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实与意象:新时代中国画“视觉图像”的构建

2023-02-11曹斌

中国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写实中国画新时代

曹斌

[摘要] 新时代中国画由于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和新旧艺术思潮的碰撞,已然变得不再那样纯粹。“视觉图像”信息的不断冲击也造成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缺失。因此,研究新时代中国画的理论框架与精神指向要着眼传统,并结合现代视角,从中西方文化体系的差异中判断时下中国画的审美观,探寻“视觉文化”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画的变革方向,确立中国画在当代美术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画 “视觉图像” 写实 意象

“‘视觉文化作为个体通过特定视觉文本去观照世界的生活方式,是西方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因其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而产生的‘后现代文化,也是图像文化策略引发的一种危机。”[1]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着大众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影响着大众对待艺术的态度。21世纪以来,写实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传统中国画中的笔墨意趣被削弱,中国画创作进入了“视觉图像”时期。受“视觉文化”的影响,当前许多中国画是在反映社会文化生活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图形正道、象显定理、文以化人”,新时代的中国画正在走向“视觉化”和“图像化”。

一、“视觉图像”中的“写实”与“意象”

追求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写实造型是当前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今许多中国画画家受学院派影响,注重造型感和装饰性,在创作中仅保留笔墨的形态,忽略了“意”的内涵,即只通过“图像生产”式的描摹刻画,追求形体的光影效果和“超写实主义”的逼真效果。若这种“图像生产”式的创作方式一旦成为中国画创作的主要方式,那么将会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判断,中国画也将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越来越远。

传统中国画与强调写实的西方绘画不同,其造型偏抽象。当然,这种不同只是因中西方绘画的造型手法不同,而非中国画的造型能力弱于西方绘画。传统中国画并不刻意追求画面的冲击力,而是重在表现意象。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便是通过抽象线条把要传达的内容展现出来,达到此“象”非自然之象、此“形”非自然之形的效果——这显然是一种对意象的表达。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传统中国画的造型手段在于把握自然、追求本质,其本身也是充满装饰性的。老子所谓的“大象无形”便是一种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抽象表达。卡莱尔曾说:“伟大的灵魂是忽而臻于九天之巅,忽而陷入九地之渊。”[2]近现代时期,中国画受西方绘画影响很深,其中尤以工笔人物画为最。工笔画画家过于追求造型的逼真,因而易导致画面的笔墨韵味不足。当前中国山水画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过于注重表现画面的明暗光影,而忽略了中国画所探求的“意”。花鸟画则存在过度写实、缺少“逸笔草草”之境界的问题。“艺术家是不依规则而创造,工匠依赖规则而制作。”[3]事实上,不管工笔画画得多么精细、造型多么准确,如果缺乏对意象的表现,那么这幅画最多称得上是一幅精湛的画作,而称不上是一件艺术品。

新时代的中国画不应该只作为一个个简单的“视觉图像”,而是要成为表现意象的艺术作品。黑格尔认为:“艺术家须用从外界吸收来的各种现象的图形,去把他心理活动着和酝酿着的东西表现出来。”[4]从这一点来看,想要提升中国画的造型能力,不能只是用毛笔画素描。传统中国画讲求写意,当代工笔画中其实也蕴含着写意精神。“意象”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意象”的形成却是在画家落笔的一瞬间就完成了。画面中的新与奇,其本质就是由独具特色的“意象”所建构的。“意象”不等同于图像,其更多体现的是画家的内在精神。画家在作画时,不仅要把握造型的似与不似,用笔的行、逆、顺、侧,用墨的干、湿、浓、淡,还要描绘内心世界,表现时代精神,表达文化内涵。

二、“视觉图像”的形式美感

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多地被当代中国画画家所接受。他们开始吸收插画的艺术表现方式,用“图绘式”的绘画语言取代传统线条。其实,中国画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也可以在更开放的空间中体现出自身的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画的装饰性意味更加浓厚,画家们开始崇尚表现主义,不再服从既有的形式理念,表现方式更加前卫,很多西方艺术形态被吸纳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能否从众多繁杂的艺术形式中撷取出适合自己的显得尤为重要。石涛便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在他的眼中,山川万物都是形式感十足的创作对象,即“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5]从古至今,形式感都是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因为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能够以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一)“视觉图像”的装饰性

传统中国画是讲求基本画法的。笔法有勾、皴、擦、点、染,技法有介字点、个字点、斧劈皴、披麻皴等,墨法有焦、浓、重、淡、清。事實上,中国画有一套完整的抽象符号体系,画家可以通过符号塑造带有特定格式、具有装饰效果、体现创作者性情的画面。如果我们用现代装饰设计的眼光来审视当代的中国画,会发现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线条和笔墨造型都彰显出强烈的设计意识,具有装饰美和形式感。中国画的主要构成方式是运用笔墨语言形成画面,通过造型的夸张变形和结构的秩序化、条理化等构成画面。恩斯特·卡希尔认为,像其他所有符号形式一样,艺术并不是一个现成的实在的单纯复写,它是导向对事物和人类活动得出客观见解的途径之一。[6]不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当代中国画,二者都是通过安排画面来体现和反映画家审美思想、满足装饰功能的。事实上,近现代以来,许多艺术家都在探寻全新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如李可染关注到西画的形、光、色,从塞尚的作品中领悟如何表现物象的体面关系和结构关系,又从伦勃朗的逆光法、厚画法中受到启发,并将这些有机地融入中国传统笔墨的写意体系之中,为画作赋予了强烈的表现力。

(二)“视觉图像”平面的构成性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创作一种表现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画受装饰设计的影响,开始将传统皴法抽象成点、线、面等符号,以西方语汇为中国画赋予了现代特质。这种中西结合的画法影响了一大批画家。吴冠中曾提出“绘画的形式美”,认为艺术家要用纯真之眼去看待自然。张仃认为,艺术形式既包括丰富多彩的自然形式,又包括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形式。二人都在强调艺术源于生活。除此之外,山水画创作开始追求构造之美。一些画家将自然山石的形态重新组合,并加入装饰性符号,甚至会利用其他材料为中国画制作理想的肌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贾又福即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创造了一个流动的、哲学色彩浓郁的心像世界。其画作富含浪漫主义色彩,表现的不是真山、真水或山水本身,而是由独特符号构成的无尽思绪。旷小津则常用长方形构图淡化空间深度,只为表现太行山的高不可攀。

当代中国画追求图式的“陌生化”。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提升观者的视觉体验,许多画家千方百计地在图式方面推陈出新。他们通常会利用符号化的笔墨语言,甚至利用各种综合性材料来制造实际与预期的审美距离,从而达到“视觉图像”的“超常规性”。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作品《陌生》即用古典的笔墨趣味和全新的构成建构了一种新的当代中国画图式。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群乡蔬谱图》利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棋盘式构图在中国画中诠释了平面构成。

当代中国画还追求图式的“平面化”。在二维空间内,用装饰手法完成“视觉图像”的平面化是如今许多画家的常用手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作品《军港之夜·中国梦》采用了视线拼接的手法,体现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当然,图式的“平面化”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此类画作在造型上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写实性,但平面化形象较多,且多利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画面整体缺少意韵。

(三)“视觉图像”色彩的装饰性

色彩是表现画家性情的一种符号。色彩与内容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当代中国画的设色观念是基于西方色彩体系而形成的,具体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强烈对比。受印象派及中国民间美术的影响,当代中国画的平面构成、色彩组合与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岩彩艺术、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讲究设计经营及笔墨程式的转换。这些画法会对自然物象进行符号的提取和归纳,同时注重墨、色的对比,对中国画的影响较大,也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

第二,较为夸张。受到西方超现实主义的一定影响,如今的许多中国画画家开始注重营造图像的视觉冲击力。他们力图通过形式与色彩的变形和夸张(按:通常是色彩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一种纯粹的自我意识。

第三,色、线、墨和谐统一。中国画历来讲究“以素为绚”“墨即是色”。工笔重彩脱胎于中国古代的工艺装饰,利用单纯而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线条的韵律感来表现作品,其中蕴藏着强烈的音乐美。一些当代中国画画家在中国传统用色和西方色彩学之间不断探索,最终寻找到一种新的色彩表现方式。他们认为,用色规律应体现为一个“和”字。彩与色相“和”,则用色协调统一。水与色相“和”,则画面润泽华滋。墨与色相“和”,则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在当代,一些中国画画家已经将色、线、墨融合得相当完美。他们将现代图像构成、传统笔墨线条与大块面的重彩相结合,使作品体现出了和谐之美。

(四)“视觉图像”的冲击力

通过对材料进行创新性组合,可以突破“视觉图像”的形式感。比如,可以在中国画中加入岩彩、丙烯等颜料,使之与油画、水彩画、民间装饰性绘画相结合。除了对材料进行创新外,对装裱、陈设形式进行创新也可以提升“视觉图像”的观感,如通过装裱等形式将小幅作品组合成大幅作品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再如将中国画加上简约风格的外框,使之与当代展厅的展陈风格更契合。然而,如果当代中国画画家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过度依赖形式感,忽视了中国画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那么便容易丟失中国画的本质,使之变得面目全非。当前,一些工笔画便表现出重装饰、重制作、轻笔墨的特点,笔触被拼贴、印刷造成的肌理效果所取代,缺乏内敛含蓄的中国写意精神。不同画种间彼此融合固然需要得到鼓励,但如果画家一味地追求画作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缺乏内涵,则中国画原本的韵味便会丧失。

三、“视觉图像”中的率真美

当代中国画画家要想打破传统观念,应在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理论,通过非程式化的空间构成,运用具象描绘或抽象表现的手法,增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使中国画体现出一种率真美,从而加强画面的构成意味和视觉冲击力。

传统中国画讲究“提按用笔,笔墨涵泳”,即墨随笔出,笔由墨现,墨法要服从于笔法。笔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影响着墨的形态,而墨的形态也体现着用笔的变化。“提按用笔,笔墨涵泳”的关键在于用笔。当前,艺术圈出现了“实验水墨”“抽象水墨”“装置水墨”等较为前卫新颖的绘画方式,其主要特征都是“以墨求墨,墨中无笔”[7]。其实,这些所谓前卫的绘画方式就是不留笔痕、直接用水滴洒以取得墨色变化。现代装饰水墨画与传统中国画相比较,对写意精神的体现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从某一方面来看,其在语言方式及美学观念方面甚至已经与传统中国画分道扬镳。

就新时代的中国画而言,应做到既具备传统的笔墨精神,又有“有意味的形式”。画家在遵守基本的笔墨技法时,还要侧重对形的空间构成、情感的对应关系进行把握。比如,如今的许多中国画画家便多用颤动的笔触、交错的点线、变换的笔墨、穿插的条块来表达形式关系。在用笔方面,画家不一定要恪守提按法则,也不必苛求“墨中见笔”,而是要重视行笔的过程和空间的整体效果,强调画面的综合性。当前,中国画用笔偏刚硬、粗重,风格多拙朴、粗壮。画家用墨多强调震颤,这是为了表现忧郁、迷惘、彷徨、苦涩等感受。在画家的把控下,新时代的中国画应当让“形”成为连接情感的符号,让笔成为情感活动的轨迹,让墨成为寓情之桥梁,使画面具有整体性和视觉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画的“视觉图像”体现出了如下特点:第一,构思巧妙,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题材丰富多样,关注社会民生,描绘了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中国梦”;第三,手法多样,制作考究,画作质感大大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当工笔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创作者便需要更加注重强化画作中的写意精神。画家在创作时要打破传统观念,在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画家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面对选择传统还是现代这一问题时要理通、识高、笔精,这样才能创作出有高度、有深度的作品。将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通过新时代中国画的“视觉文化”来建构图像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必由路径。

注释

[1]吕品田.“布新”与“除旧”——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刍议[J].美术,2019(12):23.

[2]丁宁.美术心理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223.

[3]陈岸瑛,编著.艺术美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50.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7.

[5]石涛.苦瓜和尚话语录[M]//叶郎,主编.中国历代画论选美学文库(清代卷·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1.

[6]同注[3],160页。

[7]钟家骥,编著.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34.

猜你喜欢

写实中国画新时代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河西走廊岩画图像流变及特征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