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

2023-02-08邬政付李正胜张雄峰王治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透析液肾脏病灌肠

邬政付,李正胜*,毕 莲,谢 娟,张雄峰,王治义

(1.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贵阳 550001)

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达10.8%,西南地区发病率达18.3%[1]。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疾病知晓率低,被称为“隐匿的杀手”。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结局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大,因此对于终末期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缓肾功能进展尤为重要。近年来,结肠透析治疗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成为研究热点,我科室以自拟益肾结透汤将结肠透析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合,开展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序贯治疗模式,在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方面取得良好疗效[2]。本研究以益肾结透汤、结肠透析液为阳性干预药物,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阴性对照物,观察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2 月-2021 年12 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部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0 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结透组、中药组、序贯组及安慰剂组4 组,各40 例。4 组年龄、原发病、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准号:KY2020022)。

1.2 诊断及分期标准 慢性肾脏病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2012 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标准: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时间>3 个月;GFR <60 mL/(min·1.73m2)≥3 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以上2 条中有1 条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G1 期:GFR ≥90 mL/(min·1.73 m2);G2期:60 mL/(min·1.73 m2)<GFR<89 mL/(min·1.73 m2);G3a 期:45 mL/(min·1.73 m2)<GFR <59 mL/(min·1.73 m2);G3b 期:30 mL/(min·1.73 m2)<GFR <44 mL/(min·1.73 m2);G4 期:15 mL/(min·1.73 m2)<GFR <29 mL/(m i n·1.7 3 m2);G 5 期:G F R <1 5 m L/(min·1.73 m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KDIGO 指南(2012 版)建议的慢性肾脏病诊断,且分期为G3a~G4 期者;2)年龄18~75 岁,性别不限;3)依从性好,愿意接受本研究计划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者;3)合并有心、肝、脑等重要脏器损害及恶性肿瘤者;4)有精神疾病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对多种药物过敏者;7)合并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及严重痔疮病史者;8)人工肛门、肛瘘、直肠肿瘤及结直肠术后患者。

1.5 剔除、脱落或中止标准 1)观察期间因病情变化需行肾脏替代治疗(肾脏移植、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者;2)依从性差,不能按规定治疗者或在观察期间接受其他相似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3)研究期间死亡或主动要求退出研究者;4)观察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被迫停止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4 组患者均予慢性肾脏病的基础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病(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个体化的低蛋白饮食[ 摄入热量维持125.5~146.3 KJ/(kg·d)],积极治疗并发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结透组:予结肠透析隔日1 次治疗。中药组:肛管插入肛门10~15 cm 后灌入益肾结透汤煎剂150 mL,保留30~60 min,隔日1 次治疗。序贯组:予结肠透析治疗后灌入益肾结透汤煎剂150 mL,保留30~60 min,隔日1 次治疗。安慰剂组:予结肠透析治疗后灌入安慰剂150 mL,保留30~60 min,隔日1 次治疗。治疗8 周后观察4 组治疗前后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包括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结肠透析操作方法:使用308F-结肠透析机,1)结肠清洗,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选择适当压力进行全结肠灌注,持续约30 min,直至肠道清洁无粪便排出;2)结肠透析,采用配制好的结肠透析液行结肠透析,每次500~1 000 mL,每次保留5~10 min,连续更换透析液5 次。结肠透析液配方:纯水/血液透析浓缩A 液/血液透析浓缩B 液=1/0.05/0.1,渗透压316 mosm/L。益肾结透汤方药组成:白茅根20 g,荷叶30 g,生牡蛎15 g,龙骨15 g,丹参15 g,当归15 g,生大黄20 g,生甘草10 g。煎汤450 mL,每袋150 mL,非透明袋包装,冷冻保存备用,使用前温度39~41℃。安慰剂配制:0.9%氯化钠注射液,每袋150 mL,非透明袋包装,使用前温度39~41℃。

1.7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 组治疗前后hs-CRP 与IL-6 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4 组治疗前后hs-CRP 与IL-6 水平比较(,n =4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其他3 组比较,△P <0.05

2.2 4 组治疗前后BUN、Scr、CYS-C、β2-MG 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4 组治疗前后BUN、Scr、CYS-C、β2-MG 水平比较(,n =40)

表2 4 组治疗前后BUN、Scr、CYS-C、β2-MG 水平比较(,n =4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其他3 组比较,△P <0.05

3 讨论

人体结肠黏膜与腹膜类似,具有半透膜的特性,结肠透析将结肠黏膜作为透析膜,在弥散和渗透的作用下,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进入透析液中排出体外[3]。正常人每日摄入蛋白质后,其代谢产物及毒素75%从肾脏排泄,25%由肠道排泄,慢性肾衰竭时肠道毒素的排出量达80%[4]。基于上述理论,结肠透析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用日趋成熟,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5-6]。随着结肠透析技术的发展,结肠透析方法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等改良模式[7]。研究[8-9]发现,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模式疗效优于单纯结肠透析治疗。

微炎症是一种以持续、低至中等水平的循环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纤维蛋白酶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低强度性炎症状态[10]。研究[11]证实,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存在微炎症状态,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结肠透析、单纯中药保留灌肠及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均能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hs-CRP、IL-6 等微炎症指标,与研究[12-14]结果相符。治疗后组间比较得出,序贯组微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单纯结肠透析组、单纯中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明显优于传统结肠透析治疗及单纯中药保留灌肠。

在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BUN、Scr、CYS-C、β2-MG 等肾功能指标方面,单纯结肠透析及中药保留灌肠均获得良好疗效[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治疗后BUN、Scr、CYS-C、β2-MG 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单纯结肠透析组、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单纯结肠透析组、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后β2-MG 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治疗时间较短,且β2-MG 分子量相对较大等原因有关。通过对比可得出,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在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β2-MG 等中分子量尿毒素方面优于单纯结肠透析及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综上所述,益肾结透汤序贯结肠透析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及肾功能指标,且疗效优于单纯结肠透析及单纯中药保留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透析液肾脏病灌肠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