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倍体虹鳟商品鱼集装箱式养殖试验

2023-02-10王振吉王国杰马睿李长忠简生龙刘扬金文杰王永泉

科学养鱼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倍体虹鳟水温

王振吉,王国杰,马睿,李长忠,简生龙,刘扬,金文杰,王永泉

(1.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2;2.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3.民和黄河渔业有限公司,青海 海东 810801)

为进一步充分利用青海省沿黄滩地闲置池塘,发挥其渔业生产潜力,积极探索陆基设施渔业养殖新模式,笔者于2020年4月开始,在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三倍体虹鳟集装箱式养殖试验。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试验条件

1.基本概况

(1)试验地点。本次集装箱式养殖试验地点位于民和黄河渔业有限公司(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黄河滩地池塘岸边,外塘面积约20亩,平均水深约4米,未开展水产养殖,主要用于本次试验集装箱式养殖尾水第三级净化。该试验点是青海省海拔最低(为1 658米)的地区。

(2)设备来源。于2019年11月购进集装箱养殖系统1组(共10个集装箱)及相关配套设施,并陆续进行了安装。于2020年4月正式投入试运行,2020年9月开始本次试验。

(3)水源及鱼种来源。养殖用水来源于离池塘边50米处渗井,抽取地下水区域循环利用。试验鱼种来源于该集装箱式养殖试验点培育的三倍体虹鳟,养殖期间进行定期疫病检疫并合格。试验期间,鱼规格1千克/尾前投喂粒径4.5~6毫米全价鲑鳟鱼商品饲料,鱼规格1千克/尾后投喂粒径6毫米添加虾青素(40毫克/千克)的全价鲑鳟鱼商品饲料。

2.试验设计

在6个集装箱放养相同规格的三倍体虹鳟大规格鱼种(387克/尾),其中3个集装箱为一组,两组集装箱投喂不同鲑鳟鱼饲料做对照试验,计划养成平均规格为3千克/尾以上大规格虹鳟(国际通用标准,规格在1.2千克/尾以上虹鳟统称为大规格虹鳟)商品鱼。

3.养殖管理

(1)水质监测。每天8:00、16:00测定气温、外塘水温,以及集装箱内水温、溶氧、pH,并指定专人做好日常养殖管理记录。试验全程使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将水质监测探头放置在放养密度较大的3号箱,对养殖试验期间水温、溶氧、pH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并可在手机端随时监控,设置预警值以便及时对停电、缺氧等风险进行自动报警。

(2)生长监测。试验期间每个月打样1次,每个箱取3次样、每次取样至少4尾以上,然后算出每个集装箱三倍体虹鳟个体均重。养殖过程中由于三倍体虹鳟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每次打样时跳动比较剧烈,为避免打样后造成死亡,打样前停食1~2天。为了打样结果尽可能准确,打样时先用50千克容积塑料箱装一半水放在电子台秤上,待水停止晃动后去除皮重归零,将三倍体虹鳟从集装箱捞入加好水的塑料箱,待鱼跳动缓解后立即读数,将鱼从塑料箱捞出后再读一次数,然后将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相减即为每次打样的鱼体重量。

(3)投喂。根据打样后每个箱三倍体虹鳟平均个体重、存箱数量、平均水温,参考饲料厂家提供的投饵率来计算每天投喂量。每次投喂前称取每个箱当次投喂的饲料量,然后根据“慢—快—慢”节奏进行投喂,每天投喂2次(8:00-9:00;17:00-18:00),每次每个箱投喂5~10分钟。同时根据虹鳟实际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

(4)排污。每次投喂后1~2小时打开集装箱底排污阀集中排水10分钟左右,以便排出鱼粪及残饵,然后关闭阀门正常运行。

4.设备维护

集装箱养殖系统配套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水泵、罗茨风机、微滤机、臭氧机。每周调换运行水泵和罗茨风机,并启动发电机运行10分钟左右,确保备用水泵、罗茨风机和发电机正常运行,并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水质监测结果

养殖期间集装箱内年平均水温为11.79℃、最低月(1月)平均水温为5.50℃,最高月(9月)平均水温为17.05℃;水体年平均溶氧为9.19毫克/升;年平均pH为7.98,总体变幅不大,基本保持稳定。

2.试验结果

2020年9月24日,在6个集装箱放养均重387克/尾的三倍体虹鳟共计2 459尾。截至2021年7月30日,均重达到3 211.7克/尾、平均养殖密度31.7千克/米3、平均产量906.3千克/箱、成活率92.4%、饵料系数1.34,大规格虹鳟商品鱼集装箱养殖试验首次取得成功(表1)。

表1 三倍体虹鳟生长状况

3.增长情况

本次养殖试验期间,三倍体虹鳟平均月增重290.95克,平均月增重率25%。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平均水温低于6℃时,月增重明显趋缓;2021年2月平均水温升至6℃以上时,生长开始加快,月增重明显提高。试验表明,三倍体虹鳟在适温范围内生长迅速,尤其从5月开始增重非常明显。

4.养殖效益分析

本次养殖试验期间,共投入鱼种、饲料、养殖工工资、电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养殖成本20.9万元,先后共产出大规格虹鳟商品鱼5 438千克,实现利润16 500元(表2)。在养殖期间为降低密度进行陆续销售,去脏后均重3千克/尾以上商品鱼仅占总产量的16.5%,销售价格相对偏低,效益不太明显。如果规模化批次养殖,将农用电价、良种配套、渔机补贴、智慧渔业等惠民政策纳入集装箱式养殖,经济效益会更加明显。

表2 三倍体虹鳟养殖试验投入和产出

三、分析与讨论

1.初期投入与成本

近年来,随着陆基渔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经济实用且养殖容积相对较大的养殖载体,由于初次投资小,更易于被养殖户接受。因此,陆基集装箱养殖模式初期投入成本高的缺点日益凸现,需要投资者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一方面需要对集装箱养殖设施进行进一步优化,拓展应用场景;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将集装箱纳入国家农机购置政府补贴机具,从而降低养殖生产者的初期投入,促进该模式的快速推广。

2.养殖规模与效益

据王磊等(2020)报道,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如果要产生较大效益,一般需要具有中大型养殖规模,从而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本次养殖试验实践和养殖效益分析,笔者也认为1个养殖基地至少有3组集装箱(30个)以上的规模进行全年批次养殖,并引入清洁能源降低动力成本,才能降低人力和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效益。同时,将集装箱养殖与当地民俗文化、餐饮娱乐、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休闲渔业,将会成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三倍体虹鳟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我国三倍体牡蛎育苗、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云南山地橡胶树三倍体育种回顾
虹鳟人工繁育研究综述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虹鳟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