舞台,传统以“自然”为标准的审美观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借鉴价值?

随着毛笔退出日常书写领域,人们对书法投入的时间大大缩短。当今的书法训练往往是在专门临帖、创作状态下进行的,同传统日常书写难以相提并论。除少数专业书家会集中、大量训练外,大部分普通人已不再使用毛笔。除此之外,书法为适应当代展厅布展的需求,已然走上了重外在笔墨表现形式而轻实用的道路。启功一直用毛笔进行日常书写,直到晚年因患眼疾才不得已改用硬笔。他对当下书法的发展有着明晰的认识:

书法连写信的功能都发挥不了了,只剩下艺术性。现在,文字输入电脑,电脑打字快极了,书法的艺术性就占了主要的地位。[ 3 6 ]

近年来,各大书法展赛规模空前,入选的作品多注重表现笔墨形式与展出效果。大多数书家为了创作而创作,与传统“自然”状态下“无意求工”的创作形式大相径庭。这一点颇为遗憾。当代书法在突出艺术性的同时,也应当兼顾日常性。科技发展至今,电脑尚不能完全取代手写,况且有关毛笔的用笔技法和汉字书写规律亦可以运用于硬笔书写和电脑字体中。赵孟所谓“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就是在肯定书写方法的延续性与普适性。同时,传统书法理论中崇尚“自然”的品评标准提倡尊重客观规律和顺应物性、人性,这些观念可以运用于各种艺术门类,是艺术向前发展的核心要义,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褪色。

随着书法退出日常书写的舞台,观看书法作品的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变,书家创作时愈发注重艺术性而忽略了日常性,这些是传统书法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型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幸而启功崇尚“自然”的品评标准是一以贯之的,具有恒久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为北京市文联基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启功书法品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SWLJCLLKT2206。)

注释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6-27.

[2]同注[1],17页。

[3]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7.

[4]张铁英.启功先生谈书法[J].中国书法,1989(4):11-14.

[5]启功.论书绝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68.

[6]启功.启功全集(修订版)第8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6.

[7]同注[5],10页。

[8]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51.

[9]启功.启功讲学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7.

[10]陈荣琚.启功对我说[M].北京出版社,2016:2-3.

[11]启功.我学书法的经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12]启功.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9.

[13]启功.启功全集(修订版)第5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8.

[14]启功.启功书法丛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38.

[15]同注[5],96页。

[16]同注[5],146页。

[17]同注[14],253—254页。

[18]同注[5],48—50页。

[19]启功.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67-71.

[20]同注[5],130页。

[21]张志和.启功谈艺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5.

[22]同注[21],18页。

[23]赵仁珪,章景怀,整理.启功口述历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4.

[24]同注[5],190页。

[25]启功.启功全集·第10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9.

[26]参见启功1998年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学报》的文章《遵从法则,不囿成见》。

[27]同注[14],123页。

[28]同注[13],183—184页。

[29]同注[5],188页。

[30]侯刚,章景怀.启功年谱[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0-42.

[31]启功.启功丛稿:论文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237.

[32]同注[14],224页。

[33]同注[13],176页。

[34]同注[5],180页。

[35]同注[5],150页。

[36]同注[26]。

猜你喜欢

学养品评崇尚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诗的“别材”与学养
崇尚奋斗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红楼梦》里学养颜
高尚的人格,深邃的学养*——钱中文先生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