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
——阅读、涵泳、提升

2023-01-13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实验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11期
关键词:邓稼先行文语言表达

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实验学校 佘 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分值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作文对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构思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体现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是教与学的重难点。作文与阅读相辅相成,作文教学通常要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引导中学生涵咏,使学生能提取、消化、积累写作中的重要知识,理清行文逻辑,学习文本结构,提升遣词造句、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基于课内外的文本或影像,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在品味中获得素材、激发灵感,为写作打好基础,辅助学生写出优秀作文。

一、理清行文逻辑,学习文本结构

一些初中生在写作时,常常抱着应付的心理,作文模式比较固定,内容非常枯燥,或者作文结构比较混乱,逻辑性较差。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品味阅读内容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先理清经典文章的行文逻辑,分析文本结构,这对于搭建基本作文框架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采用创设生动情境、提出启发性和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探讨,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布置作文训练任务,进行适当拓展等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以部编版七下《邓稼先》为例,本文教学目标包括: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课文的行文顺序与素材安排等;掌握文章多变句式特点、结构方式等;感受邓稼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与渗透的爱国情感;能够学以致用和读写结合。教师可以先借助原子弹爆炸等视频进行生动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本文后提问:本文运用横式结构板块拼接法,设立的六个主题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展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形象?六个部分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先概括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为何要与奥本海默做对比?教师先让学生思考与探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并做好总结讲解。比如指出这六个主题分别是:一是基于历史背景引出邓稼先;二是邓稼先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三是对比美国奥本海默,凸显邓稼先的高尚品格;四是基于自身与邓稼先交往的经历,抒发对其的情感;五是描写邓稼先工作在罗布泊的情形,表现其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六是以更高的视角评价邓稼先。六个部分的关系:一是引子;二、三介绍生平,对比中凸显其高尚品格与奉献精神;四是侧面描写突出巨大贡献,对二进行拓展;五是写其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才能与崇高的精神,对二进行具体展开;六进行总结。根据作答情况,教师可结合原文与历史背景进行解答:先概述中国一百年来的近代史,可以突出邓稼先对我们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说明他是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对比是为了突出,与奥本海默做对比,更加体现邓稼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其忠厚、谦虚、朴实和真诚等优秀品质。

引导学生做好以上分析,可为写人叙事的文章打好基础,让学生在写人叙事时也可以仿照这种行文逻辑设计结构布局,将作文分成几个段落,各个段落之间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让作文思路更加清晰、完整。

二、分析遣词造句,学习语言表达

在一篇文章中,文本结构即骨架,而具体语言就是血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练习遣词造句,学习精妙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先让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用简明、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学习生动语言的表达方式,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抓住细节描写,学习如何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记叙文文体中,最关键的是对事物的描写,而其基础是刻画人物,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服装、表情、动作、语言、行为与事业等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进行分析,适当拓展,指导学生学习与训练相关表达。

以部编版七下第三单元为例,不论是现代文《老王》,还是文言文《卖油翁》,都非常注重遣词造句,通过一些特别的细节描写,将笔下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教师要重视带领学生品味这些课文,分析其中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习语言表达、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适当延伸拓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如在《老王》一文中,包含大量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行为等的描写,生动刻画了大量的细节。教师可以提问,如:哪些地方描写了老王的肖像和神态?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哪些地方展现了“我”的心理活动?“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文中描写了老王生活中的哪些片段?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取关键信息,描述人物的细节。先让学生自主探寻,试着作答,然后加以总结。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关于记叙文中的遣词造句,重点是抓住某人的表现、动作,无须面面俱到;在写人叙事时,心理描写非常重要,最好将心理过程展现出来,不一定直接叙述,可以通过外部描写来展现。为此,教师可以引入《背影》中的一段话: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表面上看是外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实则为心理描写,将一位老父亲和儿子之间不舍分别的心理生动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更为生动、直观地表现人物,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完成这些分析后,教师可以布置记叙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定印象深刻的人物,运用多种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感悟情感内涵,学习情感表达

文章内在的情感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时融入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抒发,也可以将思想情感融入文字中。经典文章中情感都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感悟文中的情感内涵,学习真切的情感表达方法。之后,还可以进行分析和创作训练,有效提高学生情感抒发的能力,提高作文表达效果。

很多游记类型的文章,通过描述游览见闻,描摹美丽的自然风光,吟咏人文古迹,抒发出浓浓的情思。

教师可以布置写景抒情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多角度写景,渗透一定的情感,结尾可以对文章进行升华,提升表达效果,再根据学生表达情况予以点评。以部编版八下《壶口瀑布》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入一段壶口瀑布的短视频,播放《黄河颂》与《黄河大合唱》等,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或者一个词谈下自身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出类似“气势磅礴、震撼、振奋人心”等的感受,然后介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引出“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的诗句。接着用地图展示壶口瀑布的位置,介绍壶口的地理特征。然后教师提出各类与情感表达相关的问题:作者为何会用不同形态的黄河水联系人的不同感情?在本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壶口瀑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教师进行总结:不同形态的水与个人情感具有相通之处,如江河湖海是奔涌激越的,可以与喜怒之情融合,泉流溪水是温润细腻的,可以与哀愁之情融合……本文通过描写壶口瀑布景观写黄河的性格,基于黄河联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通过类似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方法。

然后,教师还要引入其他相关文章让学生自行品味,并布置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等类型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旅行经历等,运用所学的记叙方法、情感表达方法等进行创作,在文章中渗透一定的情感,再根据学生的具体表达情况进行点评,对于出现频次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修改与完善。

综上,从读写融合的视角看,教师应当选择经典的课文带领学生分析与探析,通过让学生理清行文逻辑和学习文本结构,分析遣词造句与学习语言表达,感悟情感内涵与学习情感表达等,可以使中学生更好地品味、借鉴,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掌握比较完善的语言表达方法。在品味经典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自主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表达方法写作,然后加以点评并给予指导,做好总结与反馈等工作,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邓稼先行文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许鹿希: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有一种爱叫“国家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