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行合一”思想的渗透

2023-01-31邓陈心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

教育 2022年42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教学活动读书

邓陈心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

“知”是内心的觉知,“行”是人的实际行为,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是个体发展的基础。“知行合一”思想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有助于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学生吸收和内化所学内容,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 版)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语文课程中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分析

“知行合一”思想指出,认知是行为的开端,是个体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而行是知的结果、结论。知与行是合二为一的关系,既不能空谈认知而脱离现实,也不能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行动。人的行为是受认知控制的,而行为是产生认知体验的直接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教学活动应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并为他们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从认知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把握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挖掘语文课程内容的现实价值,使学生理解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由来已久,是一种关于认知与实践的哲学思考,对于今天的小学语文教育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语文教育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涵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指明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改善其行为习惯。陶行知认为教学活动应当是“师导生学”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认知水平,用所学的知识改进实际行为,以此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行合一”思想渗透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存在差异,难以因材施教

在渗透“知行合一”思想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与行为习惯,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引导其实现认知与行为上的统一。然而,当前我国小学以大班授课制为主,面对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语文教师难以深入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备课、授课的内容可能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在一些描述自然景观的课文中,想象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文章的魅力,而想象能力偏弱的学生则可能会感到晦涩难懂。每名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经验存在区别,如果教师不了解班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那么就难以在教学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侧重考试成绩,忽视应用实践

小学语文主要采用纸笔检测的考试方式,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难以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应试教育思想下,学校、家长普遍看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次数得不到保障,学生缺乏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由此可见,“知行合一”思想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内涵,但如何保证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协调统一,还需要教师不懈地思考与探索。

(三)家校合作较少,课内外不协调

在“知行合一”思想的指引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把语文教育局限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从年龄阶段来看,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为模式,他们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家校之间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就会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困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丰富语言知识储备,但父母平时没有读书的习惯,把空余时间用在看电视、玩手机上,这就会让学生降低读书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教师的指导产生怀疑和抵触。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授课本知识,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互动较少,学生的课内外认知可能存在不协调的情况,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四)作业形式单一,书面练习居多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课后作业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当前小学语文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以纸笔练习为主,有时也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内容,这些作业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难以充分体现语文知识的实践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改进作业形式,让作业成为学生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环节,从而达到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行合一”思想渗透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知识基础,提供个性指导

“知行合一”思想下的教学,应当是一种学生主动提升认知、改善行为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尽可能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测验成绩等多方面情况,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个体的认知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弱、成绩低,产生了自我否定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会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鼓励、赏识的语言,对学生的进步做出肯定,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收获参与感和成就感,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正面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并通过恰当的方法,使他们的学习行为与认知水平达成一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丰富课堂内容

现代基础教育强调“五育并举”,要求教师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但应试教育的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仍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和家长较为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氛围。对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应试化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兼顾学生的“知”与“行”,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既要运用好课本中的知识,又要适当地引入一些课外材料,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时,教师可出示一些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将这些资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对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形成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讲述课文中的时代背景,让他们了解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与困难,从而更好地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接着,教师可将话题从书本迁移到生活中,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呢?”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同,作出的回答也会不同。比如“为了增长见识”“为了成为有用的人才”“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等,也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是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读书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时候,教师可以正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一份读书计划,写明自己想要读的书目,预计多少天读完,规划好每天的读书时间,并定期让学生分享自己读书计划的执行情况,交流读书心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行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多样教学活动,培养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讲授是主要的授课方法。教师的语言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语文教学的过程较为乏味,学生的参与感较弱,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听课效率降低,还不利于学生行为能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设计更具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

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故事的脉络,总结各个人物的特点,然后随机选择几名学生扮演诸葛亮、鲁肃、周瑜等角色,开展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人物的台词进行适当地调整。通过这种活动方式,不仅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学习成果的舞台,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上述的活动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会等多样化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认知水平的提升带动学生行为上的转变,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四)推动家校合作交流,达成教育共识

家庭对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向他们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让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培育学生良好的认知与行为。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教师可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孩子打造温馨、安静的读书环境,并尽可能每天拿出一些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形成亲子共读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孩子对读书形成高度的热情,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又如,在每次习作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在父母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让父母给出评价和建议,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能够增进亲子感情,让语文学习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黏合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关于这些节日的资料,为父母讲解节日的来源和相关传说,让学生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家长更加了解、支持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

(五)设计语文实践作业,推进知行合一

在语文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许多实践性活动难以开展,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认知体验。作业环节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深入把握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生活化、实践型的作业,让学生走出课本,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积累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实现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学《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时,学生需要选择一种事物,写一篇说明文。有的学生对选择的事物缺乏充足的认识,便急不可耐地动笔写作,结果写出来的内容不够详细。一些描述性的内容模糊不清,甚至与事物本身并不相符,存在知识性的错误。对此,教师可布置一次课外观察作业,让学生对选择的事物进行详细观察,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按照“自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方式进行观察,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尽可能全面记录事物的特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去感受事物,从而形成真实丰富的认知体验,作文的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提升。认知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认知,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让他们走进生活中观察体验,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又如,在教学课文《慈母情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与母亲生活的点滴,选出一件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使他们在自我表达和倾听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温暖,形成饱满的内心情感,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为母亲做一件事情,表达对母亲的爱。在下一堂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母亲做了什么事情?母亲的反应如何?自己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比于写习题、背课文,这种实践型作业可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产生内心的共鸣,并将精神层面的认知和感触转化为生活中的行为,让学生学会用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实现情感认知与实际行为的协调统一。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片面重视理论知识的观念,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兼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通过个性化指导、丰富课堂内容、组织多样教学活动、设计实践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的协调发展,让“知行合一”的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教学活动读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爱读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一起读书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