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预防普外科管道滑脱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1-15简雪梅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普外科导管管道

简雪梅

什邡市师古镇卫生院,四川 德阳 618408

0 引言

对于普外科患者来说,其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在术前和术后通常都会留置管道,且个别管道所需留置的时间还相对较长,所以非计划性拔管以及意外脱落情况均较易出现,这不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诱发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消极影响到患者的有效康复,同时也会造成医疗纠纷,难以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此情况下,就应对普外科患者采取良好的管道护理措施,以防范普外科管道滑脱情况的出现。对此,本文主要研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预防普外科管道滑脱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留置管道患者,并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35~79岁,平均(57.6±11.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55.9±1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医学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医学研究内容全面阅读后,签字同意;②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正常沟通交流,治疗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②患者患有精神性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③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1)自患者入院首日,护理工作者需评估重症监护室患者管道滑脱的危险性,而后针对评估结果来明晰高危患者与低危患者,以便对不同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还应确保护理工作开展的严谨性,针对低危患者来说,应细致检查其管道固定的实际情况,保障管道引流的畅通性。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则需叮嘱其不可自行拔管,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在护理期间还应记录好患者的导管位置,以及留置时间等,以便在最为恰当的时机进行拔管[2]。在对高危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先对其进行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在床尾部位置悬挂预防管道脱落标志,倘若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烦躁、疼痛加剧等情况,护理人员应为其注射镇静剂,需每小时记录患者镇静评分。

(2)在患者入院后第2日,护士长需综合性评估对于患者的护理情况。分析不同护理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以便为之后的护理提供关键性的根据。

(3)在患者入院后的第3日,还需再一次评估患者导管留置所存在的危险性,科学调整重症监护室护理方案,并将此次评估结果作为依据,合理性判断下次的危险评估时间。针对高危患者来说,则需每日进行一次评估,中危患者需每5日进行一次评估,低危患者每7日进行一次评估即可。

(4)科学评分:由于留置管道种类不同其管道风险高度也各有不同,护理人员应每天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认知意识、护理操作以及临床病症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对于院外携带导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进行首次科学评估,并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情况进行评估,直到患者拔除留置管后评估方可停止评估。对于本院内插入留置管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每天评估一次,倘若患者评分大于等于8分,需每天进行评估,倘若患者评分小于8分,可每周评估一次。

(5)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应每天亲自到患者病床前进行交接检查,查看各项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查看管道评分与护理记录是否完善,同时根据护理人员各项评估指数以及高危因素,对责任护士进行临床指导。耐心细致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以便患者家属充分意识到留置导管护理的重要性,熟练掌握管道护理技巧。倘若患者在外出检查或者转入其他科室时,责任护士还要同其他科室人员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并在患者管道留置期间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

(6)加强培训绩效管理:普外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操作规范、教育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安全意识,提高其自身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管道滑落事件发生。依照普外科患者常见问题营造科室安全氛围,促使护理人员注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临床较为常见的管道滑脱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道滑脱解决方案,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另外,护士长应每天主动巡查管道护理方案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当前普外科临床护理制度、管理细节等薄弱环节,依照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要求护理人员都自觉遵守本科室规制定的规章制度。护士长还要对本科室的新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求新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跟班,查看本科室新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倘若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护理人员未能依照新规定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护士长应对其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并在每月月底对本月管道护理工作进行评估,针对本月出现管道滑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改进管道固定以及约束方法:在管道固定过程中,倘若护理人员未能牢牢固定管道,或者管道固定不合理,就会加大管道滑脱风险概率。针对这种情况,普外科护理人员应对各种管道固定模式予以改进。如在改进胃管时可以采用双套结胃管固定法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法能够避免传统胶布固定的不足之处,增加胃管固定的牢固性与安全性,并且双套结尾管固定法,操作简单快捷,缩短护理人员胃管固定时间,减轻患者病症痛苦。对于意识不清、烦躁、依从性较差、耐受性较差以及谵妄等患者,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各类插管时需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然而这种约束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增加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加大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对约束方式进行改进,使用新型约束手套对患者进行约束。约束手套大多是有棉纱、棉布所制,该种材料不但较为柔软,而且透气性好具有吸汗功能,增加患者临床护理舒适度,方便患者手指随意伸展握拳,还能有效防止患者擅自拔管,将人性化护理有效落到实处。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管道滑脱情况,分为滑脱与未滑脱二项指标;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项目,满意度则为(满意+较满意)/本组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率为4.00%,未滑脱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管道滑脱率为12.00%,未滑脱率为88.00%。可见对照组患者管道滑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管道滑脱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管道滑脱是普外科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为了快速恢复患者身体健康,普外科患者除了要接受常规治疗外,还要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报告,科学合理的管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感染概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可见,患者留置管道以后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临床护理,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倘若患者临床护理不到位,出现管道滑脱情况,不但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概率,致使患者术后预后性较差,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因管道滑落引发患者死亡,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

管道滑脱出现的原因经过分析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①患者出现不适感。患者因病症治疗方式影响需要接受各种插管,插管原因导致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状态,进而出现各种不适之感,如,胃管导致的恶心、咽部肿痛等不适;气管插管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致使患者无法正常交流,引发烦躁、恐慌、绝望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患者控制不住情绪将各种管道自行拔掉。②导管固定方式不当。一般情况下,临床应用胶带缠绕、透明贴、扁布带打结等方式进行各种导管的固定。不同功能的导管被固定在患者不同身体部位上,一些导管会因一些不可抗力而发生固定不牢问题,最终导致管道滑脱问题出现。如胃管这类需要经口气管插管的导管常常应用导管固定贴或者是易于操作的透明贴进行固定,此时,这类固定材料会因患者身体排除的汗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而被污染,最终导致其固定黏性发生变化,不再牢牢地粘牢导管,导管易于脱落。③对一些出现不适症状并症状反应较大的患者没有及时使用镇静剂。比如说因疾病治疗方案确定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其咽喉部位会因导管的压迫与刺激而出现疼痛感与不适感,一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不安与恐惧,同时因沟通不便,患者情绪开始变得激动,想要摆脱导管不适感的想法变得强烈,进而不由自主地将手放在导管上,想要拔除导管。还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麻醉药物反应没有完全消失,从而对事物的判断力处于自觉判断状态,会依据身体本能进行不适感的清除,继而动手自行拔管。针对此类患者的管道脱管护理需要及时观察,并进行必要的镇静剂处置。④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约束。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导管排斥反应,如一部分患者会产生导管不耐受症状,一部分患者因精神障碍或暂时性的精神紧张而出现各种无意识行为,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患者自行拔管。⑤健康宣教做得不足。患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以此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导管的护理保护意识。但目前的护理人员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防护,不要碰触,并没有将导管拔除或护理不当脱落的严重性告知,导致管道脱落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⑥巡视护理不到位。患者插管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定时进行病房巡视,检查导管牢固情况的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再一次强调管道脱落的危害,必须做好护理,同时需要管道脱落问题后,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不可擅自进行处理。⑦医疗护理操作存在缺陷。此问题主要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强弱有直接关系,护理操作时,并没有将导管妥善地固定在恰当的位置,同时也未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舒服之处,及时进行导管固定方式调整,导致患者因感不适或更换卧位动作幅度较大而出现导管被牵拉,随着次数的增多或一次用力过猛,导致导管脱出。基于管道脱落出现原因的细致分析,可以看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正面积极沟通关系,在插管前、插管时以及插管后,护理人员需要将导管应用的治疗价值、日常护理注意事项以及管道脱落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一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从而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导管的保护意识,减少并杜绝因患者及其家属原因导致的管道脱落问题发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做好导管的有效固定处理。

以往常规管道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日常活动进行临床护理,这种护理方式未能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融入其中,致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与规范性,临床护理效果较差。患者及患者家属未能充分意识到管道护理的重要性,导致患者管道滑脱率居高不下,延长患者康复时间,降低临床治疗效果。由于普外科患者的病情存在复杂性的特点,同时各种管道还相对较多,所以时常出现管道滑脱的情况,属于普外科发生概率最大的不良事件,若一旦如此,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感,容易引发患者的不满情绪,且也会加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而针对上述情况,对于普外科患者施以良好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普外科管道滑脱情况的出现,就显得极为重要[3]。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许多医院充分意识到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注重临床护理程序,并根据普外科病症特点实施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化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使其通过快速高效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另外,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应在患者清醒时为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术后留置导管的用途,以及各种类型留置导管对患者恢复病情的重要性,通过语言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询问患者身体内留置导管的感受,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倘若留置导管让患者感到极大不适,护理人员应对留置导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并根据患者实际要求调整导管位置,增加患者临床治疗的舒适度与临床治疗依从性,使其可以积极配合各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在护理意识不清、烦躁、依从性较差、耐受性较差以及谵妄等患者时,为了避免患者擅自拔出留置导管,护理人员应对这类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约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镇静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使用镇静剂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依照患者实际情况提醒临床主治医师为患者调节镇静剂药量,避免患者镇静剂使用过量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临床护理路径不但可以有助于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沟通交流,还能有助于患者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出现医患纠纷问题。

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利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管道滑脱的概率,切实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具体来说,此种护理措施能够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后,针对每日的护理路径表,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并做到定期评估患者管道滑脱情况的危险程度,同时也能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防范产生患者自主拔管的情况。并且,还需记录好管道露外的刻度,其位置以及留置时间等相关信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精准性的记录,以通过此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管道滑脱情况的出现率,防范护理偏差情况的出现[4]。再者,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极具作用,如在实施此护理路径的过程中,利于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让患者能够更为配合于普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展,以便进一步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从而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普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能够通过良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来真正做到预防普外科患者管道滑脱情况的出现[5]。

本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对管道滑脱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有效防止患者因反复安插管道引发损伤,降低患者院内感染概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促使患者在安全高效的临床护理中快速恢复身体健康。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预后奠定良好基础。由于普外科日常护理工作较为繁忙,临床护理人员较少,且大多数护理人员都属于资历较为年轻的新护士。针对这些工作经验较少的新护士,普外科应加强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考核,使其掌握各项滑道预防的应急方式,通过临床护理演练措施,让其了解掌握预防管道滑脱的评估方法,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降低患者管道滑脱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6-7]。

综上所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普外科管道滑脱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普外科管道滑脱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所以,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务必要善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猜你喜欢

普外科导管管道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大宝小神探·奇异的森林管道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