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地区花生田金针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23-01-04李绍伟刘紫霞申卫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辛硫磷成虫乳油

马 骥 李绍伟 刘紫霞 申卫国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南开封 475004)

花生是开封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0 多万公顷,花生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对开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由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扩大, 加上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枝叶茂盛,根系发达,为金针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由于种植花生比较省工省时,投入少,易管理,且花生价格较高且稳定,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较高。 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导致轮作倒茬困难,常年连作现象突出,病虫在田间连年积累,病虫基数逐年累加,从而造成开封地区花生田金针虫虫源基数年年积累,危害逐年加重[2]。 据田间调查,发生轻的田块,花生减产5%~10%,发生重的田块,花生减产20%~30%,更严重的田块可造成花生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 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已成为开封花生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不但造成花生严重减产,而且花生品质下降,给开封花生生产和发展及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了很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防治花生田金针虫,确保花生优质高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现将花生田金针虫的形态特征、 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 别名姜虫、铁丝虫、金齿耙等,由于幼虫体多为金黄色,体形似针,故名金针虫。 成虫因有弹跳习性,所以又称叩头虫[3]。

金针虫成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白天一般不活动,常躲藏在麦田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坷垃下,夜晚出来活动,进行取食为害和交配产卵。 雌性成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有假死性,没有趋光性;雄虫飞翔能力较强,卵产于土中3~7 cm 深处,卵孵化后,幼虫直接为害花生及其他寄主作物。

2 危害特点

金针虫食性较杂,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不仅可为害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甘薯等多种农作物,而且也为害菠菜、甜菜等多种蔬菜和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黎等多种杂草。 成虫即叩头虫在地上部分活动的时间较短,可取食农作物和果树等的叶片,对作物和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幼虫即金针虫,长期生活在地下土壤中,花生播种后咬食刚播下的花生种子,为害胚乳,使种子不能发芽;花生出苗后,则为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严重的造成缺苗断垄现象;花生结荚后,金针虫可以钻蛀荚果,造成花生减产,并形成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引起花生根茎及荚果腐烂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3 发生规律

开封地区危害花生的主要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2种,沟金针虫2~3年完成1 代,细胸金针虫多2年完成1 代,2种金针虫均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老熟幼虫 8月在地下 13~20 cm 处化蛹,9月初羽化,羽化的成虫不出土,当年进入越冬状态。 春季温度回升,土壤化冻后,幼虫上升到表土活动为害。 越冬成虫在翌年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交配产卵,卵散产于3~7 cm 深的土中,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后的幼虫在土中活动为害作物根部, 幼虫老熟后作土室化蛹, 老熟幼虫和成虫于9月在原土层中越冬。2种金针虫主要在土中活动,受温、湿条件的影响很大, 依土壤温湿度变化作垂直运动。 春季雨水较多,土壤湿润,有利于其发生危害。

4 综合防治对策

金针虫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 由于主要在地下取食,为害花生的根部、荚果等地下部分,生产上采用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不能控制其危害。 因此,必须采取防治成虫和幼虫相结合、 播种期防治和生长期防治相结合、 花生田防治和其他虫源田防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因虫制宜,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辅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对策,把金针虫的危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损失水平以下[4]。

4.1 农业防治

4.1.1 精细管理, 提高抗虫能力 花生田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 播种前深耕多耙, 收获后及时冬耕嗮土,破坏金针虫成虫和幼虫的越冬环境,杀死部分越冬虫源,同时鸟类也可以啄食部分地表面的虫源,可大量降低虫源基数,减轻危害;灌水灭虫,在金针虫危害期间,及时浇灌可有效防治金针虫,如浇灌时辅以药剂防治,效果更好;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培植壮苗,增强花生抗虫能力。

4.1.2 合理轮作倒茬 金针虫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幼虫多在土壤中生存为害。 因此,合理轮作倒茬是防治花生田金针虫的基本措施。 有条件的地区花生田金针虫危害严重时,可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4.1.3 除草灭虫 及时消除田间及沟渠间的杂草,可消减成虫的产卵场所,破坏卵室,降低卵孵化率,同时减少幼虫的早期食物来源,减轻危害。

4.2 物理防治

利用金针虫成虫的趋光性, 在成虫盛发期间在田间地头设置黑灯光,采用灯光诱杀成虫,减少田间卵量,减轻金针虫的危害。

4.3 化学防治

4.3.1 土壤处理 花生播种前, 可用14%毒死蜱颗粒剂 22.5~30.0 kg/hm2或 5%辛硫磷颗粒剂 37.5~45.0 kg/hm2或 45%辛吡乳油 7.5~10.0 kg/hm2, 拌细土 375~450 kg, 制成毒土, 均匀撒施田间, 处理土壤, 随撒随犁, 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及根结线虫和苗期蚜虫。

4.3.2种子拌种 花生播种时,可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75~450 mL 或 30%毒死蜱 3 000~3 500 mL 或 30%辛硫磷 3 500~3 750 mL, 兑水 4.5~5.0 kg,拌花生种 225~250 kg。 拌种时,选一背阴的平地,铺上一块塑料布,放上准备好的种子,厚度以15~20 cm 为宜。 用喷雾器把配好的药液喷在种子上,边喷边翻动,混拌均匀,然后将种子堆闷3~4 h,在堆闷过程中,要经常翻动,防止药液下沉浸泡种子,影响发芽。 闷种阴干后即可播种。

4.3.3 播种期防治 辛硫磷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杀虫范围广泛,对地下害虫杀虫效果很好,残效期可达3个月。 花生开沟播种时,用5%辛硫磷颗粒剂 37.5~45.0 kg/hm2,撒盖在种子上,然后覆土,可兼治蚜虫、蓟马和其他地下害虫。

4.3.4 生长期防治 ①幼虫防治。 在幼虫危害严重的5~6月,可用撒毒土的方法防治金针虫的幼虫。 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3.00~3.75 kg/hm2或50%辛硫磷乳油 3.00~3.75 kg/hm2或45%辛吡乳油 1.5~2.0 kg/hm2,稀释 10 倍,喷于 375~450 kg 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或撒施在花生棵周围,随即中耕,对金针虫和其他地下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撒施毒土后结合灌溉浇水,效果更好。 ②成虫防治。在成虫出土高峰期, 对花生田及周边成虫喜取食产卵的寄主果树、苗木、大豆和甘薯等作物,喷洒90%敌百虫晶体 800 ~1 000 倍液或 48%毒死蜱乳油1 000~1 500 倍液, 或用5%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 g 兑水 450~600 kg,进行叶面喷雾,喷杀成虫,减少产卵量,减轻危害。

猜你喜欢

辛硫磷成虫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