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化白瓷与泉州民间信仰

2023-01-14吴荻帆

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德化白瓷泉州

吴荻帆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市下辖的德化县是中国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窑所烧造瓷器,以白瓷最负盛名。且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民俗文化与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德化白瓷创烧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民俗及宗教文化印记。本文基于此地缘关系,遂浅谈之。

1.1 陶、陶瓷与瓷器

人们常常说“陶瓷”,总会将所有土与火艺术的衍生品归纳为同一种物品。然而事实上,陶与瓷,甚至与陶瓷都是有着技术上的严格界定的。一般来说,陶器是使用粘土以800℃烧造,透水性强;陶瓷是在粘土胎上施釉,以800~1 100℃烧造而成;而瓷器则是以高岭土加入碎长石作胎,施釉后以1 200℃或更高温度烧造,其特点是质地致密光洁。本文中所探讨的白瓷就是以瓷器为主。

1.2 德化瓷的发展渊源

德化窑的创烧从唐宋发迹,至明清到达鼎盛。技艺独特,传承至今。德化窑瓷器作为出口海外的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我国的制瓷技术的传播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德化县内还留存有宋元时代的屈斗宫和碗坪等窑址。德化窑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就已很精致,这些瓷器开始大量出口。到了明、清,德化瓷器流传到了欧洲,其美名“象牙白”从此享誉世界。

1.3 与泉州民间信仰的关联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民俗文化与民间信仰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德化白瓷在民间信仰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使得德化瓷器与泉州民间信仰相辅相成共同繁荣。

2 德化白瓷的基本特点

2.1 造型特点

德化白瓷较之于我国的其余名瓷,有一最大特色,即瓷塑(瓷雕)多。且多以人物造型为主,所塑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性格鲜明,风格洗练,线条流畅,德化瓷雕将器物造型上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有机结合。

2.2 时代特点

明代是德化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德化白瓷瓷塑问世,以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风格独步瓷坛,风靡海内外。明代德化窑瓷胎质细腻洁白,釉色光亮莹润,似玻璃似玉脂,有“葱根白”、“孩儿红”、“猪油白”等美称。瓷塑造型以儒释道宗教题材为主。

清初,德化窑依然保留明晚期特征,质地温润洁白,呈糯米胎;釉面厚而莹润;装饰上常见贴花、印花、透雕等手法。中期质地坚硬,微微泛灰;釉面亮白有青色,泛青在积釉处尤为明显。晚期,由于青花瓷的兴盛,白瓷雕塑产品锐减。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的特殊时期,德化窑的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品质有所下降,制作工艺较为粗糙,胎土取材缺乏讲究,因此这一时期胎体杂质较多,白中带灰,釉面亦是,器型较粗笨。

2.3 美学特点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专门描写过德化瓷器生产和销售的情形,这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进一步推动了德化瓷器在整个元代海内外的良好的销售形势,从而为德化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优越的经济基础。

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匠们研制出了一种如脂如玉,散发温润光泽的白瓷器,这在当时中国的制瓷业中独树一帜,德化窑就此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据《泉州府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在明代,多产瓷塑。《天工开物》有云:“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到了清代,却以瓶炉、文具等实用器为多产。全盛时期的德化白瓷风靡海内外,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即是指代德化白瓷,该词原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工艺精细,质地致密,釉面滋润似脂,晶莹如玉,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的白瓷体系中具有独特风格,在陶瓷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泉州民间信仰对德化白瓷烧造的影响

自宋元以来,泉州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泉州港成为了“东方第一大港”,有着“潮涨万国商”的盛景。对外贸易和交通的空前昌盛,使得来到泉州创业、经商、传教、致仕及长期定居的外国人数以万计,他们不但带来了异域的货品,更是带来了大洋彼岸的宗教信仰文明。除却根植于此的道教儒教与早年传入中国已经汉化的佛教外,来到泉州的外国客商还带来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等,各种宗教在泉州百花齐放,和谐共生,使得泉州被世人称之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与此同时这些宗教,或者说民间信仰,对于德化白瓷烧造上的器物形态、装饰及美学特征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3.1 釉色方面

德化窑白瓷的烧造始于宋,到了元代甚为繁荣,由于元朝统治者为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对青白二色情有独钟,据《元史》记载,帝王的旌旗及倚仗衣物常为白色;丝绸之中,有白纱、白罗、白绢、白绫。《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当时景象的记载:“每逢新年,举国衣白,四方贡献白色的织物,白色的马匹,人们互赠白色的礼物,以为祝福。”白色在萨满教中是善的象征。在基督教和日本教乃至伊斯兰教中白色象征纯洁,洁身自好的品行。道教主张的无为平淡真实,符合白瓷的釉色纯净,没有浮夸夸张的纹饰。这种平淡是真,简单为美的至简至纯至美的审美理念使白瓷独具高贵优雅、意味深远的魅力。白瓷之白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如此晶莹温润不施色彩的釉色就是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具体体现。

3.2 器型方面

德化陶瓷在造型上十分丰富,由于泉州民间信仰的繁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化窑的产品生产,除了民间实用器之外,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塑像类,即瓷塑。德化窑瓷塑以人物见长,形象灵动,衣纹流畅,线条优美,以其高超的造型技艺和典雅生动的形体,独步于中国瓷塑艺苑。

德化窑的匠人们从泉州丰富的民间信仰土壤中汲取了创作营养,从宗教中获得了创作题材。德化窑的瓷雕人物取材十分广泛,德化陶瓷雕塑造像中,以佛教人物居多,主要有各式瓷塑观音,以及如来、弥勒、罗汉、寿星、八仙、土地等神仙佛像。与传统的石雕和泥塑相比,德化窑的宗教类瓷塑具有体小量轻的便携优点,特别适宜寺庙、家庭中摆设祭祀。因此一经推出,大受欢迎,远销海外。

当然德化白瓷的创烧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造像,同时更是为了供应民间大量的祭祀活动而烧制出了瓷质的陈设供器,如香炉、烛台及伊斯兰教信徒所盛取“圣水”的军持等。陈设供器是德化窑的一项大宗产品,造型主要是仿自商周青铜器和唐宋以来金银器的式样。其特点是造型规整、结构合理、装饰与胎釉浑然一体,古色古香。

3.3 装饰方面

瓷器的装饰手法一般被分为两个大类:胎装饰与釉装饰。胎装饰指的是在瓷器的胎体上运用堆叠、刀刻、划花、雕塑的手法去装饰瓷器;釉装饰则是在瓷器表面施以各种釉料(如结晶釉、窑变釉、各色彩釉)或彩绘来进行瓷器装饰。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白瓷,因而在此所讨论的装饰手法仅限于胎装饰。

泉州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仿佛一片不可估量的深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化白瓷的烧造。可以说,宗教文化符号的衍生在德化白瓷的装饰中被广泛运用。各种带有祥瑞意识的图案、以及宗教象征意义的图示,被装饰在白瓷烧成的各种器物上。除了人物方面的佛像、仙道、寿星等题材外,动、植物方面的题材如龙、凤、麒麟尤为多见。中国人喜欢的八卦、太极,以及带有阿拉伯风格的缠枝花卉都成为了德化白瓷的装饰题材。

4 结语

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繁盛的民间信仰一直是泉州的一大特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德化白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去发掘德化白瓷烧造与泉州民间信仰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让我们厘清德化白瓷的发展,更能够使我们去注意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猜你喜欢

德化白瓷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