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3-01-15刘英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换药工作效率物品

刘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鼻科疾病患者解剖部位较为特殊,疾病类型较为复杂,涉及多处生理功能、器官以及组织,鼻科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危害性高、病情凶险等特点,严重时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护理责任心。五常法是新兴管理手段,包括常自律、常清洁、常整顿、常组织、常规范,主要是通过规范化管理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护理人员发生失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规避或减少护理工作失误情况,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入治疗146例鼻科患者进行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未实施与实施五常法的鼻科患者,本次实验研究中常规组男35例,女38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47.07±10.27)岁。试验组男36例,女37例,年龄为19~73岁,平均(46.95±10.36)岁。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鼻科护理人员开展岗前五常法培训,同时为鼻科护理人员开展知识讲座,成立由临床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为小组长的五常法实施小组,根据鼻科患者病情特点等制定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根据护理管理质量检查标准执行各项护理管理方案,将护理工作严格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身上,由小组长定期检查监督,发现异常及时指出并纠正,形成更符合鼻科病区特点的护理管理体系。在开展“五常法”管理前,组织开展针对性“五常法”知识讲座和对应的培训,由高年资护士负责培训,加强对科内其他护士的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具体实施流程为:①常整顿:整顿鼻科换药室物品放置,加强视觉管理,将需要使用物品定点摆放并加以标注,整齐排列物品。记录护理人员工作流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定期对仪器、物品、器械的数量进行清点并记录,保证物品有效期,左进右出、先进先出,避免发生物品过期。尽量减少使用时的存放,避免出现无故浪费、积压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由换药室的负责人每天进行归位、补充、整理、检查,每周定期检查物品的灭菌有效期、药品的灭菌有效期,按照对应的日期先后顺序完成摆放,有效避免浪费时间情况,保证检查者能过目知数,交接班者能一目了然,及时掌握各项药品存放情况,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②常组织:对鼻科换药室进行全面检查,以物品使用频率为基础进行管理,将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依次摆设于方便拿取的位置并贴好标签,物品使用完毕后放回固定位置,设置物品基数,用完后立即进行物品基数补充,保证不对下次换药产生影响。③常清洁:护理人员保证换药室清洁,定期清洁换药柜、仪器、设备、治疗带、墙面、检查床等,垃圾分类处理,有污染时及时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对换药室的空调、三氧机、地面、墙面、换药柜、污物、地面垃圾等进行及时的清洁,保证换药室的整齐清洁是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要求物品应用人员将清洁后的器械血渍放入储物箱中,和敷料共同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完成清洗消毒,保洁人员能随时保证室内空调、三氧机、地面、墙面的清洁,每日应用三氧机完成2次消毒,随时进行检查。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清洁,着重对日常易忽略的死角进行清扫,对于使用后的器械定点放置,初步处理后送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处理、灭菌,保证换药室环境清洁。④常自律:常自律是五常法管理核心,小组长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并改正相关问题,养成良好的护理态度和工作习惯,严格根据护理管理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服务,以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⑤常规范:加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规范,制定统一的物品取放规范,保证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视觉体验并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做好相应记录,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保证全体鼻科换药室护理人员能够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提升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对比观察。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原发病控制、健康知识、心理调控、疾病知识等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各项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得越好。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实施五常法后护理人员急救物品完好情况、物品准备完好情况、无菌物品合格情况、仪器保管完好情况。对鼻科换药室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主要从基础护理、操作水平、护理效率和护理技术几个方面完成评价,各项评分均为1~1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工作效率越高。以鼻科换药室基本情况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文书记录、健康教育和亲和力,以百分制评分法(1~100分)评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数据处理

本次相关管理价值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患者管理效果、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使用t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效果比较分析

试验组急救物品完好情况、物品准备完好情况、无菌物品合格情况、仪器保管完好情况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结果的比较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效果比较分析(,分)

表1 两组管理效果比较分析(,分)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试验组饮食注意事项、原发病控制、健康知识、心理调控、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的比较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分)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分)

2.3 两组护士工作效率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护理效率及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检验值t=9.895、8.197、11.419、17.352,P均<0.001,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工作效率比较结果(,分)

表3 两组护士工作效率比较结果(,分)

2.4 两组工作质量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士亲和力、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技能水平和文书记录得分均高于常规组,经检验t=10.694、13.049、14.364、13.031、12.920、11.918,P均<0.001,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详见表4。

表4 两组工作质量比较结果(,分)

表4 两组工作质量比较结果(,分)

3 讨论

鼻科患者大多发病迅速、床位周转较快、治疗时间较短、病程较长,因此鼻科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且护理人员由于护理职能水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工作资历等不同导致鼻科护理质量参差不齐[2]。加之少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易发生仪器分类不清晰、放置混乱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鼻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提高鼻科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开展有效、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尤为必要[3]。

鼻科换药室实际工作过程中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导致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也会严重影响护理质量水平,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案,进而提高总体护理质量水平。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体,也是护理管理者重点关注的课题内容,采取何种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深入进行探究。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在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效果不甚理想,采取更加高效、可行的管理办法成为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人员,通过发号施令等管理办法往往无法适应现阶段医疗模式的发展。开展“五常法”管理措施更加强调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能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对应措施,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更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保障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内容。针对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开展“五常法”能充分完善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开展完善的管理内容,建立科学的护理管理理念,充分加强护士的培训内容,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重视对护士的情感和生理管理,在充分掌握护士工作能力的情况下,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有条理、规范性强的工作流程,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而保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最大限度减少医患纠纷情况,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

五常法主要包括:常清洁、常整顿、常组织、常规范、常自律,应用于鼻科护理管理中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有条理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该措施具有操作便捷、简单等优点,有利于提高鼻科工作效率。五常法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强组织、清洁、规范、整顿、自律力度,保证护理人员高度责任心,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4]。实施五常法中的常清洁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注重环境清洁,为实施护理工作提供更优质的环境;常整顿主要是指对护理现状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并改进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常组织是落实个人护理任务,有效加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合理利用资源;常自律与常规范主要指的是进一步了解护理工作现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而促进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5]。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能够从环境品质上升到护理人员行为品质中,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开展常清洁、常整顿、常组织等,能够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位护理人员身上,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还能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自律性等,进一步提升鼻科整体护理质量水平。

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饮食注意事项、原发病控制、健康知识、心理调控、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的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同时本次研究针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展开了评价,结果证实试验组急救物品完好情况、物品准备完好情况、无菌物品合格情况、仪器保管完好情况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陆小红[6]研究结论一致。充分说明了将五常法应用于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能较好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对患者的管理效果,让患者显著提高对管理措施的满意程度,提高科室的管理效果。分析原因可知:换药室存在使用频率高、患者众多等特点,为进一步降低院内的交叉事件发生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五常法”作为众多企业的现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常自律、常规范、常清洁、常组织、常整顿,该种管理方法的根本理念是在应用期间获取更多的空间,继而提高安全性,改善环境,显著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将“五常法”应用于鼻科换药室的护理管理中,存在操作简单便捷的应用优势,在临床中已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自行管理和全员参与,能做到人人互查、人人互督等,可以充分的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得换药室的工作效率和换药室环境得到明显提高,将不良护理事件扼杀在摇篮,显著提高管理效果,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有效提升患者的管理效果。同时“五常法”的应用所采取的常清洁、常整顿、常组织等方法的开展,能保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体身上,保证每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在充分提升护士责任心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自律性,有效提高了总体护理工作质量水平。

本次研究还针对两组护理工作效率展开了评价,结果证实试验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护理效率及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结果资料的比较具备统计学分析差异性(P<0.05)。提示将五常法应用于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水平。对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当前鼻科换药室的人员流动较大,病种复杂,换药室的应用频率较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有着重要意义,但仅凭护士的单方面管理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事事符合规则、人人参与管理,如此才能营造出愉快、健康、安全、舒适、整洁、科学有序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五常法”能够保证换药室管理内容的程序化、规范化特点,从细微之处入手,人人从小事做起,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形象,确保安全。同时本组结果显示,试验组亲和力、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技能水平和文书记录得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说明了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提高整体工作质量水平。对原因展开分析:“五常法”在多个领域中现阶段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也有着显著优势。开展“五常法”护理管理目的在于在实际护理工作期间保持常清洁、常自律、常规范、常组织、常整顿的工作流程,在有限的工作空间中保障护理人员能工作迅速、便捷,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整齐,充分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团队协作精神,继而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各项护理工作实施得更快捷、方便,有效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将五常法应用于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较好,能够保证医疗仪器处于正常状态,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换药工作效率物品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