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01-15何鹏飞闫秀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切口

何鹏飞,闫秀

1.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甘肃 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环境问题,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已经到恶性肿瘤的首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肺癌在临床上的致死率较高,约有90%的肺癌患者会在患病五年内死亡,因此,对于确诊者立即展开治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可通过多种方法治疗肺癌,如药物、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于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能够将患者的肿瘤病灶切除,可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控制病情进展,进而使其生存时间延长。以往多使用开胸手术,可起到一定效果,传统开胸手术有着较为广泛的操作视野,因此操作者术中各项操作较为方便,开胸手术可以将病灶彻底清除,也能进行较为良好的淋巴结清扫,从而有效降低肿瘤细胞的扩散风险,减少肺癌复发的可能性。但开胸手术的切口较大,因此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加之多数肺癌的患者年龄较大,因此开胸手术操作易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应激反应强烈,不利于其恢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肺癌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胸腔镜肺癌手术是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等诸多优点且效果也得到证实[1]。胸腔镜手术在先进手术器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摄影技术展开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切口明显减小,通过小切口来对患者病灶位置进行观察,并且视野清晰度较高,可以对微小的病灶组织进行观察,使术者能明确术区范围,可以完整的将病灶切除,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胸腔镜手术可以对胸腔顶部至膈肌结构进行清晰的观察,并带有照明功能,可以对深部组织进行清晰的显示,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操作的精准性,降低了手术操作对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效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小,更适用于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但目前临床对于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方面的研究与报告则较少,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现对研究详情进行总结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是2019年4月-2021年4月,将此阶段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60例,依照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女12例,男18例;年龄范围是43~74岁,平均(59.06±4.28)岁;其中12例患者为左肺、18例患者为右肺;23例患者为腺癌、7例患者为鳞癌;病程为2个月至2年,平均(1.14±0.33)年。实验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范围是42~73岁,平均(58.76±4.41)岁;其中14例患者为左肺、16例患者为右肺;21例患者为腺癌、9例患者为鳞癌;病程为3个月至2年,平均(1.11±0.26)年。以上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均没有很大差异(P>0.05)。该次研究开展前,以口头讲述方式将详情告知患者与家属,获得其同意;同时将项目报告至伦理委员会,获其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肺癌的临床诊断依据[2]一致;②意识清晰且临床资料完整;③了解研究详细内容并积极配合;④肿瘤直径低于5cm;⑤接受手术治疗且与手术指征相符;⑥年龄在40~75岁;⑦入组前没有接受过化疗或放疗;⑧预估生存期低于半年;⑨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营养不良;②临床资料缺失;③对麻醉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过敏体质;④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存在视听障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⑥存在手术禁忌证;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指导其采取侧卧体位,麻醉后于腋前线第5肋间进行手术切口建立,长度为20~25cm,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后以肋骨牵引器牵开肋骨并进入到胸腔中,在直视状态下进行相关操作,对肺叶进行清除并清扫淋巴结,缝合切口并进行闭式胸腔引流。

实验组则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体位,上肢保持上举状态并于头架进行固定,开展单肺通气,对患者进行复合麻醉,然后于第六或第七肋间建立手术切口,长度为1.5cm左右,通过该切口将胸腔镜置入,利用胸腔镜观察肿瘤情况,包括位置、大小、直径、数量等,检查纵隔淋巴结及其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在腋前线第三到第五肋间建立手术切口,长度为3~5cm,一起为主操作孔,在腋后线与肩胛下线间第六到第九肋间建立手术切口,长度为1.5cm,以其为副操作孔。在胸腔镜指导下开展手术操作,分离胸腔内粘连,将血管切断后进行结扎,切除病变肺叶并取出,清扫淋巴结,以温盐水冲洗胸腔后封闭肋间神经并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4 评价标准

①手术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测评,标准如下:相关体征及临床表现基本或完全消失,判定显效;相关体征及临床表现有所缓解,判定好转;相关体征及临床表现没有变化或加重,判定无效。统计总有效率并互相比照;②并发症情况。记录手术后两组患者出现的所有并发症,计算总发生率以对比;③应激指标。于手术后当天与手术后一周对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皮质醇、P物质、生长激素与前列腺素E2,计算平均值并互相对比;④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并互相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经过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数据,选用24.0版本。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采取的检验方法是χ2检验,描述形式是[n(%)]。计量资料(术后应激指标与手术指标)采取的检验方法是t检验,描述形式是()。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断标准是P<0.05。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者中,10例疗效为显效,12例患者为好转,8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统计为73.33%;观察组患者中,16例疗效为显效,13例患者为好转,1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统计为96.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互相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更高,存在很大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测评详情[n(%)]

2.2 并发症情况

如表2所示,对照组患者中,4例发生感染,2例发生肺不张,2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肺漏气,术后并发症的总计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中,1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肺不张,0例发生气胸,0例发生肺漏气,术后并发症的总计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互相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存在很大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详情[n(%)]

2.3 应激指标

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手术后当天与手术后一周的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比照,提示实验组患者均略低,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当天与手术后一周的皮质醇水平及前列腺素E2水平均更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应激指标详情()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应激指标详情()

2.4 手术指标

如表4所示,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

表4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详情()

表4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详情()

3 讨论

目前,由于我国居民的生活结构发生改变,环境问题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导致肺癌发病率升高,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3]。肺癌全称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痰、胸痛、咯血等临床表现,同时还会引发库欣综合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有着极大威胁[4]。肺癌主要发生于长期接触污染空气、吸烟等群体,近些年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受到广泛关注。早期肺癌组织主要生长于支气管黏膜上,从而引起黏膜表面粗糙,并导致黏膜增厚、充血,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组织继续恶化发展,可由黏膜上突入支气管腔内,并突出形成肿瘤,肿瘤病灶主要呈息肉样以及菜花样,且朝着支气管壁发展,造成支气管壁破坏,最后肿瘤病灶会浸入到支气管周围组织以及淋巴结,形成转移。当肺癌病灶组织环绕支气管壁进行生长,就会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死亡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展开治疗。

目前,临床可通过多种措施对肺癌疾病进行治疗,如放疗、化疗、手术等,在诸多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通过手术能够切除病灶,可有效控制肿瘤细胞扩散,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开胸手术是以往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能够清除病变组织,可控制病情进展及肿瘤扩散,但该手术存在较多缺陷,如创伤大、出血量高、并发症多、术后恢复缓慢等[5]。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实施胸腔镜手术,其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小,能够减轻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可避免因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水平过高而损伤到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适应能力[6]。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技术完善并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手术治疗中,与此同时,胸腔镜手术由最初的四孔及三孔操作逐渐转变为双孔、单孔,不仅能够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同时可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能够准确定位局部微小解剖结构,提高手术医师的操作准确性,能够避免误伤到病灶周围的神经及血管,进而使出血量减少,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使其能够早日康复出院[7]。尤其是近些年,胸腔镜成像系统不断完善,其镜头能够旋转,可帮助医生全方位的观察神经、淋巴结、血管、气管等组织,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保障。

为分析对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治疗的效果而开展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后当天与手术后一周的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比照,提示实验组患者均略低,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当天与手术后一周的皮质醇水平及前列腺素E2水平均更低,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该结果与卢开进等[8]的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是进行手术操作时会对患者造成创伤,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即神经分泌物质增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前列腺素E2等,通过对上述物质水平进行测量能够判断出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其水平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应激反应越严重,而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与手术创伤有着密切关系,创伤越大则上述指标水平则越高,胸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因此其上述指标的水平则更低。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与淋巴结清扫数量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高,存在很大差异(P<0.05)。该结果符合于永涛[9]的研究,其原因是胸腔镜手术的手术视野更为清晰,能够确保医生进行病灶切除与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进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存在很大差异(P<0.05)。该结果与李辉年[10]的研究一致,其原因是胸腔镜手术不需要进行胸壁切断、肋骨牵拉等操作,因此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轻,能够保证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存在很大差异(P<0.05)。该结果与李轶川[11]的研究基本相同,其原因是于胸腔镜指导下进行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提高,能够避免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治疗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手术应激反应,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癌切口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