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巾帼建功模范连”:我们的战位,在三尺机台

2023-01-31孙利波张石水陈小飞刘乾坤

中华儿女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话务员工号话务

孙利波 张石水 陈小飞 刘乾坤

70多年前,一个由12人组成的电话班穿梭于枪林弹雨间,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一道道作战命令准确无误传递到参战部队,为解放大西北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电话班,便是西部战区陆军某旅话务连的前身。

70多年来,连队官兵接续传承“忠诚传令、保通打赢”的红色基因,把三尺机台当“战场”,用电脑耳机作武器,电波传千里,指令达三军,忠诚书写着话务女兵的胜战荣光。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被授予“巾帼建功模范连”荣誉称号。

“巾帼心向党,忠诚传军令”

皋兰山郁郁苍苍,登临最高处的三台阁俯瞰,黄河汤汤宛若一条晶亮的缎带,蜿蜒流过金城兰州,“巾帼建功模范连”在此度过了70个年头。

话务机台前,10名重返连队的老兵察看现代化设备,年轻官兵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始终不渝的忠诚坚守,融汇在热切的交流中。几代连队人同框,构成了一幅时空交融的画面。

1947年,连队前身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直属电话班在硝烟战火中成立,凭借着极为有限的通信装备,官兵们顺利保障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兰州等战役战斗。部队每到一地,住处尚未找好,首先架通电话、保证通联。

自成立以来,连队鏖战陕甘宁,转战大西北,从高原驻训到重大演习,从国防施工到抢险救灾,无数官兵用“忠诚可靠、指令必达”的骄人战绩,谱写了“胜由信息通”的胜战传奇。

“巾帼心向党,忠诚传军令”。这是连队珍贵的“传家宝”,也是连队不变的忠诚底色。

进入新时代,连队的忠诚底色愈发鲜亮。每当入连宣誓,喊的第一句就是“忠诚无限、传令无误、拼搏无畏、青春无悔”的连魂;每临重保任务,连长姜慧嘱托最多的就是“银线为枪、机台建功、保通至上、指令必达”的连训;每逢老兵回连,开展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忆传统、话使命”。

“我是‘巾帼建功模范连的一员,连兴我荣,连衰我耻......永远做党忠诚可靠的传令兵。”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上等兵晁欣彤依然记得,在入连仪式上,她和战友们将入连誓词喊得震天响。如今,天资不算出众的她通过不懈努力,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取得值勤工号,不到半年时间就进入“一号台”独立值勤,在她看来,“军事过硬、能打胜仗,就是军人对党最大的忠诚”。

“一次简单的电话接转,其背后可能是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一道紧急战斗命令。”连队现任指导员张琪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绝对忠诚可靠。”

近年来,连队灵活运用“每日一习话”“强军故事会”“理论小讲堂”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每学一句话、联系一件事、悟透一个理,大家把自己感兴趣、受触动的“习语金句”贴在床头、写进扉页、铭记心间,作为激励自己不断成长成才的座右铭。

在話务连,每名女兵都有一本理论学习笔记,二级上士兰天凤的笔记本里,报纸杂志的剪贴、理论相关的故事、各色不同的注释有序罗列、相得益彰。

70多年来,无论体制编制如何调整、技术装备如何换代、官兵成分如何变化,一代代话务女兵都胸怀强军梦想,牢记忠诚誓言,将一道道行动指令和情况信息高速传递,处理各类电话数百万件“零差错”。

“岗位就是战场,值勤就是战斗”

连长姜慧参军的初衷,就是驾驶战车飞驰在无垠大漠,这是她心中追求的“诗和远方”。

如今,姜慧的战位只有三尺机台,“装备”只有话机和手中的键盘鼠标。铃声响起,她几乎凭借肌肉记忆,快速上线、准确应答。上任话务连连长8个多月,她已处理了13520件业务。每天看似平凡又单调的电话接转,都可能关系到一项重要决策,或者一条重要作战指令,背后联通着“千军万马”。

“银线连着炮火前沿,通联关乎战争胜败。”姜慧时刻教育官兵:岗位就是战场,值勤就是战斗。

一分钟,对于大多数人的日常来说,一闪而过。但对于话务员而言,一分钟往往是命令传达的最高时限。某次,上级行动指令突然而至,参与行动的人员必须在数分钟内赶到指定点位,而留给话务连传达行动指令的时间不足一分钟。通信值班室内,领班员一声令下,所有话务员迅速行动。她们分头通知,几秒接通一个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最凝练的文字,将指令内容传递给所有参与行动人员。不到一分钟,指令全部传达完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执行任务时的争分夺秒,离不开漫长的训练和积淀。“现代战争发现即摧毁,如果我们业务不熟练,电话传达指令晚一秒、差一毫,行动时机就可能转瞬即逝。”连长姜慧说,“脑功活、耳功灵、手功巧、口功清,看似简单的12个字,却非练到极致不可。”

认识的加深带来坚持下去的力量,也增强奋斗的动力。当话务女兵们明白了“岗位就是战场,值勤就是战斗”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就会爆发出更加强烈的斗志。如今,连队人人练就“脑中熟记信息、耳可听音识人、手能迅速接转、口能清晰表述”的“绝技”,值机员全部做到1秒快速上线,3秒听音识人,6秒查询号码,9秒完成转接,日均接线1100余次保持“零中断、零申告、零差错”。

在一次地震救援中,连队话务员康光华奉命前出保障,她强忍高原反应,在两天时间里强行背记救灾部队2000多个临时电话号码和上百个救援点信息,连续30多天吃住在不足四平方米的通信车上,准确无误查询并接转电话1.4万余次。

在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话务兵依然不可替代,依然是通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扎实程度,直接关系到通信系统的效率。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终端取代有绳机台,话务保障模式也从“插拔塞”迈向了“智能化”。面对席卷军营的信息化浪潮,女兵们积极应变应战,努力为打赢赋能增效。

二级上士罗阳主动参加科研团队,历时10个月成功研发话务纠察系统软件,实现问题类型分类汇总、纠察时段智能分析和信息数据可视化呈现等多种功能,只需轻点手指,连队值勤态势、训练水平、问题短板等信息一目了然,让值勤质量分析评估开启“智能化”模式。

2021年底,某新型便携式通信设备配发连队,官兵们迅速展开学研攻关,仅用一周时间就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完成“一专多能”强化训练,并大胆探索固定值勤与野战通信相结合的保障模式;仅用一个月就形成作战能力,让话务员从机房走向“战场”,实现了“进机房可值勤,上前线能打仗”。

在一次演习过程中,话务连选派业务骨干赴一线保障,女兵们吃住在战位,跟随机动分队开设通信枢纽、接通程控电话、架设天线阵地,每天高频率轮值、满负荷运转,日均接转电话上千条无一错漏,受到导演部点名表扬。

硝烟作粉,迷彩为妆,绽放青春梦想

一间90平方米的荣誉室里,围绕“巾帼建功模范连”荣誉旗帜,几十面锦旗、奖牌、奖杯次第排列,浓缩了连队70多年的历史沿革、高光时刻、建设发展,也给优秀官兵留下了空间。青春靓丽的女兵奋斗战位,一如这支连队蓬勃发展、自信昂扬。

“这些奖牌都是我们班获得的!”话务班班长贾文雪指着展台一侧介绍,在2020年的旅岗位练兵比武中,她们班拿下了3个第一,年底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谈到这些,她满脸自豪。

90平方米面积不算大,却记录着一茬茬话务女兵的青春岁月。连队荣誉室解说员、上等兵李冰煜入伍前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这名“00后”女兵从入连第一天起,就立志接过先辈的战旗。她每天手绑沙袋10余个小时练习打字,小臂酸痛到拿不稳筷子,指尖磨出血泡,终于在旅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一个综合第一,两个单项第一,汉字录入课目创下全旅纪录,她的事迹被挂进连队荣誉室。

在话务连,荣誉工号代表着业务“最高段位”,也是话务员的“至高荣誉”。工号牌分为灰、红、金三色,金色所代表的荣誉工号对话务员综合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荣誉挑战面前,浙江籍军士蒋夏第一个发起“问鼎之战”。因为方言习惯,她起初平翘舌音不分,为了纠正发音,蒋夏暗自对着镜子练口型、独自放声练朗读、咬着筷子練发声,最终考取全国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无数个夜晚,她忍着膝盖术后恢复期的剧痛苦练体能。最终,蒋夏以体能综合成绩优秀、接转电话4000余次零差错、现场考核第一的优异成绩,走上全旅荣誉工号颁奖台。

同为“一号台”金牌话务员的兰天凤,为了克服自身发音不准、录入不快、紧张易错等不足,始终坚持“项项练最难、科科冲极限”,她将数千组电话号码和用户信息反复背记,练就倒背如流的“最强大脑”,成为行走的“号码库”。如今,她连续三年担任连队业务集训“金牌教练”,所带新兵90%以上都已取得值勤工号。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重塑,直到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她们身上,都有连队前辈的影子。为练就“脑功活、耳功灵、手功巧、口功清”,女兵们通过顺序记忆、形象趣味记忆、交叉跳跃记忆等方法练“脑功”;在伴有枪炮声、发动机轰鸣声的复杂背景下练“耳功”;把沙袋绑在手腕上、蒙住双眼练“手功”;通过角色互换、心理分析、模拟训练等练“口功”。

改革以来,连队先后有6人荣立三等功,6人保送或提干,32人考入军校,50人实现学历升级,80%以上官兵考取到一门以上技能证书,她们从昔日辉煌中突围,不断创造属于自己新的荣光。

猜你喜欢

话务员工号话务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三代话务员的故事
利用Access和VBA编程实现医保变更业务中Word表格模板的批量打印
呼叫中心一线话务员职业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程控交换机话务台的操作及维护
基于J2EE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图说
巧用护士工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