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肩关节镜手术和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3-01-11王登峰康汇李锦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肩峰肩袖乙组

王登峰 康汇 李锦

(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损伤肩肘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肩袖损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肩袖损伤为其严重职业病[1]。目前,主流的肩袖损伤关节镜对症手术类型有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全肩关节镜手术[2]。二者运用于临床,均具备切实疗效。基于此,本文探讨应用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及对关节功能复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基于手术类型差异分甲组和乙组,各63例。甲组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59.31±5.26)岁;Bigliani肩峰分型:Ⅰ型19例,Ⅱ型30例,Ⅲ型14例;患侧:左28例,右35例。乙组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0.27±6.08)岁;Bigliani肩峰分型:Ⅰ型17例,Ⅱ型31例,Ⅲ型15例;患侧:左26例,右37例。纳入标准:确诊肩袖损伤;单肩损伤;完成手术;病案资料保存完整;有手术指征,且耐受手术治疗;全程建立随访。排除标准:合并冻结肩或其余肩部损伤者;合并肩部骨折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严重全身性感染者;肩袖巨大撕裂伤者;合并重大脏器疾病者;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甲组施行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1)指导、协助患者取沙滩椅位,术中全身麻醉,消毒铺巾,常规后、前、外侧入路。(2)切开后路皮肤,钝头棒带套管穿刺进入盂肱关节,仔细查看病灶情况。(3)探寻肩袖损伤部位作为中心点,做一长约4厘米小切口,位于肩峰外缘,与切口保持垂直。经关节镜辅助,以电刀剥离三角肌肩峰前滑膜止点,同时纵向劈开三角肌纤维,予三角肌以牵拉处理,使肩袖组织充分暴露,人工旋转肱骨头,探明肩袖情况。(4)以带针丝线对肩袖残端进行牵拉,肩袖表面松解处理,打磨Ⅲ型肩峰至Ⅰ型肩峰,拉紧肩袖与肱骨大结节足印,肱骨结节常规打磨,至骨面渗血,此时将带线锚钉植入肱骨结节处,肩袖断端与肱骨结节处常规缝合,术毕逐层关闭切口。乙组施行全肩关节镜手术:步骤1、2同上;经步骤3后,入路进入肩峰下间隙,建立前外侧与外侧入路,进入肩峰下间隙,待肩峰下滑囊清理完毕后,执行肩关节肩峰成形术,打磨Ⅲ型肩峰,其他两型跳过打磨,随后再打磨肱骨大结节,至骨面渗血,此时将带线锚钉植入,同时单排缝合撕裂肩袖组织,最后同样检查关节活动度,满意后关闭切口。两组均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手术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用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3];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4];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术后,乙组手术失血量、住院用时低于甲组,手术用时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乙组VA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n=63]

2.3两组患者UCLA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乙组UCLA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UCLA评分比较分,n=63]

2.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术后,乙组疗效优、良、差分别为36例、24例、3例,总优良率95.24%与甲组的37例、22例、4例、总优良率93.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关于肩袖损伤的治疗,临床主张应用外科技术缝合治疗,获取理想疗效。常见的肩袖修补手术有全肩关节镜手术、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切开复位修补术等,其中又以前两者较为多见[6]。有研究显示[7],相较于小切口手术,全肩关节镜手术在预后方面更佳,主要表现为术后患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更高、疼痛应激改善更为明显等方面。但也有学者提出观点[8],认为全肩关节镜手术操作难度相较于小切口手术更高,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第1、6、12个月再次评测VAS与UCLA,其中前者各时间点得分均低于甲组,后者得分均高于甲组;且该组手术失血量、住院用时低于甲组,手术用时高于甲组(P<0.05);两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小切口手术,全肩关节镜手术术中失血量更少,但手术时间更长。分析原因,全肩关节镜手术可操作空间较之小切口手术更大,术中可同时处理周围病变问题,方便手术医师进行精细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上导致手术用时的延长;同时,更广的术野也能够满足手术医师的直视性需求,进而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误损伤问题,减轻手术失血量。疼痛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整体分析数据,提示全肩关节镜手术的恢复效能更高。分析原因:全肩关节镜手术直视下能够更好地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问题,有助于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全肩关节镜手术有利于处理周围病变,使手术疗效更加彻底,保障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全肩关节镜手术可保留三角肌止点,有效松解软组织,避免三角肌术后难愈的情况发生,加速患关节功能复旧;全肩关节镜术中行肩关节肩峰成形术,为肩袖提供无张力固定支持,促术后恢复。

综上,两种手术整体疗效相近;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创伤性低,手术用时短;全肩关节镜手术失血量少、住院用时短,且术后疼痛与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肩峰肩袖乙组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