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应用与针对性护理对策探析

2023-01-15刘欢阳君蓉李良琴刘莉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抗凝

刘欢,阳君蓉,李良琴,刘莉

德阳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脏瓣膜置换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除因为病变导致的血流障碍,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目的[1]。一般来说,患者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后需要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的形成。但是在使用华法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很多事项,比如抗凝药的计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但是如果抗凝药过量就有可能导致出血,因此需要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针对性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应用的作用,选取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4例,男16例,患者的年龄34~72岁,平均(43.5±2.1)岁。研究组患者中,女15例,男15例,患者的年龄35~75岁,平均(45.2±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别(P>0.05),患者均知情本项研究且同意参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进行。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指征;②年龄最低20岁,最高80岁;③心功能NYHA等级在II级以上。

排除标准:①对华法林不耐受的患者;②合并血液疾病的患者;③精神异常、智力低下,无法交流和遵医的患者。

1.2 方法

(1)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患者手术接手之后为患者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随之做出适当的调整。

(2)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同时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首先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叮嘱患者要谨遵医嘱,避免出现因不遵医嘱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2]。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需要长期的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疗程较长产生焦躁情绪甚至会想要放弃治疗,这时候就需要医务人员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有关于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目的,用药好处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产生因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3]。②用药指导:医护人员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一定要求患者在晚上八点服药。③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饮食,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等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保持口腔卫生以及穿着打扮要宽松柔软,避免患者的皮肤被擦伤导致出血[4]。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出血情况(包括牙龈、膀胱、鼻腔等)应该立即告知医生,询问是否为患者降低华法林的用量,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较多,需要为患者注射维生素K。④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疾病认知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不断为患者普及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相关知识,同时强调华法林药物的作用和疗效,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治疗方案,并和医护人员有效配合。另外,还需鼓励患者提出内心的疑惑,针对患者有疑惑的地方还应进行有效解答。健康教育过程中,可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健康手册、健康讲座等方式进行,且在宣教中,还需注意复习式教育强化法的使用,帮助患者回忆疾病知识,使其认知程度加深。⑤日常基础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叮嘱患者尽量不食影响抗凝药效发挥的食物,如:青椒、猪肝、西红柿等。同时,会影响抗凝的药物也需禁止服用,如:阿司匹林、乙醇、甲丙氨酯、避孕药、维生素K等。食物中应尽量保持营养均衡,荤素合理。以少食多餐为原则,针对那些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则需禁止食用,食物性质多以膳食纤维丰富、维生素丰富、脂肪含量低的为主,食物口味上以低盐、清淡为主。另外,手术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能开展剧烈运动,三个月内主要以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慢走等。运动过程中也应控制好运动量,不可运动过长时间,以免产生负面影响。⑥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且温馨的病房环境,窗户每日打开通风,同时控制好室内温度,做好恒温处理,病房也需每日消毒,确保空气清新,无病菌污染。所有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或相关物品接触前,均需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强化手卫生工作,以免发生术后感染现象。对于那些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应定期为其更换床单和衣物,同时注意清洁口腔,降低细菌的繁衍和传播风险。⑦呼吸护理:手术后,为患者清理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还需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操作,当患者情况较为稳定时,还需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咳嗽方法,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操作,借助气管进行吸痰处理。针对那些呼吸较为困难的患者,则应改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处理,对于那些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则需指导患者学会自主排痰,如若痰液黏稠无法排出,还需增加相应的雾化药物,通过雾化吸入形式将痰液稀释,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外。⑧循环系统监护干预:对于术后病情体征不稳的患者,还应接受实时的心电监护处理,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体征进行有效观察,一旦有异常现象发生时,便需马上告知医生,同时进行急救处理。而血压是心电监护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目标,因此,血压监测则需持续进行,采集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在水电解质方面,则需确保体液在平衡状态,尽量把控好补液的滴注速度,以免引发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⑨出院指导:当患者体征相对稳定,机体康复效果明显时,即可为患者安排出院时间。同时,在出院前还需再次进行健康宣教工作,以通俗化的语言将出院后的有关事项和知识进行阐述,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健康饮食、科学用药,同时树立起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再次发作的可能。另外,还需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通过微信、电话、qq等形式联系患者,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确定复诊时间,指导患者来院接受检查,以便改进后续的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以满意和基本满意作为护理满意度。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出现的一般性出血、血栓栓塞、脑栓塞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对于计数方面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对于计量方面的数据进行t检测检验,如果统计结果显示P<0.05,代表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属于心脏疾病类型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主要会受到风湿热影响。最近几年,我国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因老年性瓣膜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所致的瓣膜疾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引发心脏瓣膜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同退行性病变、黏液变性、风湿热、缺血性坏死、先天性畸形、创伤、感染等均有着一定联系,每个因素可单独影响,也可综合影响。大部分患者均会伴有关闭不全和狭窄现象,心脏血液无法顺利流通,使得负荷加重,进而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在病情的持续发展下,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现象。通常情况下,心脏瓣膜病一般会表现出慢性发展特点,在疾病初期阶段,部分患者甚至无任何不适症状,而在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血栓栓塞现象时,患者才会有相应的气短、心慌、疲倦等症状表现,活动耐受力也会逐渐下降,有轻微的呼吸受限现象。部分病情持续发展,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夜间也会伴有阵发性的呼吸障碍,尤其是平卧时最为严重。而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还会伴有咯血现象或痰中带血,病情严重患者的单次咯血量较多,甚至有大量鲜血咯出的现象。而急性左心衰患者则主要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某些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活动后则会有明显的黑蒙、头晕、晕厥等现象,个别患者心前区也有明显不适感,部分患者也会有明显的心绞痛表现。现临床在进行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时,会将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等异常瓣膜病变作为主要的疾病判断依据,结合乏力、气短等症状,能够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分级,而借助心电图诊断,又能得出心律失常现象,通过X线片检测,又能及时发现胸腔积液、肺部淤血或其他病变现象。该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病情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我国也十分重视对该疾病的治疗。现目前,临床主要有药物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式。内科药物治疗时,会结合患者的不同疾病情况进行不同药物的选择,例如,针对有水钠潴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则一般会选用利尿剂,而在那些有血栓风险和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中,则主要会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经治疗;而针对快速性房颤患者,则会选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心室率的控制。同时,在内科治疗过程中也会注意对患者的指导,强调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过激或过度劳累,同时控制好每日的钠水摄入量,做好感染因素的预防。而外科手术则为主要的根治方法,效果最为明显,主要用在那些伴有心力衰竭现象的患者中,不过,外科手术治疗前需评价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是否存在禁忌证,如若符合,后续才能开展相关治疗。介入治疗属于新型手术,治疗时主要针对狭窄瓣膜进行球囊扩张操作,主要用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中。

在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后需要长期的服用华法林来进行抗凝治疗,以达到维持手术良好效果的目的。在临床上医生会按照国际标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但是华法林的用量一般难以控制,偏高或者偏低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抗凝药作用效果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疾病情况等各种方面。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才能够保证及时的发现患者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5]。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干预。针对性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用药做出正确的指导,保证患者在用药的时间、剂量方面不会出现问题,另外采取针对性护理,医护人员能够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患者发生出血的情况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避免了纠纷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并且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6]。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来说,在术后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并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华法林瓣膜抗凝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烂”在心里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