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宝首饰类专业培育时尚创新设计人才的实践与研究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04刘锦玉

湖南包装 2022年2期
关键词:珠宝首饰首饰服装

刘锦玉

LIU Jin-yu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Jiangm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研究紧扣广东省服装与珠宝首饰行业对岗位人才需求转变的关键点,改革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限选课程“服饰形象设计”在传统教学中以“服饰美学理论学习、服饰演变历程探究、服饰风格辨析及时装画表现”为主的教学训练内容,提出以“服+饰”结合为创意视角、以成品参赛及走秀展演为手段、校企联合、多课程融合发展的项目化平台建设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学生在企业合作平台上实践创造与市场热点相吻合的艺术作品,在服务企业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设计行为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题组由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带头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任教师、广州某珠宝企业总经理兼创意总监、数媒传播专任教师等近似但不同专业方向的成员组成,跨领域开展专业间的互补和合作,构建了校企2 级工作室制教学实训平台。

1 瞄准行业发展趋势,针对学生成长的需求开展教学改革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先后设置了珠宝鉴定与营销、首饰设计与工艺、首饰设计与玉雕3 个专业方向,学生就业岗位分布比例依次为:珠宝鉴定师、首饰设计师、展会营销师、玉雕师、艺术培训以及自主创业。珠宝首饰作为人体装饰的配件,其审美与设计理念往往会紧跟服装的潮流与风格进行演变,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之始,就前瞻性地开设了服饰形象设计课程,提升学生对服装与珠宝首饰的流行风格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提高服饰审美修养,为学生进行珠宝首饰设计与创意表现拓宽思路。随着广东时尚创意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各类大型的服装设计展会、珠宝首饰展会、创意首饰秀不断举办,不论是服装展会还是珠宝首饰展会,“服+饰”展示都是其中最耀眼的、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与企业同频,学院内每年都举办服装设计与首饰设计展演大赛,是学生们最积极参与的项目,在历届学生的力捧下,目前由每年的一季走秀赛增加为两季走秀赛。热闹的同时,很多选手却因为设计与技术的诸多问题使作品看起来力不从心,急需更专业的综合性训练指导。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的变迁、个性化成长的需求使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

再从珠宝首饰设计行业的角度来看:当今的首饰设计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这种交叉融合已经不仅是某些形式或元素的简单借鉴和重构,更是服饰与人、传承与创新之间的互动延伸。比如,选取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设计元素进行产品设计,就是首饰企业利用传统文化盘活本土化市场的传承创新,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也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战略[1]。及至2021 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多家珠宝设计公司、服装设计公司和皮具、鞋品设计公司联合打造的时尚盛会,更是全面体现了首饰设计领域的跨界大融合,这种趋势影响到对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间接推动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2 确立时尚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

培养珠宝首饰行业急需的、具备时尚创意跨界设计能力人才,探索适合广东地区的首饰设计与工艺教学改革方案,是研究的目标。课题组在与校企专家进行深入的论证之后,整合了专业第一学年和第三学年的部分课程内容,以非遗主题原创设计及展示形象设计为主要任务,以“服+饰”走秀为表现形式,以时尚创意形态的发掘为切入点,以关联企业的共同实施、共享共荣为基础,借助校内项目工作室及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行动平台,带动本专业教学与非遗文创融合发展,推动专业设计大类课程的群组建设,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传承工艺技术的同时,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当中揉入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教育,渗透工匠精神、非遗传承的理念,让技艺与想法熔炼在一起,推动专业教师、学生、关联企业等共同实践与时代需求相对应、与市场热点相吻合的艺术创造。

3 “学、研、拓、用”一体,解决改革的关键问题

3.1 改革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促使学生建构式学习

改革后的服饰形象设计课程设定为“学、研、拓、用”一体,课赛融通的形式。“学”:要求学生能够对服饰典范美、形态、风格等理论知识点进行初步的框架构建,能够进行基本的辨别和分析,掌握这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引导。“研”:以优秀的设计案例、成品效果引发学生对成品创意思维、成品技术的研究,以企业实际需求、相关设计展赛引发学生对后续训练的兴趣。“拓”:师生组成合作小组,分工合作,拆、解、分、合,举一反三,探究关键技术。“用”:综合前期所学所练,以校内外参展、参赛、服务企业需求为标准,校企师生合作完成从创意思维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

学习的重点是把握对“服+饰”的审美认知,能够进行时装画表现和立体裁剪制作,最终帮助学生能够参加以下任意环节的实践活动,如:毕业展示设计、创意首饰制作及媒体展示、服装与珠宝设计演绎大赛、广东省(高职)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等。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定,在学习实践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也就是通过组合的形式参与到一个完整的“服+饰”设计方案中,设计服务的提供或者加工过程等环节都可以作为项目过程的计分点。考核以过程动态考核为主,强调个人的成长性与创造性、团队服务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2 融合非遗传承的元素和材质,指导学生以实践贯穿理论

非遗的传承关系着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2]。企业及产品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企业发展中,各种文化活动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3]。今天的日本,工业设计产品全球销售,并把传统文化融入工业产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民族美学精神和品格[1]。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将非遗通过服饰产品的形式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并成为时尚热点。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继承+颠覆”的方法手段,把非遗的元素、形态、工艺、技术等功能性符号糅合为全新的主体形态,使服装成为首饰,首饰成为服装,成为一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联、具有传承意义的时尚品。在具体的项目教学中,首先组织师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设计流行信息资源,包括相关教材、多媒体网页阅读资料、非遗成果案例等,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本土非遗元素,比如与五邑侨乡相关的开平碉楼、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荷塘纱龙、新会鱼灯、新会陈皮等,其中有很多非常独特的图案、造型为世代的人们所喜爱,在现代也一样深受欢迎[4]。在款式造型、局部纹样、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从非遗元素中提炼对应的形态加以融入,但是这种融入并不直白,而是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独特的设计风格。其次是在材质选取上,在服装层面还是以面料本身的肌理形态、色彩纹样的视觉感受为主,结合特殊的肌理制作技术手段来表现非遗的视觉效果;在首饰层面则注重提取不同材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融入,例如:江门盛产的台山玉温润质朴的特性,珐琅彩的绚烂多变的特性,珍珠光泽内蕴温文尔雅的特性,金银材料光华灿烂的特性;还有大批量产出的低档宝石,如贝壳、玛瑙,各种杂石、木头等,如果有好的设计,都能变成很精美的饰品[5]。其他如人造彩宝、人造钻石、搪瓷、黄铜等均可以组合使用,也鼓励学生自创材料,例如软陶泥、各类金银丝线、各类串珠材料等,均可以根据非遗元素所提炼的视觉感受进行糅合重组。

不论哪方面实践材料的准备,都需要教师联合企业提前准备好。教师要提前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把“服+饰”大任务细分为多项小型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的长处和兴趣细分,计划好按组进行,如效果图设计任务组、面辅料工艺任务组、服饰加工任务组、首饰加工任务组等。由于课程的跨专业特性,还特别设置由2-3 名学生组成的缝纫小组。上述每个组均设一名组长,1-2 名主创设计师,负责整合本组的工作和资源,保证设计进程,带动其他学生,按照工作流程进度,按时保质地完成每项工作任务。

教师需要紧跟学生的进程,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关。课前提倡学生多阅读关于服装与首饰创意设计的书籍,课后对所学的理论通过反复的操作实践进行消化,教师要进行实例分解讲述,示范实现效果的关键技术,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对于部分特殊工艺甚至帮助学生在合作企业平台上完成[6]。

项目中,师生们边研究边实践,边理论边动手,因为只有动手才能真正理解,从设计理念发散开始,到设计元素寻找、草图绘制讨论、正稿效果图表现、小人台立体造型试样、大人台造型、面料及配饰材质寻找与分配、面料肌理制作、首饰形态加工、服+饰整合、模特试穿、展示效果拍摄、修图、成品发布等各个环节,先后完成了本土非遗元素作品“狮舞及配饰系列”“小鸟天堂系列”“岭南瓜果系列”“岭南建筑系列”“葵宝系列”“白沙茅龙笔非遗文创系列”“碉楼创意首饰系列”“葵艺套件”等,还有传统文化系列的“梦江南”“故园”等,以及红色军旅主题的“红山系列”等创意作品20 余项,部分作品先后参赛并获奖。

3.3 践行课赛融通,帮助学生突破成品制作与展示的关键技术

课赛融通、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专业赛事是“服+饰”训练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难得机会。对于跨专业学生而言,要完成参赛任务难度非常大,可谓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技术攻关。例如:报名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的两位同学,由于该赛项为团体项目,需要2名参赛选手分别完成“服装设计”模块和“服装制版与工艺”模块的任务。“服装设计”模块又包括“服装创意设计、服装拓展设计、服装立体造型制作”3 项子任务;“服装制版与工艺”模块则包括“服装立裁制版、生产工艺单、样衣裁剪制作”3 项子任务。采取课程学分置换的方法,由学院和系部配套相关实训设备和场所,对参赛学生进行分阶段的强化训练。

其二,对于班级整体参赛的情况,例如2021 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为指导单位、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再造面料时尚设计大赛”,接受竞赛通知后,教师立刻召集、指导部分学生对大赛主题进行分析调研,按照主题要求完成前期的设计效果图绘制工作并提交。在主办方和合作企业选定设计图之后,师生再次对效果图和企业赞助的各类面料、配件材料进行前期甄选,对可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效果进行小样成品实验,对主办方不能提供的材料配件进行预购买。课程前期,教师要详尽地对班级人员进行预分组,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制定好周密细致的分割计划。由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在54 课时、累计3周的课程训练中,不仅完成了课程前期基础部分的学习训练,还设计制作了二十多件服装单品、9 件配套首饰。其中3 个系列参赛后获得专家组好评,分别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其后受邀参加了在广州、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文化周展演活动,相关作品在2022 年1 月中旬再次参加了各大高校参赛选手优秀作品展,现场各院校与企业、设计师以及材料供应商之间进行了交流,收获颇丰。

3.4 采取学分置换,保证学生的训练时效

课题组成员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深圳、广州、番禺等同类专业、相近课程开展项目化训练的情况,借鉴兄弟院校关于学分置换的改革经验;同时通过设置问卷等形式对教与学的不同群体展开网络调查,对统计结果展开分析,为项目实操训练过程中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学分制置换寻找可行对策。中期阶段,课题组成员重新研制了在项目化教学目标下的“宝玉石基础、首饰设计基础、首饰DIY 实训、服饰形象设计实训、首饰加工实训、传统民族纹样、专业调研、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标准,提出部分实训环节进行学分置换,经院系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在技能大赛等子项目中予以实施。不同课程间部分环节进行学分置换的实施,促进课程交叉、学科交叉,能够共同开拓、开发一些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7],更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并迅速成长。

4 总结改革经验,提炼创新优势

项目的实施有优势也有不足,不足之一是学生的成品有所限制,在对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技术的处理方面明显底气不足。不足之二是联合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力度不够,企业更希望赞助在市场上马上变现的爆款产品。优势之一是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对材料的开放性运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精致的观赏性制作能力得到加强,特别在DIY 珠宝首饰的创新设计方面,同学们思路打开,出现了很多独具特色的首饰产品。优势之二是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自主的能力建构,在固守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近5 年有4 名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2人获得三等奖,也是学院首次在该项赛事获奖;4 名学生获得“再造面料时尚设计大赛”铜奖;近20 名学生的多系列服装、首饰设计作品分别在江门、深圳、广州公开展演获得好评;学生参加了深圳水贝“第一届全国高校珠宝设计作品展”“第一届中国有IP-华南区珠宝首饰人才创作大赛”“首届金错奖CUO 全球原创首饰设计大赛”“中国上塘银饰小镇金银珠宝创意设计大赛”等,分别获得最佳创意奖等多个奖项,个别学生获得企业免试工作的机会。优势之三是项目研究能够带领本专业向精品专业方向发展。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成员共发表6 篇专业研究论文(含作品发表),获得创意首饰外观设计专利1 项,指导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 项,获得铜奖指导教师1 项,立项并结题广东省艺术设计教指委计划项目2 项,江门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 项。袁海明主任立项并结题广东省非遗传承基地等相关建设项目1 项;文霞副教授创作的服饰作品《木棉花开》参展了2021广州设计周“态度女性生活与艺术作品展览”,刘锦玉副教授创作的服饰作品《丝路云图》参展了《虚实之间——2021 时装艺术国际展》。

5 结语

该课题研究正处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特殊时期,人们经常面临着数日或者数周的居家隔离与居家办公,那些时髦精致、美轮美奂的高档职业套装,珍贵精致高端的珠宝首饰,能够被穿着与佩戴的场合微乎其微,“内卷化”成为目前最流行和企业最想避免的主题词,不论是服装还是珠宝首饰,行业固化的情况都较严重,企业生存境况堪忧。即便如此,各类秀场的展演依旧从未间断,目的是聚拢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从2017 年8 月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与广东省珠宝首饰设计行业协会首次联合举行品牌发布会,把历年来各自独立进行的服装展示走秀与首饰展示走秀合二为一,到2021 年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以组合珠宝、皮具、服装等不同企业产品的形式演绎时尚,已经全面展现了首饰设计领域的跨界大融合趋势,在此契机下,教学改革成果走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文化周展演的舞台。

首饰和服装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带有本土、本国文化的传承印记甚至是整个社会文化、审美思潮的反映,这种潮流形态逐渐形成一些主流的样式,反过来影响着整个商业领域和产品的创新。处于疫情中的珠宝首饰企业亟待突破商业空间的瓶颈,需要利用传统非遗作为诱因盘活本土化市场。然而市场的低落却使得创新维艰,绝大部分的企业创新最初都难以获利。但当人们超越对市场与产品本体单纯的聚焦,站在一定的历史经纬中去观察就会发现,正是这种难以获利的事物,能够借助创新的名义,融合产业上下游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艺技术,形成一种兼顾、包容性的设计,引领一种新的跨界生产模式,带动新消费群体的新消费热情,逐步促进相关企业实现个性化发展[8]。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艺术教育为地域文化传播与创新传承提供了新载体,该课题所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也必然在其中发挥深远而独特的影响。

猜你喜欢

珠宝首饰首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珠宝首饰雕刻工艺的应用创新
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互生》首饰系列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 防微杜渐,重塑“深圳珠宝,值得信赖”品牌
首饰的数量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新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