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百色市火龙果产业品种改良对策措施探讨

2023-01-04蒲美玲韦爱琳罗卢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百色市火龙果

蒲美玲 韦爱琳 黄 杰 罗卢弟

(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田阳 533612)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vitt)原产地为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后经引种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 目前,在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均有大量种植,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火龙果对恶劣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火龙果极适宜在喀斯特岩溶地区种植[2]。 正是基于火龙果具有的高经济效益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近年来火龙果产业在我国后发优势非常明显,种植规模扩增迅速。 而百色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岩溶石漠化地形,岩溶石漠化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十分适合推广种植如火龙果这样高效益及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3]。

1 发展现状

20 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台湾地区开始引进火龙果试验种植,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 至2000年初,福建、广西、海南、广东等省(区)从中国台湾或越南引种火龙果并获得成功后,均大力推广种植[2]。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34.11 万亩,产量45.76 万t。 主产区为南宁、百色,目前全国排名第一,是近年来增幅最快的品种之一,5年内净增20 万亩。 百色市自2003年开始引进种植火龙果以来, 火龙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产量不断增加,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全国著名的火龙果生产基地。 目前,百色市火龙果种植面积约有7.2 万亩,主要分布在平果市、田东县及田阳区等。 其中需人工授粉品种约有3 万亩,主要集中在平果市,占全市火龙果种植总面积的41.67%。 而自花授粉品种仅有4.2 万亩,种植面积还相对较少。 人工授粉品种不仅在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 且品质不稳定,产出价值较低。 为了加快百色市火龙果产业发展,推广火龙果优良新品种,品种改良势在必行。

2 现阶段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初百色市从中国台湾、 越南等地引种的火龙果多为需要人工授粉的红肉品种, 但是随着火龙果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原先引进种植的常规品种劣势逐步显现, 同时随着栽培年限延长, 品质退化等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 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也不符合岩溶山地生境高度异质性的特点, 树体抗病虫能力减弱、 品质和产量开始下降等, 成为石漠化治理新阶段火龙果生态产业发展的瓶颈[4]。 目前制约火龙果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投入成本大,农民无力承担

2003年平果市为了治理山区石漠化, 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在平果太平镇、果化镇等大面积引进种植火龙果。 最初种植的火龙果主要是人工授粉品种,由于品质差、产量低、抗病性差、栽培模式落后、管理成本高等原因,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面临淘汰[5]。 而农民更换火龙果优良新品种,需要将旧品种翻除购买新种苗,搭建新的栽培支架等,每亩投入约18 000元,这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农民无力承担。 所以大部分农民会选择每年改良小部分种植面积,或者改种其他作物,甚至是全园丢荒。

2.2 废弃枝条多,处理难度大

早期的人工授粉品种多为单柱种植, 火龙果翻种或修剪后的废弃枝条较多,平均每株会产生约70 kg的废弃枝条。 按每亩种植110 株计算,即1 亩火龙果地完全翻除可能会产生废枝约7 700 kg。由于火龙果枝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度缓慢, 因此杂乱摆放在火龙果园中会占据大量空间, 严重妨碍了后续火龙果园的田间管理和果实的采收工作,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火龙果枝条含水量较多极易腐烂,部分带病枝条长久堆积可能会造成果园病菌传播, 影响其他植株生长。 而由于多年生的火龙果枝条巨大且不规则,将枝条运出果园处理会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也会影响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2.3 专业技术人员少,没有配套的技术支持

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的人员,指导农户如何根据实际条件以嫁接或扦插等方式,将人工授粉品种改换为高产、优质的火龙果新品种。 目前,百色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水果产业的技术人员不到20 人,负责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的更是不到5 人。专业人才资源稀少,缺少专业工作团队,完全无法满足平果市品种改良的技术指导需求。 同时,对于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 百色市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操作流程,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户,都是在阶段性地进行品种改良工作, 造成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进展缓慢。

2.4 老旧果园品种改良,政府支持资金较少

火龙果作为百色市近几年兴起的特色水果产业,深受政府重视。 多年来,政府先后投入财政资金近1 亿元发展火龙果产业, 使火龙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6]。 但是由于大部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火龙果新种植面积, 在火龙果人工授粉品种改良方面投入较少,补贴力度相对较小,难以调动农民改种新品种的积极性。 因此,大部分石山地区的老旧果园依然保持着单柱种植人工授粉品种的传统模式, 品种改良工作难以进行。 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支持,只依靠农户个人无法快速调整产区结构, 影响百色市火龙果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

3 对策措施

3.1 通过翻种或嫁接等方式引进优良新品种

火龙果品种改良是将原有的人工授粉品种替换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换种主要有翻种或嫁接2种方式。 翻种是将原有植株清除再扦插种植优良新品种植株, 新种植株一般需要12~14个月才能开花结果。 嫁接是快速缩短果树生长期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可以使果树提前结果,还可以提高果树的抗逆性,提高果树成活率[7]。 目前,百色市大范围种植以红肉品种居多,主要有金都1号、大红、红金宝、红宝龙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表现良好,商品性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同时,农户也可以选择翻种黄皮白肉的新品种火龙果,如燕窝及无刺黄。 各品种的种植条件及管理方式等都稍有不同, 农民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改种方式与品种。 但在引进火龙果新品种之前, 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交换信息,从而选择产量高、质量优、防治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质品种。 在正式投入种植之前,通过试验种植的方式明确品种的各方面情况, 从而使质量和产量能够得到保障[8]。

3.2 加密换种,保证果园产量

百色市石山地区人工授粉品种火龙果使用的支架多为旧式水泥桩盘架, 旧式水泥盘架可种植株较少,浪费空间且不好管理。 为不影响改种当年果园产量,保证农民收入,可保留原有水泥桩架式及植株,将水泥桩盘改造成为双排支架。 将种苗按品字形结构双排种于支架内,达到提高种植密度的目的。 待新植火龙果挂果后, 第2年可将原果园老品种火龙果枝条全部清除,并对全园进行消毒杀菌。 通过加密换种,每年可减少用工3~4个。 通过优化火龙果架式加密种植, 可由原来每亩种植300 多株增加至800 多株,不仅提高果园产量及品质,还能实现当年换种不减产[9]。

3.3 利用科学的方式处理废弃枝条

目前,处理废弃枝条的方式主要有3种。 一是利用废弃茎秆自制有机肥。 将废弃茎秆集中在堆肥场堆沤发酵,与动物粪便、谷壳、滤泥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辅以微生物技术,形成火龙果有机肥。 二是尝试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把废弃茎秆作为养殖牲畜的主要饲料,这样既合理利用了废料,又发展了养殖业,且肉质更好,无药物残留和污染。 三是根据杨奇勇等发明的 《一种火龙果枝原位快速降解的方法》[10], 将需要处理的火龙果枝条粉碎并放入填埋沟内,填埋沟底部铺设基肥,同时喷施降解剂。 使火龙果枝与土壤混匀,填埋沟深度为0~15 cm,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火龙果枝的混合物料上发酵。发酵3 d 后可进行第1 次翻堆, 定期对火龙果枝进行翻埋, 保持翻埋深度 35~40 cm, 4~5 d 翻堆一次, 待 20 d 后盖土, 这样就可以在原地将修剪下的枝条进行降解处理。 对废弃枝条有效处理,不仅推进了清洁田园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还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11]。

3.4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为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一直以来,百色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技术人员都需要负责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水果等产业的技术指导工作。 同时,技术培训是大部分果农获取新技术知晓新品种的主要方式,但是往往一个乡镇仅有2~3 名农技推广员, 从事火龙果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远远不能满足百色市火龙果种植结构调整的需求。 百色市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通过发放资料、种植专业户示范及现场培训会等方式, 拓宽农户学习火龙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渠道。 充分利用广西科技特派员平台机制,深入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科技特派员利用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及时发布火龙果优良品种、高优种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供给信息。 农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火龙果品种改良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服务要求, 再由科技特派员申请人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服务能力等情况, 选择合适的基地与服务对象对接确认服务需求。 确保服务对象有需求、科技特派员服务专业对口, 高效精准地解决农民实际需求。 同时,还应当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合作研究解决火龙果品种改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快百色市火龙果种植结构调整速度。

3.5 制定品种改良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火龙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更需要政府持续关注。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领导职能,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并加大对火龙果品种改良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为需要品种改良的果园提供优质种苗或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加大对火龙果栽培模式创新、火龙果良种引进推广、 废弃枝条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 同时,市财政应当给予积极参与品种改良工作的农户及企业适当补助或相应的减免政策。 通过政府引导支持, 相关企业与农户才能更加积极地开展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

4 结语

笔者通过对百色市火龙果品种改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现阶段品种改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个可行对策。 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是一项需要政府、专技人员与种植户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长期任务。 总的来说,火龙果作为百色市一个兴起的特色水果产业, 对百色市的经济发展与农民的收入增加都有积极的影响。 虽然现阶段百色市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 但是品种改良工作一直都在逐步推进, 人工授粉品种面积在不断减少,优良新品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百色市火龙果品种改良工作应当以高效、绿色为准则,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加强火龙果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百色市火龙果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百色市火龙果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提高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百色:评选2019年“我最喜爱的老师”
浅谈水城县畜禽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牛的品种改良是经济效益的保证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