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下对《面纱》的另种解读

2023-01-03徐文仪

文学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面纱毛姆福柯

徐文仪

内容摘要:福柯的权力凝视理论认为主体通过“凝视”这一行为,向客体强制施加自己的主观看法,通过“权力的眼睛”实现“监视”和“规训”。在毛姆的《面纱》中,存在着男性对女性的凝视,亦存在女性对女性的凝视。本文采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父权社会下,女性所承受的来自不同主体的凝视,凝视中承受的身体、精神以及价值规训,以及女性又如何走出全景监狱,实现自我救赎。

关键词:权力凝视 毛姆 《面纱》 福柯 女性主义

《面纱》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萨姆塞特·毛姆的代表作品之一,描述了女主角在权力凝视下被塑造,以及在走出凝视后,向一个“独立主体”的命运转变的过程。凝视”(gaze),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观看方法。拉康(Jacques Lacan)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当代凝视理论形成的基础,他认为“他人”的目光是一面镜子,可以向“自我”不断发出约束信号,通过观看和镜像凝视完成对“自我”的塑造,即凝视主体通过凝视这一行为,从“客体”的目光中得来关于“主体”的认知。萨特将凝视理论与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割裂了凝视与眼睛的关系,他与拉康的观点部分一致,认为他者的凝视下产生的羞耻感,帮助感知到自我与意识的存在。

而在福柯的眼中,凝视即是权力,是一种规训,是权力的压迫。凝视主体通过这一行为,向客体强制施加自己的主观看法,通过“权力的眼睛”实现“监视”[1],从而达到主体控制客体的单向度模式。在主体与客体地位失衡的时候,权力凝视更易渗入目光、肉体、精神、空间等领域实行关系网络式的支配,并对弱者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并将弱者规训成符合当权者期待的角色。

一.权力凝视下的规训

在父权制社会中,权力关系是流动中的网络,每个人都存在于这张权力网中,在彼此目光的投射中获得自我的认知。因此在毛姆的《面纱》中,男性与男性,男性与女性,以及女性与女性角色之间目光的交错,塑造和巩固了父权社会下男性与女性的形象。

1.男性对女性的凝视——身体规训

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包括男性凝视在内的整个父权制社会机制的凝视下[2],而男性对女性的凝视是父权社会下最为常见,也最具威慑力的凝视。身体一直属于权力话语的中心。在男性凝视中,女性被圈定在身体之中,被物化成男性欲望的载体。福柯知识——权力模型认为,权力生产知识,知识塑造权力的合法性,知识与权力互相构建,“权力关系造就了一种知识体系,知识则扩大和强化了这种权力的效应”。因此作为掌权者的男性可以对女性美输出真理性认识,又在弱者的不断迎合中,巩固认知的合法性,进而掌控更多的话语权。女性是美丽的载体,却不具备对美下定义的话语权,她们对于女性美的认知来源于男性的凝视,所能做的只是迎合男性的审美,以获得当权者的夸赞。

在《面纱》中,男性对女性外貌的看重超出想象。为了报复妻子的不忠,瓦尔特决定带上妻子深入疫区,共同赴死,此举引发了瓦尔特与妻子的激烈冲突。争吵之下,瓦尔特痛苦地表白:“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的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确是一种恩惠。”[3]对于瓦尔特来说,妻子的秉性如何,并不重要,他之所以爱上凯蒂,就是因为她的美貌,为此他原意承受她所有的卑劣。从未遭遇这种混账说辞的凯蒂怒不可遏,在丈夫眼中是如此不堪,空有一副皮相。他爱她,但是他同时也厌恶她,这种爱使他饱受折磨,并把这份折磨怪罪到她的头上。这传递了一个信号,对于大部分男性来说,一位品行高洁的女性固然值得尊重,但女性最大的美德是漂亮。只要足够美丽,丈夫就能给予你最大的宽容。

诚然,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权利,但是过分异化外貌对于女性重要性,实际上是对女性价值观的扭曲。而把女性的某种特质当称男性的炫耀资本,是对女性的物化。这还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漠视女性创造的其他价值。韦丁顿先生讲到滑稽的男演员时不禁哈哈大笑,而描述起音乐剧女演员的美貌来,则又叹息不已。作为演员,当谈到男演员时,男性所看重的是业务能力,而谈到到女演员时,没有人在意作为音乐剧演员她的专业素养如何。因为在父权社会固有的话语体系里,除了身体以外的其他品质被刻意忽视,而凯蒂在合法“伪知识”的欺骗下,逐渐丧失了对其身体的掌控权,服从了权力主体对自我的身体规训。

2.女性对男性的凝视——无效规训

“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流动着,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 ”[4]。但正如布尔迪厄所言,“其有效性依赖理解者和被理解者的相对位置以及认识和评价模式的应用对象对这类被实行模式的认识和认可程度。”[5]

《面纱》的主人公凯蒂也曾试图在心中构建“完美男人”的标准,并下决心不像“贤淑”的多萝西太太一样,为了结婚而结婚。但从二十岁等到二十五岁,即使凯蒂内心不觉得着急,但是母亲愈发恶劣的态度以及越来越离谱的相亲对象让她不得不直面事实,在妹妹结婚之前匆匆嫁给了性情孤僻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毛姆对凯蒂坎坷的相亲之路的描写论证了福柯权力理论的另一论点,主体与客体的目光交互中,唯有掌控话语权力者的凝视才是权力的载体,能够对客体产生规训作用。在福柯的知识-权力模型中,主体与客体必须同时存在,且客体必须服从或迎合主体的凝视,否则就是无效规训。凯蒂对于十几个相亲对象的凝视并未使他们有任何改变,因为她的凝视只是单纯的自我投射,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来压迫或对男性产生驯化。

那么男性在父权社会的主宰地位以及话语权从何而来呢?经济地位的主导权内在地关联着两性政治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男性作为强者,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逐渐取得了政治上对女性的支配权力,并利用权力使性别等级合法化、固定化、制度化。他利用权力掌控话语权,对男性以及女性的传统分工及性格进行划分,从而限制女性发展的道路。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男性被塑造成理智、逻辑性强、坚强、见义勇为和英明果敢的人物,而女性被塑造成感性、思维混乱、软弱、母性十足和唯唯诺诺的人物。这些性别角色被人们成功地用来捍卫两性不平等的现实。例如,不断强调男性是天生的决策者,而女性则更擅长于辅助类工作;女性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天赋不及男性,由此“合乎情理”地限制女性的职业发展;女主内男主外思想,剥夺女性创造经济价值的权利及社会话語权,由此保障父权制社会的稳定结构。在父权制社会中,由男性制定社会规则及道德标准,一旦女性出现某种“行为偏差”或是产生反抗的念头,“凝视”对其形成由外而内的强压,迫使女性回归传统的性别角色中。

因此,在长久失衡的性别体制下,女性微弱的话语权无法对主体产生“反凝视”,凯蒂对于强者性别的凝视是不成立的,她只能对比其更弱的群体加以凝视与驯化。

3.女性对女性的凝视——价值规训

在男权社会中,比女性地位更低,话语权更弱的是那些试图试图挣脱枷锁的女性。她们不仅承受男性的凝视驯化,也承受着来自女性的价值规训。

其他女性对女性的凝视,主要来源于那些已经将男性凝视中某条标准内化,并借此打压或驯化他人,并获得男性赞赏的角色。比如拥有“漂亮”品质的凯蒂对于多萝西太太的外貌霸凌。在凯蒂眼里,多萝西太太“怎么也算不上漂亮,只是因为年轻才有那么点可爱……脸颊也暗淡无光”[6]。自诩容貌艳丽的凯蒂对多萝西大肆贬低,认为她“少说也有三十八岁,但查理从来没有提起过她,他烦得要死她,但他是位绅士”[7]。而面对轻佻的凯蒂,自诩“贤淑”的多萝西太太也瞧不上眼,即使丈夫与凯蒂出轨她也无所谓,因为一旦结婚,她便有了依靠,丈夫创造的财富得分她一半,远比那些还需要依靠父亲吃饭的小姑娘有话语权。她甚至愿意和查理的可怜小情人交个朋友,但是她们都是“泛泛之流”[8],“一些二流货色”[9],令她脸上无光。如果说多萝西与凯蒂的互相凝视只是男权社会下女性被不自觉分化的悲剧,那么贾斯汀太太对凯蒂的凝视则更为复杂。首先,由于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再加上贾斯汀夫人身上“女性气质”的流失,她所受到的凝视应该更少。但因为已经在全景监狱中呆得足够久,她完全接受了男权社会对她的奴役,相对于多萝西与凯蒂不痛不痒的争斗,贾斯汀夫人的话语权甚至不输男性,但她从未想过与男性对抗或是挣脱牢笼,而是更为严苛的要求女儿遵守既定的法则。她对漂亮的大女儿凯蒂十分上心,因为女性的外貌是男性炫耀的资本。如同在湄潭府遇到的韦丁顿先生,将漂亮弟妹的照片大肆宣扬。但当女儿花期将过,仍未嫁娶的时候,她难掩自己的愤怒,一门心思只想让女儿早点离开她的家,不要再给自己丢脸了,因为一个未嫁的“老处女”[10]只会引人发笑。

而在女性对其他女性的凝视中,由于双方地位均等,因此这两者的权力凝视存在可逆性。女性从被看成了看的主体,但为什么女性不能从彼此的凝视中获得话语权呢?因为主客体双方都不是“知识”的既得利益者,两者之间的凝视只是强化了男权审美在女性传统性别形象,虽然看的主体不是男性,却进一步的强化了男权对女性的控制。

在单向度的性别权力强压下,女性受到同一套话语体系的镇压,从被他人规训、规训他人,到以此来自觉地规训自己,最终丧失反抗的能力。

二.从凝视中逃离

权力话语体系中,权力通过凝视达到对客体的规训。我们看到,要想真正从凝视的全景监狱里逃离,首先要远离无孔不入的凝视者,打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将自我从自拘中解放出来,进而推翻原“话语体系”的合法性,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平衡。

1.主体的消散

在婚后跟随丈夫到香港生活的凯蒂不能容忍没有爱情的婚姻,并出轨布政司助理查理·唐生。在不伦恋情被撞破后,瓦尔特带着凯蒂深入中国的疫区湄潭府,决心一同赴死。心灰意冷的凯蒂本以为自己会葬身于此,却在这座瘟疫肆虐的小城里寻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凯蒂远离了香港的繁华、同时也远离了从小到大施加在她身上的凝视。母亲、查理·唐生、多萝西这些曾经用凝视规训审视她的主体都远离。在修道院中,只有善良的院长夫人和修女们积极地救治患者。这里对于凯蒂来说,是仿若伊甸园的存在。凯蒂她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超然于宇宙之外,在那里她感受到了纯净的灵魂之美。凯蒂见识到了一种截然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凝視主体的消散让凯蒂迈出了走出原话语体系构建的全景监狱的第一步。

2.话语体系的构建

在男性社会的话语体系中,女性的价值依附男性而来,因此就算贾斯汀夫人婚姻不幸福,也要逼迫女儿尽快走入婚姻。然而这种利他的话语体系,将女性驯服成了男性的囚徒,逐渐被社会异化。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女人并非生来女人,而是社会将女人变成了女人”。[11]然而对于女性自我的定义应该由女性主宰,因此这就要求女性要重构话语体系,将自己从被规劝的客体转化为主体。

在构建话语体系之前,首先要明确话语体系的核心所在。在男性社会的话语体系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对女性的评判标准则完全由男权掌握。因此,在男性话语体系的镇压下,女性的真正价值始终无法找到。无孔不入的凝视构成了遮挡女性本我的面纱,而只有逃离凝视的全景监狱,才能发现价值所在。

在湄潭府的修道院里,凯蒂在救助疫病患者中被唤醒了真正的自我,女性可以脱离男性而独立生存。而多萝西太太的对凯蒂的肯定也向我们揭示了,女性的价值的获取并不在于靠迎合和规训自己,而在于摆脱附属的地位,活出真正的自我。

权力话语体系中,掌握话语权力的主体通过凝视达到对客体的规训,客体在对主体规训的迎合中丧失自我。但权力理论下主客体存在着流动性,因此只要掌握话语权力,并构建利己的话语体系,主体亦可变成客体。掀开凝视交织构成的面纱,凯蒂完成了自我觉醒,但还有千万枚面纱笼罩在女性身上的面纱亟待掀起。但要想真正解放同时代的女性,让女儿们不受任何规训地自由成长,那么女性必须拒绝对主体凝视的迎合,勇于争夺话语权力,重构话语体系,实现从凝视客体到主体的流变。

参考文献

1.(英)萨默塞特·毛姆.《彩色的面纱》[M].刘宪之,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

2.何婷.找寻《面纱》中走失的女性自我认同[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0):15-16.

3.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黄晓红译,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第四版)》,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62页。

5.〔法〕 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6.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唐笑宇.解读“凝视”[D].湖南师范大学,2020.

8.郭一帆,阎景娟.论凝视视角下女性性别的建构与对抗[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9-14.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21.01.002.

9.艾晓明.那一盆泡了两千年的洗澡水——“苏珊娜与长老”或裸女沐浴的原型及演变[J].妇女研究论丛,2003,01

10.张雪芹.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厌女情结[D].河北师范大学,2011.

11.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2.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04):33-42.

13.程旭.德伯家的苔丝——“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命运悲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6):139-140.

14.高锋.毛姆小说《面纱》中的爱情悖论和精神救赎[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23(05):43-45.

注 释

[1]唐笑宇.解读“凝视”[D].湖南师范大学,2020.DOI:10.27137/d.cnki.ghusu.2020

.001689.

[2]郭一帆,阎景娟.论凝视视角下女性性别的建构与对抗[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1):9-14.DOI:10.13356/j.cnki.jd

nu.2095-0063.2021.01.002.

[3](英)薩默塞特·毛姆.《彩色的面纱》[M].刘宪之,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32页.

[4]〔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第四版)》,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62页。

[5]〔法〕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6](英)萨默塞特·毛姆.《彩色的面纱》[M].刘宪之,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4页

[7][8][9](英)萨默塞特·毛姆.《彩色的面纱》[M].刘宪之,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7页

[10](英)萨默塞特·毛姆.《彩色的面纱》[M].刘宪之,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8页

[11]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面纱毛姆福柯
揭开剪纸题的神秘面纱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丑角的原型
“福柯与法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我的毛姆叔叔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生命的尽头