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01-07王月芹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0期
关键词:耳鼻喉腺样体耳鼻喉科

王月芹

(海原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宁夏 中卫 755200)

耳鼻喉科的疾病种类较多,部分患者因疾病症状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必要时需选择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虽可有效治疗病症,但却因创伤面较大及其他影响容易导致患者的耳鼻喉功能出现减退现象,且手足麻木发生情况也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离子消融术逐渐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治疗中[1]。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较,等离子消融术可最大化降低手术对患者耳鼻喉功能的影响,避免二次手术发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2]。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海原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33±9.41)岁;疾病类型:慢性肥厚性鼻炎11例,单纯性腺样体肥大14例,喉部良性肿瘤9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扁桃体炎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42±9.33)岁;疾病类型:慢性肥厚性鼻炎12例,单纯性腺样体肥大14例,喉部良性肿瘤11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扁桃体炎3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耳鼻喉科的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确诊;耳鼻喉内有表面不平、质地较硬的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较为明显,且伴有颈部压迫、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接受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术前进行补液、抗炎对症等基础治疗,而后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检测其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同时,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头部轻轻向后仰。

1.3.1对照组 给予耳鼻喉传统手术治疗:全麻状态下在患者的胸骨切迹上方的2~4 cm处做1个大小约为4~5 cm的弧形切口,充分暴露耳鼻喉之后,使耳鼻喉悬韧带游离,充分暴露耳鼻喉上级血管之后进行结扎处理,而后沿着耳鼻喉外侧使其游离,将中下静脉进行有效的结扎切断。同时,在接近颈动脉的内侧和耳鼻喉下级远端处对其下级血管实施结扎切断处理。在不损伤患者喉返神经的基础上,与病灶在同一侧的腺叶全部切除,病灶对侧则采取近全切除术,并且按照常规切除方法将锥状叶和峡部进行切除,保证充分保留喉返神经周围的腺体组织和甲状旁腺周围的腺体组织;而后对耳鼻喉术后残留面进行彻底的缝合、止血;术后按照常规要求对切口进行缝合。

1.3.2观察组 给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首先,针对腺样体肥大的耳鼻喉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全面部进行常规彻底消毒后,放置戴氏开口器,随后用两根吸痰管将软腭部位牵引。术者在操作时左手持70度鼻内镜,右手持一次性的低温等离子刀头(功率调至7档),沿着由上到下至中心向四周将肥大的腺样体组织消融。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运动防止出血。其次,针对喉部出现良性肿瘤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麻处置,利用支撑喉镜将患病部位彻底暴露在视野下,接着连接仪器,在显微镜在辅助下,将良性肿瘤轻轻剥离切除,对患病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检查,确定无组织残留后,结束手术操作。此后,叮嘱患者定期复查。最后,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借助鼻内镜实施等离子消融术,并依据患者患病部位选择适合打孔位置做好标记,手术时直接打孔,将消融刀头从孔洞位置放入进行时长为10 s的消融治疗,每个鼻甲皆需按照此种治疗方案进行打孔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次手术情况。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③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耳鼻喉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手足麻木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手术时间(min)40 40 tP 64.52±20.42 109.42±22.61 9.568<0.05术中出血量(ml)60.31±10.86 96.73±12.91 10.581<0.05住院时间(d)6.71±1.56 6.33±1.77 1.353>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二次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50%(3/40)(χ2=110.958,P<0.05)。

3 讨论

耳鼻喉科疾病类型包括先天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普通炎症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肿瘤等,还有一些食管、气管类疾病。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形如半个剥皮的桔子,表面不平[3]。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当腺样体肥大时,可出现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相应症状,患儿会出现鼻塞,睡觉时打呼噜及流鼻涕等鼻部症状,还会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等耳部症状。此外,还由于鼻涕倒流,导致咳嗽及反复下呼吸感染;并由于长期用嘴呼吸,导致“腺样体面容”;还会因腺样体肥大阻塞导致睡眠憋气缺氧,而导致智力和生长发育不良等全身性症状。若腺样体肥大超过后鼻孔三分之二以上则需要手术切除。耳喉鼻良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多为血管瘤、纤维瘤或脂肪瘤,常发生于梨状窝、咽侧壁及咽后壁。血管瘤表现为红色不规则隆起,易于出血;纤维瘤及脂肪瘤则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可能会有吞咽异物感或梗塞感。血管瘤患者可能会出现咯血症状,肿瘤较大者会引起吞咽及呼吸困难,临床上大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于慢性炎症对鼻腔黏膜下的样体、组织等的长久刺激,从而增生异常出现、肥厚,导致鼻腔堵塞,患者容易出现鼻塞症状,且该疾病经常持续性发作,伴有流涕、头痛、嗅觉下降等症状[4]。长期鼻塞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使头痛症状加重,若患者年龄较大,还会引发血压异常升高等问题,最终导致呼吸困难、睡眠困难或出现严重打鼾问题。临床既往常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但疗效较差,只能缓解,停药后症状依然存在,还易出现药物依赖。因此,在药物治疗仍然无法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时,大多采取手术治疗。从以上几种疾病治疗分析中可知,大多耳鼻喉科疾病常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传统手术对身体伤害较大,且愈后恢复时间较长,同时也容易出现二次手术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等离子消融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等离子消融手术是指使用低温等离子刀来切割、消融完成手术,低温等离子刀的基本原理是依靠一定频率、射频、电磁波激发出等离子体,再用等离子体与组织接触,完成切割、消融和止血的功能。由于等离子的动能低,可使工作界面的温度大大降低,一般不超过70度,低温切割可消除对周围黏膜的强烈牵拉及破坏,创面一般比较整齐,减轻了术后粘膜水肿,并且即刻就形成了蛋白质假膜,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消融手术时间较短,一般在半个小时内即可完成消融治疗。通常情况下,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会得到大大缓解,术后基本不会复发[5]。此外,有研究表明[6],等离子消融手术可有效治疗慢性鼻炎、耳鼻喉良性肿瘤、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咽炎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9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表明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彻底清除病灶,提升治愈率,并能彻底消除如鼻塞、打鼾、咽痛等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可降低术后手足麻木风险,应用安全性较高。分析认为,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过程中,治疗探头利用数字智能识别功能收集病变组织的基本数据,与离子形成一个不带电的电离物质空间,电子和和核心粒子依据计算机指令进行局部处理,此时高能量吸收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将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对病变组织产生低温分解效应和诱导热抗效应,使组织蛋白凝结迅速,血管收缩闭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损伤耳鼻喉咽部的黏膜和纤毛上皮[7]。因此,与传统耳鼻喉科手术相比,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更好,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轻对其正常生活的影响。此外,实施等离子消融术时还需要注意:①保护甲状旁腺:术前需了解患者甲状旁腺的大小、形态、常见解剖部位和色泽等情况,了解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术中需辨认已经发生变异的淋巴结和甲状旁腺,前者一般为淡红色,虽然表现为椭圆形,但是不会像旁腺一样呈现扁平状,后者一般为棕黄色且大小如同黄豆,为扁平的椭圆形小体;为保留甲状旁腺,在实施耳鼻喉分离操作时应在真假被膜间实施,确保手法轻巧,层次清晰;②保护喉返神经:需要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结构,了解其畸形和变异情况,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术前使用喉镜做好相关检查等[8]。

综上所述,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清除病灶,降低复发情况,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耳鼻喉腺样体耳鼻喉科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你得了“晕屏症”吗?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